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時—中國科技大學院長  

    朱清時,1946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省。1968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曾任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和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課題組長和研究室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創建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6年8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1998年4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1998年6月經國務院任命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兼任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開放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主任,第八、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科學科技協會副主席。

    朱清時教授曾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和麻省理工學院作訪問學者,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和加拿大國家研究院作客座科學家,法國格林羅布爾、帝戎和巴黎大學作客座教授,並作為英國皇家學會客座研究員在康橋、牛津和諾丁漢大學工作。曾于1994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和國際著名學術雜誌《光譜化學學報(Spectrochimica Acta)》設立的湯普孫紀念獎。現任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物化部理事、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東亞地區研究型大學校長聯合會主席、華人物理協會“亞洲成就獎”評議委員會成員。

    朱清時教授在分子高振動態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重要成果。主要有:(1)二十年來光譜學家為尋找分子的局域模振動態進行了大量實驗,但無一例可確認是長壽命的。他首次在實驗中觀測到硅烷和鍺烷等球陀螺分子的局域模振動使對稱性降低,造成振轉能級結構的顯著變化,令人信服地證明它們是長壽命的局域模振動;(2)他在理論上證明局域模振動是Xyn型分子的伸縮振動在高振動能區中的普遍趨勢,且分子作局域模振動時Coriolis和 Fermi相互作用將消失或減弱。

    中國網2002年7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