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歌者宗“傳習”  
高岩

    1921年仲夏,蘇州昆劇傳習所創立。80年後我們再回首,崑曲能以“人類口頭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保存至今,幸虧了昆劇傳習所和“傳”字輩。不獨崑曲,還有大批江南劇種、劇目得以傳承。

    

    “五畝園”位於蘇州桃花塢大街。從漢代起,這裡就是一處私家花園。

    1921年8月,崑曲名家張紫東、貝晉眉、徐鏡清等人創辦了一所培養昆劇演員的學堂式新型科班,定名為“蘇州昆劇傳習所”,所址定在五畝園———這座始興後廢、廢而復興的園子裏。

    今天,五畝園一帶仍然時常傳出嫋嫋的崑曲清音,江蘇省蘇昆劇團就在此地。

    到蘇昆劇團採訪時,團里正在排演《白兔記》。這是崑曲的一齣傳統劇目。“梅花獎”得主王芳扮演李三娘。團長褚銘説,這是為到台灣交流演出排的三齣戲之一。不少20歲左右的年輕演員正在認真學習著名演員的一招一式。蘇昆劇團先後培養了繼字輩、承字輩演員及青年演員百餘人。褚銘很有感慨地説:“如果從昆劇傳習所培養的傳字輩算起,這批小年輕是第五代了。”

    “多虧有傳習所帶出了崑曲的一批傳人,否則哪有後來江蘇的繼字輩、承字輩,浙江的世字輩、盛字輩,上海的昆大班、昆小班呢?”褚銘説。

    演出盛況

    1924年5月23日,“蘇州昆劇傳習所”的名頭亮相上海。這是創立三年來的首次對外公演。學員們先後獻演了《越壽》、《打圍》等昆劇傳統摺子戲共計47齣。據當年《申報》的報道,第一天日場開鑼後,恰逢午後大雨傾盆,但仍然“嘉賓滿座”。學員們的表演“歌詞清澈,身段自然,在纏綿話別之中,寓悲涼伉爽之態,的是佳作。”對於傳習所近三年的辦學成果,《申報》評論道:“所習各劇,盡態極妍,精彩發越,尤于音律考究精當。屢經試演,不特曲家前輩同聲讚許,即未諳崑曲者亦津津樂道,謂為劇界之模範,藝術之曙光……”傳習所在滬上一炮打響。次年。《白兔記》首演上海“笑舞臺”,“傳”字輩學員周傳瑛、沈傳芷均粉墨登場。30多年後,周傳瑛改編、導演並領銜主演了昆劇《十五貫》,沈傳芷則在上海戲校任教,培養出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大批名角。

    

    86歲的呂傳洪,是“傳”字輩在蘇州最後的健在者。呂老先生住在“新湘苑”的一套公寓中,現在以教孫女彈鋼琴為樂事。他思路十分清晰,還記得自己9歲時考進傳習所時的情形。“當時有兩苦:生活苦、學習苦。9歲的小囡懂啥?五畝園那時候是一個寄存靈柩的場所,晚上大家睡在地板上都很害怕。還發生過嚇死小師弟的事情。每天早晨六點起床走腳步,然後練武術,上半天寫毛筆字、熟悉工尺譜,下半天拍曲。大先生沈月泉教小生,二先生沈斌泉教副、醜、凈。”呂傳洪對記者回憶説。

    “拍曲”即先生在桌上拍著板眼唱曲,學生緊跟著拍唱。這是崑曲傳統的授藝步驟。先授曲,再教白口,實際上體現出“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傳習所後來還要求學員各自學會一種樂器,既提高了識譜能力,又有助於一人多能。傳習所的教學方法影響了“傳”字輩和以後幾十年裏的崑曲教學。遲至1989年,蘇州大學辦起崑曲班,教學方法上依然可以看到傳習所的影子。

    昆劇傳習所成立後,公推孫咏雩擔任會長,沈月泉出任首席教師。原計劃招收30名學員,後來獨具慧眼的上海紡織工業實業家穆藕初先生出資接辦,擴招為50名(均為9至14歲男孩)。規定試學半年,所方確認有培養前途者,才能正式學戲。5年滿師。傳習所建立後,大家商量就以“傳”字為排行。“傳”字輩就此誕生。

