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深處播金種——四川省新林鎮農技站實踐"三個代表"  

    巍巍小涼山,高聳斷雲路;滔滔大渡河,奔涌向東流。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小涼山深處、大渡河岸邊的峨邊彝族自治縣。在這裡,到處都流傳著該縣新林鎮農技站身體力行“三個代表”、用科學技術改變彝鄉面貌的感人故事。

    同樣的江山,不同的風貌。在新林鎮麻柳村,彝族鄉親對記者説:“過去我們用酒肉敬先神,祈禱降福不顯靈;如今幹部送來科技經,比那神仙還管用……”

    新林鎮是一個彝漢雜居鎮,境內海拔低至750米、高達3100米,立體氣候明顯,農業生産條件惡劣。由於語言、觀念等方面的原因,當地的彝族群眾仍然沿襲著千百年來刀耕火種、“種一坡,收一籮”的原始生産方式,每年糧食只夠吃3個月,生活困苦。

    農技站站長葛綜文回憶説,1993年他來到新林鎮以後,就意識到,要想解決彝族群眾填飽肚子的問題,就必須讓他們樹立“科學種田”的觀念。於是,他決定從推廣玉米良種和地膜覆蓋技術入手。

    然而,觀念像大山一樣封閉厚重的群眾卻並不領情。當葛綜文來到純彝族的麻柳村,傳授地膜技術時,一些村民卻説:人都穿不起衣服,還要給地穿衣服?

    “必須讓農民看到實惠。”葛綜文這樣想。於是,他們便在村裏建立了良種示範園,還在農戶沙瑪元布家搞了一塊地膜技術示範田。針對農戶怕失敗的心理,他們約定:地由農技站來種,增産了歸農戶,減産了由農技站賠償。結果,當年就增産300多斤,産量比原來翻了幾番。農民們信服地説:進了示範園,才知咋種田。示範園把我們莊稼人引進了科學的門檻。

    如今在新林鎮,已推廣良種7000多畝,地膜覆蓋4000多畝。2001年,僅推廣農業新技術一項就為農民每人平均增收52元。山區農民第一次家家有了余糧,第一次可以天天吃上白米飯。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農技站想到了如何幫助彝漢群眾致富。1998年,“禁伐令”正式實施,新林鎮財政收入銳減了一半。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成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這時,鎮上正與一台商洽談引種山葵事宜。為了解決臺商的後顧之憂,葛綜文在山裏搞起了實驗,並通過在美讀書的同學蒐集了大量資料,最終編寫出了近5萬字的山葵栽培資料,主動傳授給山葵管護人員。臺商放心了。

    到去年底,臺商已投入2400萬元,種植山葵1050畝,使全鎮每人平均增收150元。根據規劃,新林鎮將建成中國最大的山葵種植基地。此外,在農技站的幫助下,全鎮還發展了茶園800畝、水果1000畝、中藥材1800畝,為不少農戶找到了致富的門路。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這個有18000多畝地的鎮裏,只有3個農技人員:葛綜文、老曹和小劉。到最遠的村寨,要翻山越嶺走2個多小時。常常是天剛濛濛亮,農技人員就出發了,因為到了一個地方,挨家挨戶都要看一看。農忙時節,站裏是沒有休息日的,農技人員就吃住在村裏,算下來,每人一個月平均有21天在田間地頭。在新林鎮,幾乎沒有人不認識農技站的幹部們,彝族群眾見了他們就説“共産黨瓦幾瓦(好)”。

    儘管如此,在2001年“三個代表”學教活動意見徵集表上,群眾還是給他們提了6條意見,如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農技人員找不到等等。全站職工都沉默了,有點委屈。“下村去看看吧。”葛綜文説。到老百姓中去,總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和答案。

    經過了解,他們發現:過去農技站主動為農戶打農藥,群眾很滿意,但後來這些噴霧器全壞了,又沒錢買新的,這項工作就停頓下來了。群眾找不到農技員主要是因為他們人手少又老是下村,因此其他村的群眾就不好找人了。搞清楚原因之後,他們感到心裏又亮堂起來。

    很快,整改方案就出臺了。他們把全鎮11個村分成3個片區,每個農技員負責一個片區,每個村再選配3至5名村級農技員由鎮裏培訓。迄今為止,新林鎮已配備了68名村級農技員,按10%的比例發展了250戶農技示範戶,形成了三級農技服務網路。

    如今,老葛每月的工資是937元,憑他的技術,如果專心自家的經營,每年四、五萬元的收入應沒問題。當記者問他這麼勞苦值不值時,一臉樸實的葛綜文説:“我是一名共産黨員,入黨就要講奉獻精神,而且我這身技術是各級組織培養的結果,共産黨員不能只為自己打算。”

    在農技站的辦公桌上,記者發現了一幅字——“既得隴復望蜀”,這是葛綜文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中寫的。當記者問他是什麼意思時,葛綜文説:“為人民服務,永無止境啊。”記者 薛凱 任硌

    新華網 2002-06-2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