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産業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策略  
高長

    壹、前言

    臺商赴大陸投資,在八十年代期間,無論就金額或件數都不多,就製造業而言,臺商投資大都屬於勞力密集型下游加工業,産品結構的技術層次相對較低,而且平均投資規模也不大。不過,自九十年代初期起,臺商在大陸投資急速增加,同時其特徵也發生很大變化,例如,投資的主體擴大,集體合作模式逐漸取代單打獨鬥;投資的層次提高,由勞力密集逐漸延展到資本密集;投資的型態改變,採獨資經營的企業愈來愈多;投資規模擴增,由一廠增加至多廠,投資金額普遍提高;台灣上市、上櫃公司赴大陸投資的情形愈為普遍等等。

    隨著臺商赴大陸投資日漸增加,製造業在兩岸之間的合作與分工也愈見緊密。依兩岸相對的産業發展態勢觀察,我們發現,臺商到大陸投資已由初期水準分工結構(即低附加價值産品移往大陸生産),協助維持台灣在國際産業供應鏈上的競爭力,漸次發展成一方面以開發大陸國內市場商楊為主的成長策略,另一方面則逐步走向以垂直分工的結構,實現全球的商機。

    本文將以電子資訊業為例,探討創造雙贏的兩岸産業分工模式,全文除前言與結論之外,首先將討論科技産業全球分工與專業整合趨勢;其次分析臺商投資大陸趨勢與兩岸産業分工現況;最後從全球佈局觀點與台灣産業的整合優勢,探討兩岸産業分工策略。

    貳、科技産業全球分工與專業整合趨勢

    近年來,製造業廠商面對全球市場面採取的企業活動佈局策略,呈現全球分工與專業整合之雙重趨勢,這種趨勢影響全球科技産業結構之發展。

    快速技術變遷與技術擴散而帶來的市場競爭,是促成科技産業廠商致力於事業分工營運的主要因素。科技産業技術持續創新突破的結果,導致製程技術愈來愈複雜且細膩,因而,産品創新與技術開發之不確定性程度愈來愈高,投資于新産品開發或産通報 風險也隨之愈來愈大,透過專業分工可以分散風險。布全球佈局之思維邏輯下,專業分工的目的在於整合全球各地之比較利益,讓各項活動能夠充分運用各地的優勢資源,建構最具優勢的競爭基礎。本質上,生産製造、研究發展、行銷服務等主要之企業機能,所需的資源不同、依賴的最適環境條件也不同,因而,廠商全球分工佈局之策略做法,是將研發、生産、行銷等主要活動,依據地區資源特性而進行全球佈局。

    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一個國家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經濟發展要件,適合不同的企業活動,廠商之全球佈局做法,係以不同地區、不同企業活動之角度出發,或是配合不同地區之經濟發展條件,發展不同産業。由多國籍企業之海外子公司的角色扮演,愈來愈強調創意、海外創業精神之策略做法,可以推論多國籍企業之經營,已呈現無國界狀態;而多國籍企業的全球佈局,可能為了全球市場或全球資源運用之策略觀點而展開,對特定地區之産業發展造成影響。基本上,地區産業的發展會受到該特定地區資源特性的影響,而地區資源特質又會成為吸引多國籍廠商展開全球分工佈局策略的行動,在兩者互動效應之下,全球各地區朝向不同的特定産業群聚現象,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就電子資訊業來看,其標準化程度提升後,相容産品間所形成的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使得專業廠商的産品開發與價值鏈連結,更具效率,導引國際間産業垂直分工的逐漸形成。産業垂直分工趨勢也促成先進國家、擁有産品品牌的廠商逐漸採取專精經營與策略外包(strategic outsourcing)的做法,尤其自從Prahalad and Hamel提出核心能耐(core competency)的觀點後,美國各企業紛紛尋求建立自身的核心能耐,確認企業必須重新將資源集中于發展本身企業具有競爭優勢企業活動的發展主軸;對於具有競爭優勢、又係是策略重點的價值活動,企業該採取自行發展(insourcing)的策略;對於沒有競爭優勢、但又係是策略重點的價值活動,則採取策略聯盟的方式,利用策略夥伴的競爭優勢;對於有競爭優勢、但非公司策略重點的價值活動,則採取杠桿(leverage)策略,將技術或know-how提供給其他單位;對於沒有競爭優勢、而在策略上又不重要的價值活動則採外包(outsourcing)的方式,交付給具有競爭優勢的廠商提供服務。

