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讓落伍的老工人趕上了先進的生産力  

    16時32分,一個整潔有序的車間裏。3臺電腦螢幕分別提示:供水量每分鐘80公斤,添加劑25公斤,給煤量每小時16噸、每小時缺煤0.5噸。一名臉頰黝黑、身著乾淨熨帖制服的男子將數據掃視幾遍後,用粗糙的手熟練地撥動電腦旋紐。數秒後,電腦告知生産恢復正常。

    這個清亮的現代化車間位於被形容為“黑、粗、笨、弱、臟”的老能源基地大同;而用電腦自如調控生産的“白領”,竟是初中都沒讀完的老煤焦工人殷維雄。記者了解到,這裡是領唱山西省産業結構調整的大同匯海水煤漿公司,“曲目”為高科技潔凈燃料水煤漿,主角是一群原本“只識鐵鍬鏟煤焦”的煉焦工。48歲的殷維雄高興地説:“沒想到像我們這樣沒文化的笨老粗,不但沒下崗,還幹上了時髦的科技活兒。是‘三個代表’讓落伍的老工人趕上了先進的生産力!”

    水煤漿是一種新型煤基流體燃料,可代油、代汽、代煤燃燒,可使煤增值5.7倍,價格低、污染小、市場廣。對長期徘徊在低效益、高污染的“煤谷”中,産業結構嚴重失調的煤炭大省山西而言,水煤漿正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靠挖煤、賣煤等簡單“黑”生産艱難度日的大同人,也在先進的生産力中看到了曙光。

    匯海水煤漿公司于2000年5月合資建成,前身為大同市焦化總公司,由於市場不景氣,工人連續4年月薪僅90多元。除了幾個破舊的煉焦爐和十幾間磚塊堆砌的小矮房,便是漫天飛舞的煤塵和烏黑愁悶的面孔。而如今,匯海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水煤漿生産廠家,擁有年産5萬噸的中試車間和年産30萬噸的生産車間各一座,工人的月工資達800元。

    匯海公司副總經理曹萬金告訴記者,原公司100多名工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佔10%,其餘多數為初中文化程度;而水煤漿的生産線上,多數環節由電腦操控,純體力活已消失殆盡。新公司成立時,除自謀出路者,所有工人都被留了下來,“招聘能力強的新工人當然對公司好,可那樣原來的工人都得下崗。我們該做的是盡最大努力讓他們和公司一同前進。”

    初期資金尚未到位時,匯海公司便慷慨地投入近40萬元,買回20多臺電腦,對大多數工人進行了微機培訓,讓工人邊學習邊實戰;又花35萬元買學習資料、請專家,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的專家、教授都成了工人們的“導師”,授課30多次。然而,殷維雄告訴記者,當時公司給每個工人發近300元月薪,而11名領導連續5個月分文未取,天天和工人們一起凍在零下28攝氏度的工地上,手把手教工人學電腦,餓食速食麵,夜宿破磚房。兩年來,工人工資不斷遞增,領導們的薪水卻至今沒見長。

    如今,煉焦工把持了機器操縱、電腦調控和化驗等高科技環節,他們過去乾淨不了1小時的衣服,現在一週都難覓纖塵。據統計,在新“白領”們的日夜苦戰下,匯海水煤漿公司目前已完成二期工程年産70萬噸的80%,年內生産規模將達到100萬噸。(記者 劉雲伶 曹曙光 丁錫國)

    新華網 2002-06-2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