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兩岸農業合作 積極應對入世  
路凱旋

    大陸和台灣已先後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標誌著兩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又向全球經濟一體化邁進了重要一步。在逐步走向全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過程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而言,加入WTO都意味著機遇和挑戰並存,都必須以促進本國、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宗旨,調整經濟政策,趨利避害,揚長避短,謀求經濟的持續發展。對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而言,農業是牽涉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産業。因而,對於農業在加入WTO後所受到的衝擊及因應必須認真斟酌,從對國民和社會負責的大局出發,來決定政策的取捨。

    加入WTO致使兩岸農業都受到世界農産品競爭的強烈衝擊已是毋庸置疑的。來自兩岸的學者估計:大陸入世後,僅大宗農産品就會損失60億人民幣;台灣入世後,如果未納入大陸農産品進口的影響,産值會減少9%,衝擊金額為340—540億元新台幣,若納入大陸農産品進口增加的影響,農業産值將減少12%,縮減産值達740億元新台幣。大陸和台灣的農業有一個共同點:即是以單位農戶土地佔有量少(大陸為0.66公頃,台灣為1.1公頃)為特徵的小農經濟構成的農業産業主體。這導致農業難以實行機械化耕作,從而造成土地密集型農産品 的生産成本較高,勞動生産率低下;但是,在勞動密集型和以資源為特徵的農産品生産上則具有優勢和潛在優勢。因此,在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向農産品加工和其他行業轉移勞動力,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規模經營,發揮勞動密集型的産業優勢,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提高農業生産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發展出口創匯型農業是兩岸農業中入WTO對策的共同點。

    上述數據還表明:加入WTO不僅兩岸將受到世界農産品的衝擊,而且兩岸間農産品的競爭也在所難免。就目前而言,在大陸農産品由匱乏向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豐年有餘的情況下,各地都紛紛開始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內地農産品處於一種無序的競爭之中。但是,這種無序的競爭正在國家宏觀指導下,打破行政界限,以生態區域來合理規劃農業生産,在整個大陸地區進行統一佈局的調整,使各地由競爭逐步走向分工、合作,使得農業資源得以充分、高效地利用;與此同時,加入WTO提供了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有利條件來進行農業産業結構調合的可能性。今年年初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溫家寶副總理的講話充分強調了上述原則。通過行之有效的政府引導,經過幾年的努力,這種無序狀態會走向有序,必將使農業生態資源和經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産率和産品品質,從而增強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樣,大陸和台灣之間也只有揚長避短、優勢互補,謀求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對話代替對抗。以合作代替競爭”,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規劃兩岸農業的架構,並積極予以落實,共同振興中華農業,才有可能獲得雙贏的局面。整個世界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和趨勢,兩岸之間更需先行一步。

    台灣農業正處於一個由強盛向衰減滑行的弱化時期,其主要表現為農産品自給率的下降。台灣“2000年農業統計年報”表明,台灣農産品綜合自給率1990年為88.4%,到1999年下降到77.1%,其中,蔬菜自給率由1990年的117%下降到1999年的93.9%,肉類由105.5%下降到805%。由此引起農産品出口額的下降。台灣農産品出口的鼎盛時期是1995年,農産品出口額為56.38億美元,到2000年下降到32.78億美元,下降了41.85%。與此相應的是台灣農戶農業所得下降、農家戶數減少了8.41%。而台灣加入WTO後,由於關稅減讓的幅度大、期限短,又必須履行市場開放及削減境內支援之承諾,再隨台灣勞動力價格的上揚,勢必造成農産品競爭力的進一步下降;同時,台灣地域的狹小限制了台灣在更多農産品領域參與競爭。面對這種情況,台灣農業所面臨的局勢更趨嚴峻。

    大陸農業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勞動生産率低下、水資源短缺、農田污染、沙化及荒漠化等。因此,在入世後,國際市場帶來的衝擊是現實的、直接和迅速的,尤其是在土地集約化、可以實現高度機械化生産的大宗農産品的貿易上,加之關稅減讓、配額擴大,會給糧、棉、油、糖的主産區造成很大壓力。而帶來的機遇是潛在的、漸進的,需要我們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來逐步實現。但是,通過對大陸農業現狀的分析應當看到大陸農業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一是,隨著地土經營規模化和優質農産品比例的提升,會逐步增強農産品的競爭力。例如,大陸的小麥生産。由於前一個歷史時期以家庭聯産承包制為生産模式,加之産品供不應求,導致科技成果應用率低、追求産量,無視品質,勞動生産率低下,價格缺乏市場競爭力。而大陸小麥産量前三位的省佔全國總産量的50.57%,在這些省份區域性的生産水準要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加之,隨著農業勞動力的逐漸轉移,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使得規模化經營程度提高,對包括優質品種在內的科技吸納能力的增強,區域性小麥的競爭能力在逐步加強。二是,勞動密集型産品(諸如:蔬菜、水果、畜産品及水産品等,它們具有相對量小,但産值高的特點)競爭性有越來越強之勢。隨著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科技支撐能力的提高,規模化、標準化生産和資金、技術的集約化的特點正在顯現,勢必將提升産品的競爭力。三是,加入WTO給大陸農業生産和貿易提供了在更大程式上開放的機會。它表現在無論是技術、資金和先進生産資料的提供上,還是對外開拓市場的機會上。大陸加入WTO給世界農業企業,包括農業生産、加工和農業生産資料企業,提供了進入大陸發展的機會。外商在農業技術、資金、生産領域急劇進入。對於大陸來講,這既給農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是也帶來了發展的契機。正像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外資的進入佔據了部分國內市場;與此同時,也使大陸的企業在管理、技術上有了長足的發展。一些産品由原來的舶來品一統天下逐步過渡到減少市場份額;而有些國貨由無到有,從數量到品質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大陸在出口額上的持續增長就是這一現象的佐證。對農業而言,這也是必由之路。隨著大陸農業生産水準的提高,農産品的國內、國際市場份額必定會越來越大。現存的生産能力、品質水準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差距從積極的角度表明發展潛力巨大。我們承認加WTO所帶來的衝擊,更應當高瞻遠矚地看到發展的希望,以積極的姿態去迎接挑戰、搶抓機遇,使中國由農業大國躋身於農業強國的行列之中。