    電子資訊商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外包廠商,其能耐基礎架構于産品設計與發展的活動上,透由高效能的産品開發速度、與具競爭力的製造效能,因而得以滿足買主面對高度市場競爭的外包需求。此一能耐內涵的變化,源自於廠商在産品研發能力上的資源投入。廠商一旦具有了産品設計與開發的能耐,不僅提升了其附加價值創造的空間,同時可省卻買主投資于非策略性活動範疇的資源,使其可專注于因應市場面的競爭要素,使得製造廠商與買主間形成交互依賴性(interdependence),從而提高供應關係的不可替代性與議價能力。

    除了能耐基礎外,專業製造廠商的競爭策略,尚以垂直分工結構的價值創造為其思考主軸,包括提高買主的願支付價格(willingness-to-market)、全球供應後勤(global logistics)的提供、以及供應鏈的整合(supply-chain integration)等,對於買主競爭力的強化愈顯重要;再者,降低合作網路廠商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以提升合作網路廠商的供應能耐為目標,藉由共榮共存的合作關係,強化專業製造廠商的供應基盤環境(suplply infrastructure)。

    廠商面對全球市場面採取的企業活動全球佈局策略,目的在於整合全球各地之比較利益,讓各項活動能夠充分運用各地的優勢資源,建構最具優勢的競爭基礎。目前的資訊網路環境,提供溝通協調與運輸上的便利,化解了全球化經營的限制,讓廠商能夠將各項活動配置到全球最適當的地區營運,擷取各地之比較利益。顯然,廠商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成為長期競爭優勢之關鍵。

    在全球分工趨勢下,形成不同地區發展不同産業的現象,例如:技術研發活動,必須集中在研發資源充裕的地區,並形成以研發為主軸的産業結構;勞力供應充沛地區,適合從事生産製造組裝活動,並帶動相關零組件、原材料與製造服務業之發展,而形成以製造組裝為基礎的科技産業結構。配合此一産業結構變遷趨勢,將出現專業整合之區域性産業發展趨勢,即專業整合之廠商能力發展。專業整合強調每一廠商都在其特定的專業領域中,以既有的專業核心逐步整合相關的技術與週邊活動,建構獨特與專業的産業影響力。此一趨勢發展,在産業全球化且高度分工的環境下,是廠商發展核心能力,建構競爭優勢的策略作為。

    整體而言,結合能耐基礎與價值基礎的策略觀點,我們可以將專業製造廠商的經營邏輯,歸納成為能耐建構(competence-building)與能耐延伸(competence-leveraging)兩個主要方向,而唯有透由能耐建構與延伸活動的交互配合,企業方能兼顧成長、獲利與經營風險。

    電子資訊産業的專業製造廠商過去的成功經驗,至少可以提供吾人三個方面的啟示:其一、企業的能耐內涵才是競爭優勢的基礎,而産品與製程能耐需要持續更新,方得以在競爭性的全球分工、與外包供應結構中,形成專業製造廠商的競爭優勢與産業影響力。

    其二、長期的供應關係取決於價值的創造,而非僅是低成本供應或活動間互動成本的降低,而強化專業製造廠商的價值創造基礎,不在於上下游間的成本壓縮,而是以建構供應鏈上各專業廠商的效率連結,以形成整合價值。

    基三、定位於微笑曲線中點的專業製造廠商,其成長與獲利應可充分結合能耐建構與能耐延伸的做法,以平衡其經營風險程度,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參、臺商投資大陸趨勢與兩岸産業分工概況