    呂傳洪説:“我先學老生,後來陸壽卿先生看中我,叫我改學丑角。名字當然也改啊,從‘傳鈺’改為‘傳洪’。學到十幾歲,就到上海灘唱戲去了。我上的小班淘汰比較厲害,和我同年的28人,5年後只剩下4人。”呂傳洪原名“桂卿”,1926年考入小班,由於天賦很高,成為名師陸壽卿先生的高徒,是小班學員中得到主教老師親自傳藝的唯一一人。他在解放後結束了江湖飄零,先後在解放軍華東軍區藝術劇團、新疆軍區歌舞團任舞蹈教員,桃李滿天下。

    “傳”字輩

    據昆劇傳習所創始人之一的貝晉眉的回憶,“傳”字輩排行建立後,下面的一個字又有四種分別:斜王旁演小生、草字頭演旦、金字旁演老生和大花臉、三點水演副、醜。因此一看名字就可知其角色。如周傳瑛是生行,沈傳芷是旦行,倪傳鉞是末行等。1927年10月底,穆藕初由於破産,再無經濟能力繼續支援傳習所,遂召集“傳”字輩學員到寓所含淚話別。“傳”字輩宣告滿師,傳習所6年的短暫歷史也告一段落。根據《中國戲曲志》的統計,昆劇傳習所共有44名“傳”字輩學員。這些小夥子上承“全福班”、下啟“仙霓社”、“新樂府”,當時都年方弱冠,在亂世中承托著崑曲界和眾票友們弘揚崑曲的全部希望。

    “傳”字輩諸公現在凋零幾凈,碩果僅存上海倪傳鉞、王傳蕖和蘇州呂傳洪。按照倪老先生的話,是“歲寒三友”。倪老先生對記者説,“傳”字輩結業後,師兄弟們各自組合,開始在上海、南京和杭嘉湖一帶“跑碼頭”。以傳習所的聲名,崑曲在“傳”字輩的演繹下,一度又成為江浙藝壇盛事。

    “當時我們可夠風光的!40多個青春年少的師兄弟同臺演出,曲目有幾百條之多,連《申報》都用大篇幅報導我們。”倪傳鉞説。年事已高的他令人驚奇地保持著活力。他拿出1999年在逸夫舞臺和青年演員同臺演出《販馬記三拉》中飾演李琦的劇照,當時,他已91歲。

    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政策關心下,許多“傳“字輩藝人被國家聘入各類戲曲院校擔任教師。他們正當壯年,精力充沛,敬業愛業,授課時一絲不茍,有些高難度的身段動作還親自示範,年輕一代耳濡目染進步迅速。崑曲的發展得以承前啟後。目前,江浙滬的5個專業昆劇團的四代演員,可以説有一半人是“傳”字輩老師親手調教出的學生,至於聽過課,上過培訓班的青年演員,基本上佔到80%以上。

    在近一個世紀間,號稱“百戲之祖”的崑曲從日見式微到鳳凰涅,蘇州昆劇傳習所功不可沒,“傳”字輩藝人則成為崑曲薪傳的星星之火。

    蘇州昆劇傳習所

    蘇州昆劇傳習所能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兵荒馬亂中為崑曲增添一抹亮色,得益於誕生崑曲的這一方土壤的滋養,得益於有著很高藝術修養的一批民間藝人,還得益於穆藕初、嚴惠宇、陶希泉等不少有眼光的實業家的慷慨解囊。記者為“復原”當時的許多歷史場景,翻閱了不少舊報紙。1925年初夏,傳習所學員在蘇州北局青年會(原新藝電影院)公演半月,非常轟動。當時由於《蘇州明報》初創,未能刊載這次演出的報道和廣告。據蘇州戲曲博物館崑曲史專家桑毓喜先生的考證,當時《申報自由談》的主編胡山源正好在蘇州,躬逢盛會的胡先生目睹演出的盛況,寫下了一篇文章,“……是日所演,首為《投淵》、《天打》,主演者沈傳芷。次為沈傳錕之《北餞》,華傳浩之《盜甲》,末為顧傳、朱傳茗、張傳芳、姚傳湄等之《學堂》、《花郎》、《遊園》、《驚夢》,各出嚴守準則,舊范未遠,且又精神飽滿,無懈可擊。”這次演出,給這位資深報人的印象極深,以至於在演出間隙,他親自到後臺採訪,並目睹了小學員們種種有趣形態,均在文中有生動描述。

     (上圖為傳習所藝人朱傳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