    很多學者分析過大陸和台灣農業的優、劣勢。這種優劣勢的分析所表明兩岸農業具有高度的互補性是有一定的共識的。積極整合兩岸資源,可以促進兩岸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造就一個強大的中華農業産業體系,完全可以面向世界市場,推進兩岸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海峽兩岸因為同為一個國家,在意識、觀念、語言等諸多方面便於溝通,這又為兩岸合作提供了優於與外資合作的便利條件。通過兩岸的合作可以在盡短的時間內整合兩岸優勢,面對國際農産品市場的競爭,使得農業競爭的局面得以改觀,突破兩岸各自在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限制發展的瓶頸,而變成爆髮式的雙贏優勢。

    兩岸農業合作,對台灣而言,在時間上顯得更為緊迫。儘管大陸農業利用外資的總體水準還不高,但到1999年底農業領域已吸引外資180億美元,引進10萬多份動植特資源和一批先進實用的生産技術。而隨著大陸的進一步開放,外資進入大陸的勢頭方興未艾,而農業又將是新的投資熱點。台灣採取違背WTO規則的“進口防禦機制”,對大陸採取“排除條款”,在農業上採取“以種原與技術交流為主的政策轉變為‘純學術交流’”來代替合作最終會延誤兩岸合作的最佳機遇。合作是勢所趨,擋是擋不住的。正像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遭到了島內的強烈抵制,台灣方面又提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來回避“三通”,其結果是臺商突圍經濟孤島,登陸有術。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即為一例。台灣農業孤立與祖國大陸農業、不與之合作,在客觀上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延遲大陸農業崛起,但不會影響這種趨勢。隨著大陸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對外開放在廣度和深度上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大陸農業興旺將是一種必然。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大陸農産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其必然會擠佔國外農産品的市場份額,屆時也會去擠佔原本屬於台灣的市場,最終會導致台灣農業的急劇衰退。與其消極抵制,不如積極合作,爭取雙贏。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臺商紛紛進入祖國大陸尋求發展,並取得成功,由此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臺商進入祖國大陸。目前,在大陸已有4個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商累計投資農業已超過15億美元,投資項目共達3000多個。台灣的資金、技術、管理和海外市場的優勢與大陸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技術資源的結合,在帶動了祖國大陸農業的發展的同時,也為台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國民黨籍“立委”章孝嚴4月12日在高雄演講時表示:“‘進軍大陸,壯大台灣’比‘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更切合台灣的需要”,是正視了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經濟的拉動作用。許多台灣學者也紛紛提出以“合作”代替“對抗”的觀點。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毅先生提出的“共同發展、共同生産、共籌資金、共用市場”的前瞻性發展模式是很有遠見卓識的。

    雙方合作領域極其寬廣。台灣“農委會”所關注的入世後“産業、農地資源、勞動力資源”三個方面都可在與祖國大陸的合作中尋求出路。在産業和農地資源方面,借助大陸的地域和資源優勢,除了可以使現有台灣農業不至於萎縮而外,還可以開拓新的農業産業。例如:各種土特産、中草藥及除台灣生態條件以外的種養業以及加工行業。在勞動力資源方面,隨著農業合作的領域和廣度的擴大,部分台灣農業從業人員會在與大陸的合作中尋求到自己的機會。從大陸來講,可以利用台灣的資金、種養和加工技術、農産品標準化技術以及現有的市場,來把大陸具有潛在優勢的産業作大作強。大陸農業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差別正是大陸農業崛起的希望所在。在合作方式上,要突破“水準分工”和“垂直分工”的思想和政策壁壘。因為上述兩種“分工”無論是在哪一行業也都是台灣的政治家和部分學者的一種虛擬的設想,是出於從所謂的台灣政治出發,而不是從台灣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發。事實證明,大陸已是台灣農業海外投資的熱點。隨著兩岸經濟依存度的提高,台灣企業家投資祖國大陸意願越來越強、行動的力度越來越大。要避免台灣經濟的空洞化危機,唯一的出路在於真正與祖國大陸進行經濟整合,而不是去尋求某些人在經濟上“聯日抗共”的幻想。要破除兩岸難以互補的思想壁壘,在一個中國的構架下以“農業交流為議題,開啟兩岸協商的管道”,規劃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內容和方式,全方位地實現優勢互補,儘快地提高兩岸農業競爭力,營造雙贏的局面。

    (本文作者單位: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中國網2002年7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