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地下人家  

    三門峽是黃河中游的一處峽谷。這裡的黃河兩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澠池縣仰韶村南面的盆地上發現的文化遺址,是距今五六千年前母系氏族晚期的一個較大的部落的住地。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中國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幾千年的文明史,在三門峽這快土地上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跡。我有幸參加了具有濃郁鄉情的三門峽黃河遊的活動,參觀過古代軍事要塞函古關、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作《道德經》的太初宮和著名的回音建築寶輪寺塔,並乘魚形遊船觀賞了黃河景觀之後,我驅車來到了河南岸的張家灣村。

    黃河兩岸的人都有種樹的習慣。一般來説,只要遠遠地看到一片茂盛的樹林,往那兒走去就會找到一個村子,然而我在張家灣村只看到許多綠樹,卻看不到一間住房。這村裏的人都住在什麼地方呢?

    嚮導帶我走上一個小土崗,那上面有一道約1米高的矮墻,從那兒向地下望去,啊!原來那底下竟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面積約有100平方米,四週開的是窯洞,居民就住在這裡。

    站在這矮墻邊向四週望去,地面上有不少這種四四方方的矮墻,那下面便是一戶戶人家。矮墻可以擋住塵土、雜物和雨水,不讓它們跑到地下的小院裏。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稱為天井式窯洞或地穴式窯洞。

    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為了適應當地的地質、地形、氣候和經濟條件,他們自古以來就有住窯洞的習慣,這是由人類遠祖的“穴居”發展而來的。窯洞式住宅有多種形式。這種天井式窯洞是在平坦的崗地上,向下鑿掘深10米左右的方形或長方形平面的深坑,然後再沿著坑面開鑿窯洞作為居室。如今這種“穴居”方式已成為遊覽黃河兩岸農村的一個景觀,也是考察、研究黃土高原民俗和窯洞建築發展演進的實物。

    在南邊的矮墻外面有一道長長的斜坡。從那裏順坡而下,到達坑底的高度位置後,通過一個過道式的洞口便進入了小院。小院很寬大。

    見到有客人來訪,小院的主人迎了出來,熱情地歡迎我們進窯洞裏去坐。沿北面坑面一排建有三座窯洞,那便是主人的居室。我隨著主人進入窯洞,看到窯洞很寬敞,陽光可以照進窯洞內,因此室內顯得很亮堂,一點也沒有身處地下的感覺。

    主人姓趙,一家四代九口人。趙的老母親住一孔窯,趙夫婦帶著小兒子住一孔窯,他們的兩個女兒住一孔窯,大女兒和女婿帶著小外孫住在西邊的窯洞裏。我走進兩個姑娘住的窯洞。那是全院最整潔、最漂亮的一孔窯。窯的四壁和拱頂都抹得很平整,墻壁上糊著白紙,上面粘貼著許多年畫;床邊靠墻處還挂著白布,顯得很素雅。與床相對的另一面墻邊擺放著一排組合櫃。室內還有她們學習和梳粧打扮用的長桌和椅子,東西不多,整理得讓人看了很舒服。兩姐妹都已讀過初中,現在在家務農。

    東面的窯洞是廚房。那裏有好幾代人使用過的鍋灶,有古老的風箱。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還有煤氣灶。不過主人説,因為用的是罐裝煤氣,換一次要跑很遠的路,所以他們非到農忙輕易不用。平時用舊式鍋灶燒柴、燒煤做飯。我發現這兒的婦女特別會做麵食。她們蒸的饅頭特別大,我真擔心那饅頭是不是會蒸不熟。所以我特意掰開了一個,裏面還真鬆軟,而且很可口。

    南面的窯洞因為陽光照不到,所以比較黑暗。這是堆放雜物的地方。還有兩座小窯,分別養著豬和雞,有時豬和雞跑到院子裏,一會兒就把小院弄臟了。衛生大概是這種天井式窯洞的最大問題吧。

    在小院的西北角有一孔窯是糧倉。它與其他窯都不同,因為它的頂上有直通地面的“天窗”。那上面有個打谷場,在收穫的季節裏,他們在場上曬麥子、豆子。糧食曬乾了,就從那道天窗把糧食直接送下糧倉。為了避雨和不使塵土落入倉內,在天窗上蓋有小小的遮雨棚。

    説到下雨,我立刻想到如果雨水都流到小院裏,還不把它淹了?主人告訴我,在小院裏的地下有一個十幾米深的滲水坑,雨水都滲到那個坑裏去了。滲水坑很大,再大的雨也填不滿它,而且雨水在坑裏會很快地向四週滲透。

    滲水坑的上面有蓋,蓋上鋪有厚厚的一層土,在院子裏看不到它的存在。只是在院中一塊圓形的水泥板下,可以看到有一個方孔,從那兒有通道可以到達滲水坑,住戶家中的污水就是從那兒傾倒到滲水坑去的。這可算得上是一個古老的排水方式了。

    供水也很簡單。在小院裏有一眼深井,井與滲水坑離得比較遠。這是為了防止污染。

    這種天井式窯洞建築具有省工省料、節約耕地、保護植被、冬暖夏涼等優點。據主人介紹,窯洞內一年四季溫度保持在10℃至20℃之間,在炎熱的夏天,進到洞內也會涼意頓生,就是在盛夏三伏天,晚上也要蓋被子睡覺。而在冬天,儘管外面冰天雪地,窯洞內仍然暖意融融,凜冽刺骨的寒風是刮不到洞內的。

    小院內一般都栽有花草樹木,使小院增添了生氣。居住在這裡的人很少有患關節炎、風濕病和氣管炎的。他們説,這兒的“地氣”養人。

    儘管這種窯洞住宅有許多優越性,但是隨著生産的發展,社會向現代化邁進,張家灣村有一些人還是走出窯洞,尋找新的地方建起了小樓,有些天井式窯洞住宅因此正在被廢棄。與此相反,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窯洞建築已引起不少中外遊客的興趣,國內外的建築專家和學者也很關注它。三門峽市旅遊部門已經在這裡修建了一批窯洞式賓館,並開闢了窯洞民俗村旅遊的新項目。(力強)

     中國網 2002年8月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