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瓊:從下崗女工到快餐店老闆  

    “4年前下崗時,我眼前一片茫然,但幾年咬咬牙幹下來,收穫不錯。其實只要肯吃苦,肯動腦筋總會找到出路的。”“興隆”快餐店老闆李玉瓊對記者説。

    李玉瓊夫婦倆原來是廣州水泥廠的下崗工人,如今通過幾年的艱苦創業,有了這家生意不錯的快餐店,夫婦倆有個兒子在暨南大學讀書,生活過得挺美滿。李玉瓊的快餐店,規模不算大,有約近20平方米的地方,除了一個廚房,外面只能擺放三張桌子。快餐店除了李玉瓊夫婦外,還有一個廚師和一個小夥子負責送外賣。

    在廣州天河區,像李玉瓊這樣下崗後試著創業而成為小老闆的為數不少。天河,是廣州市近1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區,這裡高樓林立,被稱謂廣州的“尖東”。而李玉瓊的快餐店就是在石牌一幢幢高樓大廈後面的一條老街上。

    李玉瓊的快餐店現在有四家長期客戶定餐。對此,她挺滿意。跟記者聊起她的就業史,李玉瓊有一種苦盡甘來的感觸。

    “離開工廠時我大哭了一場,當時感到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但是不久她所在的街道居委會組織下崗職工開展自救就業,她在居委會的幫助下,上街賣起了雪糕,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同時她丈夫在勞務市場找到了一個小區停車場保管的職位。李玉瓊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天河區為了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專門在石牌一條繁華的街道上建了一條賣衣服及日用品的燈光夜市。李玉瓊夫婦拿出了下崗時工廠給她們的補貼作為本錢,到珠三角一些製衣廠裏進貨,白天干完了活,晚上就在這裡擺攤。兩年下來,夫婦倆有了好幾萬元的積蓄。

    “走向市場後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以前長期在工廠裏幹,好像工廠沒了就活不下去了,現在想來真是好笑。”李玉瓊又開始琢磨著做更大的生意了。她發現天河區的寫字樓裏有好多公司,都為吃飯的問題犯愁。

    不久,李玉瓊夫婦從政府處申請了一部分小額貸款,加上幾年的積蓄,租下了一間店開了這家快餐店。為了保證盒飯價廉物美,夫妻倆每天天不亮就趕到位於郊區的批發市場買菜。雖然辛苦,但收入一天天地增多起來。現在,夫婦倆每月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幾倍。

    廣州市培訓就業處馬見效處長説,鼓勵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廣州市政府解決就業一項有力的措施。政府專門提供各類扶持性就業服務。例如,將下崗工人納入基本社會保障範圍,設立促進就業基金會,提供從業風險保險、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形成了濃郁的創業氛圍,很多下崗失業人員鼓起信心和勇氣,爭當“小老闆”,眾多的非公有經濟組織應運而生。

    不久前,廣東省重新明確了扶持和安置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稅收的優惠政策,規定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職工可在3年內免征個人所得稅,這一舉措更是給廣東下崗職工投資創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對未來,李玉瓊有著更多的憧憬,“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大學畢業後,進這樣的高級寫字樓做‘白領’,”她指著前面那幢漂亮的寫字樓笑著説。 (劉茜)

    新華社 2002年6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