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合作與臺商的發展  
盛九元

    長江三角洲在地理上包括江蘇、上海、浙江三省市鄰長江與杭州灣的十四個城市,包括一個直轄市(上海),兩個省會城市(南京、杭州),11個地級市,其中江蘇省6個(鎮江、揚州、南通、常州、無錫和計劃單列市蘇州);浙江省4個(嘉興、紹興、湖州、舟山和計劃單列市寧波)。長江三角洲地區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2000年GDP為人民幣1.4萬億元,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投資環境優越。

    一、長江三角洲已成為祖國大陸吸引外資的熱點

    20世紀90年代是長江三角洲迅速崛起的年代。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標誌,長江三角洲跨入一個重振雄風的嶄新發展時期;同時,蘇、浙兩省的外向型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從而使長江三角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尤其進入新世紀以來,長江三角洲迅猛發展的勢頭尤為引人矚目。在全球經濟持續走低,上海、江蘇、浙江卻出現與全球經濟逆向態勢,外貿出口分別以12.4%、12.7%和21%高速增長。種種跡象顯示,臺商對珠江三角洲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投資雖仍在增加,但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等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已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新熱點,臺商2001年在高科技産業的投資更是主要集中在這一區域。

    根據浙江省有關部門的統計數字,臺商投資正成為該省引進資金的重要增長點。2002年一季度,浙江省新增台資企業105家,其中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共8家,合同利用台資2.6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45%。

    與以往主要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多是“三來一補”型項目不同,目前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所關注的不僅是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價格,而是全面向高新技術拓展,並希望發揮兩岸經濟互補的優勢,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近二年中,台灣廠商在浙江寧波、杭州等地新投資的半導體、電腦及周邊産業的企業有20多家,投資額大多在1000萬美元以上。在世界半導體業極具實力的台灣半導體廠商也開始到大陸投資。不久前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興建的投資16億美元的晶片廠,開創了台灣半導體産業投資大陸的先河。

    目前,在祖國大陸加入WTO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下,長江三角洲具有比較優勢更加凸顯:

    1、長江三角洲日益成為海外資本進入大陸市場的首選地。

    隨著祖國大陸入世後對外開放程度的日益深化,海外資本都在積極尋求、開拓運籌進軍大陸市場的輻射中心。而在這一過程中,長江三角洲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佔據著連接內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的中心地位。由於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區投資環境的日趨完善和區域內的有效協調,其經濟輻射地域不斷擴大,並沿長江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拓展,尤其隨著上海“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經濟、金融、航運)”這一國際經濟中心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長江三角洲經濟帶成為大陸聯動效應最明顯、發展腹地最廣大的經濟區,也因而成為海外資本進入大陸市場的首選目標。

    2、“江浙情結”在吸引海外資本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南宋以後就為中國的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市場經濟萌芽最早的地區,有著深厚的市場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香港、台灣等地民營製造業在很大程度上肇始於江浙資本的外移。以台灣為例,其紡織、食品加工等最早的民營製造業資本,基本是在江浙資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海外港臺等地有著一定的“江浙情結”。這種文化底蘊有利於海外資本的生根發展。

    3、上海作為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斷強化和完善。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浦東開發開放為契機,上海在中央支援下,迅速確立了“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發展目標,從強化和完善經濟中心城市功能入手,通過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很快改變了上海的城市面貌,並以此為基礎結合國際先進的理念和較高的人口素質等,迅速確立了在祖國大陸的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金融、證券、航運、高新技術、鋼鐵、化工、機電、汽車等支柱産業的高速增長,通過資源整合,産業水準快速提升,形成産業優勢,更大大增強了經濟發展輻射力。尤其是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國際高層次活動,如1998年的財富論壇和2001年的APEC會議,中央高層領導、國內著名智囊人物、世界知名人士接連出場亮相,形成一系列不斷強化的形象鏈,極大地樹立了上海的國際形象,為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的經濟向內外兩個市場輻射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形象基礎。

    4、區域內良好的協調機制整合了長三角的綜合優勢。

    上海與其周邊的江蘇、浙江歷來就有良好的産業分工、産品配套、市場輻射的關係。改革開放後,三省市的合作和整合已從民間上升到政府層面。2000年5月,三省市已就構建區域大交通體系,加強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建立區域資訊資源共用的途徑和機制,聯合開發三省市旅遊資源,建立三省市之間舒適、安全、便捷的綜合旅遊客運網路。組織實施三省市天然氣管道網路等五項內容達成共識。這將對整個區域資源優勢,提升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5、江浙地方政府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為吸引海外資本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6、長江三角洲地區法制化、制度化程度比較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高,整體社會治安狀況較好。