    依大陸官方統計顯示,累計至2001年底止,臺商在大陸投資件數達50,838件,協議投資金額為547.3億美元,佔大陸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2.97%和7.25%,以投資金額計,在所有外商投資中居第三位。臺商實際投資金額迄2001年底止累計已達291.4億美元,佔大陸外商實際投資總額的7.39%,排名第三位。

    臺商在大陸投資的産業,主要是製造業,其次是服務業,農業較少。製造業之中主要包括電子電器業、基本金屬及其製品、食品及飲料、塑膠製品、化學品製造等産業,其中電子電器業投資金額居各業之首,以累計至2001年底數據計算,電子業對大陸投資金額佔臺商在大陸投資總額的比重已超過30%。

    就歷年來發展趨勢觀察,我們發現臺商企業投資規模平均而言有逐漸擴大的跡象。依大陸官方統計,1991~2001年間臺商企業的平均投資規模,由81萬美元增加為164萬美元。投資規模擴大包含多層意義,其一投資者原以中小型企業為多,其後大型企業、上市、上櫃公司前往大陸投資的情形愈來愈普遍。其二是單項投資金額超過千萬美元以上的案件愈來愈多。其三是在大陸投資設廠,因經營順利,由一個廠擴大發展成為多個廠的情形。除新的投資項目外,擴大投資規模的資金,有部份係利用在大陸的營利再投資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林祖嘉等之研究都發現,製造業臺商赴大陸投資在早期,絕大多數都維持母公司在台灣營業,而且大陸子公司與台灣母公司之間均維持相當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在主要機器設備之購置、生産技術之支援、管理幹部之培育、産品外銷行銷體系之建立等方面,台灣母公司對大陸子公司之營運,搶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相關的研究也發現,整體而言臺商赴大陸投資之後,不僅如前所述,大陸子公司與台灣母公司之間仍維持密切的業務聯繫,與台灣地區其他相關産業部門的業務關係也相當密切。

    由於臺商到大陸投資絕大多數都維持母公司在台灣繼續營運,而且主要機器設備、原材料及半成品等中間投入,或由母公司負責或直接向台灣地區其他企業採購,因此,當臺商在大陸投資不斷擴充,即帶動台灣與大陸之間雙邊貿易快速成長,進而影響兩岸産業分工的格局。

    就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商品貿易型態而言,由於兩岸既存在自然資源和生産要素稟賦差異,又存在明顯的技術和經濟水準差距,因而根據前述理論,兩岸之間的貿易可能同進具有産業間貿易和産業內貿易之特質。

    高長、黃智聰、林昱君等人的研究指出,兩岸雙邊貿易確實同時存在産業間和産業內貿易的情形,其中産業內貿易的重要性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在這種現象顯然與臺商到大陸投資活動有關。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活動基本上是在臺母公司或上、下游産業體生産活動的擴張,投資勢必促進了産業內貿易的發展。典型的型態是,投資金自台灣外移至大陸,隨即帶動台灣地區資本財及其零配件出口,最後又帶動工業原料出口至大陸,半成品或製成品回銷台灣或銷往第三國。

    香港海關統計資料,以HD六分位商品為準,觀察兩岸雙邊貿易金額最大的前二十項産品,我們發現由台灣輸往大陸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紡織業上游上造纖維類及電子電器業的關鍵零組件為主,較九十年代初期以紡織、塑膠、化工原料等工業原材料、機構設備及零配件等佔大宗的情形不同;而由大陸輸往台灣的商品,則以電子業較低階的産品如被動組件,及基本金屬業中的初級半成品為主,再加上若干傳統製造業的半成品如鞋材、腳踏車零配件、及天然資源産品如羽毛、羽絨、花崗石等,也與九十年代初期以農工原料等初級産品為主的情形不同。這樣的貿易型態顯示,兩岸的産業分工有水準分工,也有垂直分工。

