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在市場競爭中推進公司治理改革  

    現狀與問題的提出

    經過20多年的改革,中國企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有兩個變化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是民營經濟發展很快。截止2000年底,中國民營企業産值年均增長71%,從業人數年均增長41%,企業數目年均增長45.9%;二是外資大量進入,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加強合作,國內企業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總體上來看,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提升,但我國企業同世界上的大企業相比,還比較弱。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是我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治理機制很不完善,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缺乏有效的制衡關係;二是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體制,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很不平等。行政性壟斷在許多行業仍舊存在,市場競爭、淘汰機制很難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從而導致行業增長效率也打了折扣。

    在中國現有的2900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骨幹企業中,約有69%依照《公司法》實行了公司制改革,但這些改革還是初步的,不少企業的改革還很不到位,影響了企業經營管理水準和競爭力的提高。

    (一)、國有企業內部人控制現象比較突出。由於改革的早期主要是考慮向企業下放經營權,對經營者的監督往往徒具形式,即使在股份制改革之後這種現象也很難改變,企業治理機制甚至被嚴重扭曲,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董事會成員與經理人員高度重合,“內部人控制"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必要的制衡和約束。尤其在一些上市公司、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出現了問題,甚至是相當惡性的問題之後,政府開始對企業加強了進一步監督和制約,比如國務院向大型企業派駐特派員,後來又外派監事會以加強企業財務約束;通過增強上級黨組織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監督和評價功能來進行人事任免。應該説,現有的企業改革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仍舊存在很大的行政性干預,內部人控制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二)、對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還很不到位。雖然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已經開始有了轉變,但市場化的運作還不是很成熟,政府的干預很難使企業市場化運作,比如對企業人事任命、企業經營發展的過度干預,內資與外資企業的差別尤其明顯。雖然一些國有企業在激勵經營者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成效依然不是特別明顯,不同企業存在很大的差別,多數企業經營目標與經營者目標不一致,導致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利用其對企業的控制權變相消費,多花成本,做關聯交易,把好處轉到親朋好友那裏去等情況時有發生,這説明國有企業在激勵與約束機制上還有不少問題。

    (三)、經營者缺乏市場化的競爭上崗機制。企業經營者雖然有企業的控制權,但企業的經營目標卻不是利潤最大化,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多創造利潤與經理層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這個問題不解決,經理手中的控制權就會往別的方向用。一些企業的經營者雖然有企業的股份,並且有很高的股份,但經營者能力差,利潤激勵很難起到作用,這與我們的國有企業缺乏有效的業績評價體系與競爭上崗機制有密切關係。

    市場競爭的真正作用就在於讓治理機制好的企業發展壯大,經營不善的企業退出市場。

    在市場競爭中改善企業治理機制

    我們現在有大量國有企業效益很差,企業經營不善又不能退出市場,這對解決與改善國有企業治理機制問題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在發達的市場體系中,企業治理機制的有效運作與其市場的競爭環境是否充分是分不開的,市場競爭總是要淘汰治理機制不完善、經營績效差的企業,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總是讓那些治理機制比較完善、經營績效好的企業留在市場上繼續參與競爭;相反,在完全壟斷的市場中,企業産品缺乏替代性,經營者完全可以通過抬價的方式來增加利潤收益,這種“坐地收租"不會刺激經營者增加努力與投入,從而很難促進企業治理機制的改善。如當美國電腦行業由壟斷市場結構演變為競爭市場的時候,迫使IBM公司放棄職工終身雇傭制,消減調整職工隊伍,再造企業治理機制,從而使IBM扭虧為盈。

    用什麼來判定企業治理機制的好壞呢?那就是要推進市場競爭,競爭不僅能夠判定企業治理機制的優劣,而且給企業以改善治理機制的壓力,促使它們提高效率。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競爭對企業治理機制與經營績效的影響:1、市場競爭使有關企業經營狀況的資訊更加公開,競爭中的信譽動力促進經營者更加努力地去工作;2、競爭使高效率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又把低效率的企業被篩選出去,競爭的結果使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都有積極性去不斷改善治理機制,提高效益;3、市場上存在激發競爭的因素,即企業的目標利益是否具有對抗性、短期違約利益與長期合作利益比較、企業之間非對稱性。在考慮競爭因素後,市場進化的長期最終效應都是要通過改善治理機制來實現。企業之間仍存在著不同所有制的差異,但這種差異最終會被競爭消除掉,國有企業照樣可以通過完善治理機制來促進競爭能力的提高。

    推進治理改革舉措

    從市場的效率與提高企業經營效率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企業改革應當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完善市場競爭體系,打破壟斷。完善競爭充分的市場體系主要從3個方面來考慮:

    (1)取消行業壁壘與地區性障礙;(2)高級經營人員實行競爭上崗;(3)完善並規範資本市場的競爭,通過資本市場加強對高級經營人員的業績監督。

    二是對國有企業,要引入與市場競爭相適應的治理機制。在這個問題上,主要考慮3個方面的問題:(1)確保所有者在位。確保股東在企業中行使所有者天然擁有的知情權、收益權、在股東大會做出決定時的投票權、對董事的選拔權以及通過董事會對高層經理人員進行監督等重要權能。

    (2)完善董事會的職能。為了確保董事會不損害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的利益,董事會中必須有相當數量的不屬於“內部人"的“外部董事"。董事會不干預企業的日常經營,但它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監督。任何股東認為董事會有意損害其利益,都可以對董事會提起訴訟。另外,還要確保董事會對於高層經理人員的監督,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保證企業監督管理的透明性,杜絕經營層的違法與損害股東利益的活動;二是掌握高層經理的任免、報酬與獎懲;三是全面監督經營層執行董事會制定的經營目標、重大方針和經營管理原則的情況。

    (3)企業自主經營,並實現對經營人員的激勵相容(即經營者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相一致)。高層經營人員行使著董事會授予的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控制權和限額以下投資的決策權,承擔著重大的經營風險和管理責任,因此必鬚根據他們的業績對他們進行激勵。儘管從短期來看,要實現“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對於國有企業確實存在很多現實困難,但從長期來看,改善國有企業治理機制並完善市場競爭體系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中國經濟快訊週刊》 2002年第二十五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