    二、臺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投資的特點

    臺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投資的領域比較廣,投資項目中70%以上是工業性項目,主要分佈在以上海為中心、西至無錫、南至寧波的三角地帶,臺商在滬投資主要有以下特點:

    1、臺大財團投資比重較高。截止2001年9月底,歷年曾排入台灣百大財團的77家財團在這一地區進行投資。

    2、臺上市公司投資比重較高。截止2001年9月底,歷年累計台灣共有90余家上市公司在這一地區共投資設立2000多個項目,佔合同台資總額的20%以上。

    3、臺商投資電子資讀産業比重較高。隨著中芯、宏力兩家半導體製造公司進入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以台灣大財團、上市公司,以及臺商在這一地區投資的電子資訊産業比重已超過40%。

    4、臺商投資領域比較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為才、資訊、市場、交通等多方面具有優勢,臺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投資領域越來越寬,除了以往的輕工、機械、紡織、化工、食品、建材、倉儲、房地産、餐飲、娛樂業外,近年來已涉及到金融、證券、保險、航運、商業零售、以及高科技産業等,尤其是近年來已有多高科技企業公司在滬設立了研發中心軟體設計公司;華一銀行已經開業營業,另有兩家台灣銀行將在上海、昆山設立辦事處;京華、元富、群益等九家台灣證券公司在滬設立了證券辦事處;華新麗華、中興紡織、震旦等多家台灣公司在滬設立了投資性公司,還有一些台灣大財團正考慮把集團總部遷到這一地區。

    5、臺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投資成功率比較高。由於長江三角洲的投資環境比較穩定,由於台資企業自身的守法經營和規範管理,臺商的投資成功率與回報率均呈上升勢頭,僅上海地區的台資企業營利率就達到70%左右。同時還出現了一批高品質的台資企業和知名的台資産品,如太平洋百貨、大霸電子有限公司、上眾電腦有限公司、英業達電子有限公司等。宜爾爽內衣、亞細亞瓷磚、震旦辦公傢具、華新電線電纜、ARORA電子産品、龍鳳湯圓、元祖食品等成為這一地區的知名台資品牌。

    三、臺商投資長江三角洲的發展趨勢

    從長江三角洲的經濟情況以及臺商投資情況分析,未來臺商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投資將出現以下趨勢:

    1、台灣金融業將把進入長江三角洲地區作為首選。上海正努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世界各地主要銀行中的相當一部分已在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台灣的銀行早就想來上海設立佃事處或分支機構,目前,台灣當局已同意9家台灣銀行來大陸設辦事處,其中有兩家分別在上海、昆山設立辦事處,並積極尋求在寧波開展相關業務。因此,未來台灣的金融業將逐步加大在這一地區的投資。

    2、台灣航運界將加大在長江三角洲的投資。隨著兩岸加入WTO,兩岸“三通”已不會很久遠,兩岸航運界充滿商機,尤其長江三角洲作為目前大陸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區域,更被台灣航運界所看好。目前約20幾家台灣航動業者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30幾家暗的(沒註冊),其中不少或明或暗的辦事處挂靠在有貨代權的公司下進行動作,當我們的政策許可,限制放寬,隨著兩岸投資、貿易量的不斷增長,台灣航運界將加大在這個地區的投資。

    3、積極設立研發中心或設計公司。江、浙、滬已經成為台灣電子、資訊産業的投資集中地,加上人才眾多,未來將有更多的台灣公司會利用上海的人才優勢,設立研發中心和設計公司,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入。

    4、積極形成優勢産業帶。從目前臺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投資狀況分析,隨著資訊電子産業、資本密集型重化工業投資積聚效應的積累,這一地區迅速形成上述兩大産業帶,這對促進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5、生物科技將是新的合作領域。生物科技被認為是繼電子資訊産業之後的新興産業,兩岸都非常重視這個産業,並有較大的投入。大陸有技術方面的優勢,台灣有資金方面的優勢,是未來台資在這一地區開展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新領域,也將成為這一地區新的增長點。

    從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活力充沛,有著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而且這一高速態勢將維持5—10年,因此長江三角洲在未來5—10年內必須會成為臺商在大陸發展的最主要區域。

    (本文作者係浦東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中國網2002年7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