    另,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以2000年的調查資料為例,我們發現廠商赴大陸投資以水準分工為主,約佔全部受訪者樣本的60%,其中又以一産相同産品居多;採取水準分工的廠商,在台灣與大陸兩地生産的産品有所區隔;採垂直分工的廠商多以台灣上游(生産零組件與半成品)、大陸下游(裝配製造成品)的方式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生産活動上有所謂水準和垂直的分工安排外,在生産、行銷等企業經營面也在兩岸進行分工,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功能性分工。前引“經濟部統計處”的調查資料顯示,赴大陸投資的廠商,約有10%左右在台灣已完全不生産,僅留下行銷部門,其中尤以皮革毛皮製品業對外投資廠商,在臺已無生産部門所佔比重最高(約佔45%);另外,傢具及裝設品業、木竹製品業、橡膠製品業等勞力密集型産業,在台灣已無生産部門所佔比重亦在二成左右。這種分工格局持續發展,對台灣就業結構的影響甚大。

    肆、電子業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

    電子業到大陸投資的決策,主要考慮因素,一是開拓及佔有當地市場;二是為了降低成本;三是當地産業鏈的完整性。隨著大陸相關産業的供應逐漸形成,多年的投資經驗顯示,大陸市場值得長期投資,因此業者大都逐漸加重大陸子公司的業務功能。所以臺商在大陸的投資活動可以説是在臺母公司或上、下游産業體生産活動的擴張。

    相關的研究發現:第一,電子資訊業在兩岸的産業分工格局,既存在垂直分工,也存在水準分工的現象。這種特殊的産業分工格局之形成,並非因人為主觀的設計或干預,而因特有的産業網路,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所造成。第二,兩岸産業分工格局是屬動態的結構狀態,其所顯示的意義有二,一是對産品技術發展已成熟的産業而言,其(水準)分工已很難在産品的低階或高階做區分,臺商一旦外移,會很快地使整個生産活動搬遷;二是在大陸投資的工廠或公司為了提高經營效益,逐漸朝向自立自主、擴大經營範圍,投資初期所形成的産業分工格局不能被打破並重建。

    近年來在全球化潮流下,國際分工愈趨精細。由於大陸擁有充沛人力、土地等生産要素資源,又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潛力,因此,受到跨國企業的青睞,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顯得愈來愈重要。事實上,臺商在全球化佈局的思維上,相當重視利用大陸的資源與市場腹地。近年來臺商利用特有的産業網路在兩岸進行分工佈局,以提升競爭力,一方面是到大陸投資初期,新公司會利用既有的産業網路,繼續向台灣採購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原材料、半成品等,同時將生産的成品或半成品回銷台灣,因而使得兩岸的垂直分工更加緊密。不過,在另一方面,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應廠商,也會因為産業網路的關係,主動或被動地隨著下游加工製造業者前往大陸投資,使兩岸産業在製造方面的分工縮減。後一種情形就個別企業來看,將生産線轉移至大陸之後,台灣母公司發展成為營運基地,往往著重在經營管理、研發、市場行銷、財務調度及人才培育和技術的支援,形成企業經營在兩岸間的功能性分工格局。兩岸加入WTO後,雙邊經貿交流趨於正常化,這樣的分工模式將會繼續強化,對臺商的全球佈局,以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是有益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曾經針對電子業,利用透過深入訪談所蒐集到的第一手資料,實證分析企業赴大陸投資後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策略。以電腦及其周邊産業為例,目前在大陸之投資之臺商多著重在以成本降低為核心的來料加工形式,並朝向供應鏈的垂直整合,而管理、運籌、行銷、産品開發等活動則以台灣為主。不過依照Compaq、HP或Dell等PC大廠尋求代工夥伴隨的條件而言,代工條件中最重要還是廠商的全球運籌能力(Global Logistic)。以主機板而言,台灣主機板廠優勢在於隨時都可以保持20到30種産品線,可以隨時滿足無論SI、clone市場或全球前10大的OEM客戶的需求。台灣主機板廠在全球組裝市場高佔有率所形成品牌實力也是目前台灣業者的優勢,因此,隨著前10大OEM客戶陸續來臺對主機板廠下單,台灣之業者全球運籌能力的成長將對其競爭力之維持愈形重要;主機板一線廠大陸之生産已逐漸朝向專業電子製造廠商CEM(Contract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形式發展。

