崑曲的品格  
廖奔

    

    中國崑曲在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宣佈的“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中,被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在首批19個項目中榮登榜首。消息傳來,中國崑曲界深受鼓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源遠流長,透過中國崑曲蘊藉雅致的古典美,可以更多地關注中國的戲劇藝術。

    崑曲曾經在中國晚期封建社會文化生活中充任鹽末齏粉的作用。作為當時文人士大夫一種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載體,它得到社會支配階層的支援;作為當時領袖群倫的一種主要聲腔劇種形式,它又受到社會公眾的普遍注目。由此,崑曲得以廣泛發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潤能量,將輻射脈衝穿透社會的肌膚,深入到它的各個角落。由此,崑曲得以同時進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眾娛樂環境,成為溝通各階層社會意識的重要渠道。也由此,崑曲的文化載負構成了當時民間社會的主要內容成份,成為與政體社會相吞吐的補充樂章。

    然而,曾幾何時,隨著紅氍毹娛樂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衰退與消逝,崑曲失去了它作為社會娛樂文化主流的基礎支撐點,從而哀婉地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導致崑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會支配力,是時代變換了審美聚焦點。在時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圍中,崑曲成為曲高和寡而極其脆弱的雅文化,成為最易受流行文化滌蕩的對象。然而,崑曲在它興盛的時代卻並非如此,它也隸屬於當時的俗文化範疇,是市井小民販夫走卒都樂於欣賞的藝術,只是由於文人精神的多量介入,使它的文化品位呈現出俗中偏雅的格調而已。現在崑曲的所謂“過雅”,是由於在時代轉換的路徑中當代人喪失了讀解它的鑰匙,失去了轉接其資訊符號的接收器。人們不再能夠輕鬆理解並品味它所運用的文字符號的涵義與意蘊,對於它所採用的韻律森嚴的詞曲格式倍覺疏離,更不用説對其內容與形式所依託存在的社會文化背景的憑空把握了。由此,崑曲在社會觀眾心中平添了一絲神秘、一縷朦朧、一層深奧,這是它的致命處。

    然而,崑曲所富含的歷史文化資訊,又使它具備了傳統文化結晶體的品格,於是,當代人對它的品嘗與把玩,無形增添了研琢傳統文化的意味。觀賞昆劇,在某種意義上與觀賞出土文物的意蘊接近。由此,當代舞臺上的傳統崑曲演出,就不僅僅具有表層的娛樂文化的審美價值,而且還有紹續歷史與文化的內在價值。而對崑曲的欣賞,也像鑒賞出土文物一樣,首先需要主體具備相當的文化知識積累,這樣資訊輸送的渠道才得以成立。

    於是,崑曲成為這樣一種藝術品:它的價值不能夠用社會對它接受的幅度來衡量,而要用其生命力的歷久度來衡量,甚至可以説,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價值。它的價值與是否成為流行文化無干。青銅器、梵谷的繪畫,都不能介入世俗的流行文化,但它們的價值卻由於歷久而上升。

    就活著的傳統舞臺樣式來説,崑曲所保留的文化資訊量是最為豐富的,這首先是由於它享有悠久歷史的緣故。它的生命比現今舞臺上存活的任何一種其他戲曲樣式都要長久。從明嘉靖年間魏良輔研製出崑曲水磨調,從而宣告崑曲時代的到來算起,它已經享有四百餘年的遐齡。如果再去追溯崑曲的源起,它的壽數恐怕要超過六百年。而興起于清嘉慶年間、現年不到二百歲的京劇,儘管其聲望赫赫、威勢炎炎,與崑曲相比,也只能屈居晚輩。中國戲曲雖然有八百多年的興盛史,但是其間發生了戲曲聲腔和樣式方面的幾次變化,從雜劇變為戲文,從南戲變為崑曲,從吹腔變為京劇。而崑曲則是唯一能夠從早期戲文綿延下來、其間余緒不絕的聲腔劇種。曆盡滄桑的閱歷,吞吐時空的舞臺實踐,使崑曲吸納、融化了豐厚的傳統文化精液,將其基因積澱為自己的密匝年輪。

    

    崑曲為著意尋索的人們提供了一道接近古代文化的橋梁,它那濃郁的詩境則吸引學者靠向文學傳統。看張繼青的《遊園驚夢》,你在人物神態的淒楚迷離中,獲取的是古典美學的神韻;聽計鎮華的《九轉貨郎擔》,你在唱腔的委婉悠長頓挫抑揚中,捕捉到的是傳統的天籟。儘管個體感受千差萬別,但是集中運用像陶醉、沉浸、融化、震顫這樣一些詞彙,大約可以傳達出接受者某種共同的心聲。

    走向歷史需要主體的文化準備,於是,那些獲取了基礎文化修養的人們,就成為具備感應器官的細胞。他們最容易成為崑曲的崇拜者。

    於是乎,崑曲在這頗顯悲愴的文化氛圍中獲得莊嚴的生命綿延。它雖然躲在燈火闌珊的角落裏而遠離了大眾,卻不能斂止自身魅力像子夜丁香般濃郁發散。

    (上圖為岳美緹飾柳夢梅;下圖為溫宇航飾柳夢梅)

    原載《大地》 2002年第6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