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記:2002年7月26日  

    當地時間下午4點,我們到達斯瓦爾巴德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

    從飛機上俯瞰,這是叢山環抱中的一個美麗港灣,港灣的一邊有一個小型機場。周圍的山嶺上光禿禿的,很少有生命的跡象,隨處可見積雪和冰川,使人恍然來到了青藏高原。但機場旁小山似的煤堆和高大的運輸機械又抹上了極濃的現代化色彩。

    驅車拐過山口,一大片五顏六色、線條簡潔的小木屋出現在眼前。遠處高高矗立的山峰上,兩條巨大的冰川傾瀉而下。山峰腳下,十來棟二層小木屋形成一個獨特的群落,我們在其中一棟綠色小屋安營紮寨。

    這群小木屋是當年煤礦工人的宿舍,每一個房間裏都有個大畫框,用挪、英兩種文字和黑白老照片向來客展示當年採礦業鼎盛時期的景象。整個屋子裏也到處是這樣的照片。雖然所有的煤礦都已關閉,當地人仍然很珍惜他們的這段歷史。

    這些小木屋雖然簡單,但裏面生活設施齊全。一樓有洗衣房,帶有一人多高的烘乾機,這使得我們大為驚喜。二樓的廚房裏都是西餐用具,在我們看來當然很不適用。以後的一個多月裏,我們要自己在這裡開夥作飯。

    科考隊的專家們都曾經在青藏高原考察過,這時都大為感嘆,這裡的生活條件與青藏高原真有天壤之別。

    草草安頓好自己的東西,大家急急忙忙出去採購食物。背後的山峰上雲遮霧障。這裡已經是北緯78度(北緯66度就進了北極圈),由於大西洋暖流經過附近,年平均氣溫比北極圈內的其他地區要高很多。夏季日間的最高溫度都在10度以上,我們外出穿上防寒服就行了,不過從山谷裏刮來的“冰川風”仍然是寒冷刺骨。但這裡的許多外國人卻穿著短袖短褲在外行走,使我們佩服不已。

    朗伊爾城雖然是斯瓦爾巴德群島的首府,卻只有1000多人,僅算得上是個小鎮。不一會兒就在鎮上轉了一圈。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木板釘成,都只有兩層,而且都高高地架離地面,窗戶都不大,房門都緊閉,給人的印象,這都是些簡易活動房。而且除了超市、郵局等商業設施挂有牌子,其他房屋都只有一個門牌號,看不出究竟是住宅樓、寫字樓還是科研樓。另一個發現很愉快:沒有無處不在的廣告。

    正在東張西望、眼睛不夠使,忽悠一下不知從那裏跑出來一隻馴鹿,自在地啃著地上淺淺的苔癬。剛舉起相機給它照了一張像,它卻猛然撒開蹄子,一轉眼就沒了影。據説北極圈內生存著上百萬隻馴鹿,是這個地區最常見的動物之一。

    回來後從隊長高登義處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辦公室還沒安排好,這意味著還不能上網,也就無法往報社發稿。

    這裡與國內的時差是6小時,現在大約是傍晚7點。太陽卻從雲層裏鑽了出來,明晃晃地照在對面的山峰上。

    時差還沒倒得過來,腦子裏昏沉沉的,硬撐著不去睡覺。到半夜12點準備睡覺時,太陽還明晃晃地照在對面的山上。淩晨4點醒過來,往窗外一看,居然是滿地陽光燦爛。

    北京青年報 2002-8-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