    台灣主要主機板廠商在大陸所投資之生産工廠多分佈在大陸蘇州、東莞、寧波保稅區等地。而投資之方式則多利用第三地海外控股方式對大陸進行投資。這些主機板大廠之投資,基本上所包含之範圍可包括製造、進出口及倉儲、維修等業務。亦有廠商向下游電腦及周邊産品之生産及銷售佈局,為未來大陸之內銷市場或外銷市場建立生産銷售及售後服務基地。大廠對大陸投資動機主要為生産國際大廠訂單,投資製造、進出口及維修中心,投資型態則為直接投資與合資方式。其中製造部份則以發展相關之軟、硬體技術為主,配合上、下游廠商的合作,並整合有關電腦機殼、電源供應器、監視器、網路卡、滑鼠、鍵盤等週邊産品,朝向準系統組裝方向前進。為掌握美洲、歐洲及日本之客戶,廠商之海外分支機構主要在美國之洛杉磯、加拿大、德國漢堡、日本東京、英國、大陸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在這些海外投資中,通常台灣與大陸是以製造為重點,提供全球之使用者及客戶,而區域性之分支機構則以銷售及提供顧客服務為重心,美國之分支機構則多半還包括技術之資訊取得及研發等功能。

    由以上之討論可知,台灣業者在全球的分工佈局型態已逐漸明顯,基本上可以説生産線移往大陸,多數業者的大陸廠生産活動均是承接國際大廠之OEM/ODM訂單,形成OEM全球訂單大部分仍由台灣出貨,但製造均在大陸進行,而研發,技術,管理行銷等主要活動仍留在台灣的格局。依據廠商之投資形態,基本上兩岸分工是根據不同地區之優勢進行安排,台灣的優勢在於完整的全球後勤體系,及堅強的供應鏈管理包含全球供貨倉庫、3C鑄造廠、製造/組裝點、分公司等。而大陸的優勢在於低廉的土地及人力成本,在整個生産上、下游廠商均前往大陸後,原料之採購85%以上亦將在大陸進行。

    未來電腦産業在全球分工形態上,將形成歐美及日本著重在IC設計及電子材料研發生産為主,台灣負責産品之設計,而大陸則以量産製造為主。因此,台灣企業未來的兩岸分工方式,將會是研發團隊仍以美國及台灣為基地,而産品之生産、維修則逐漸移往大陸。由於個人電腦之組裝應離消費市場越近越好,因此,全球化電腦製造商之全球佈局通常均會考慮東南亞,歐洲及美國各需有分支機構,以掌握全球三大經濟體之市場。而各地方市場必須充分掌握區域市場的需求動態,方能提升製造及出貨的效率。台灣企業在大陸市場之競爭優勢,在於大陸與台灣同文同種,臺商進入障礙較低。

    伍、結論

    全球經濟發展進入無國界時代,國際産業分工的結構愈來愈細膩且複雜化。台灣電子産業到大陸投資趨勢,呈現垂直分工與水準分工並存的現象,而隨著大陸市場開放及産業群聚之發展。台灣廠商生産活動移往大陸情形愈來愈普遍,兩岸功能性分工的格局已愈來愈明顯,大陸逐漸成為製造基地,台灣母公司主要負責研發設計、行銷和財務調度等業務。這種趨勢是市場機制引導的結果,對台灣與大陸經濟、産業發展都有顯著的貢獻。

    面對全球化競爭,廠商為維持競爭優勢,未來應更重視研發和創新,不斷強化已身的能耐基礎(competence base),提升國際營運能力,並強化整合能力管理效率,以形成國內外競爭同業的模倣障礙。如何更有效結合兩岸的資源與市場,創造更堅實的核心競爭因子,是今後電子業者發展的關鍵。

    (本文作者係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網2002年7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