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主要班社和演員  

    

    昆劇班社在歷史上曾以三種組織方式進行演出和演唱活動。第一種是民間組織的專業班社,面向城鄉觀眾;第二種是官僚士大夫豢養的家庭戲班(包括宮廷的內廷戲班),也屬於專業,觀眾對像是統治階級和知識分子;第三種是業餘組織,成員是各階層的昆劇愛好者,演出較少,往往以清唱為主。在昆劇發展過程中,以第一種組織的作用和影響為最大,它們是昆劇面向廣大群眾的主體。後兩種的班社組織對昆劇藝術的推進也有積極的作用;特別是演員,不論是梨園世家、科班出具或是業餘愛好,他們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或自身條件的變化,並不限于參加那一種方式的組織,故流動性較大,相互學習機會多,甚至有一些擅長演昆劇、同時兼演其他劇種的演員,成為"昆弋"名家、"昆亂不擋"。因此,以上三種班社組織方式之間的聯繫相當緊密。總的説來,民間專業班社演出實踐最多,生命力量強;業餘愛好者舞臺實踐較少,但著力於探討研究昆劇的聲腔藝術方面。家庭戲班則介於兩者之間,演出風格趨向細膩流於柔弱,適合表演才子住人或,尤以小生行的巾生和旦行的閨門旦有其獨到之處。

    一、專業班社 明代萬曆年間昆劇興盛時,專業班社已經很多,出色演員即為班中臺柱。《決雪堂日記》所謂"吳伎以吳徽州班為上,班中又以旦張三為上;今日易他班,更覺損色"。明末侯朝宗《馬伶傳》介紹南京最著名的兩個班社為興化部、華林部;華林部演《鳴鳳記》嚴嵩的李伶很有名,而興化部的馬伶後來超過李伶,使該部"遂淩出華林部遠甚"。可見主要演員在班中地位之重要。"馬伶名錫錦,字雲將,其先西域人,當時猶稱'馬回回'雲",説明馬錦還是一位少數民族演唱昆劇的著名演員。華林部的演出一直延續到清乾隆年間。

    明末清初,由於昆劇班社眾多,各班每有自己的拿手戲,因此往往以本班最擅長的劇目作為班名。簡社主人編咨《倒鴛鴦》傳奇反映上海演劇情況,指出"城中二十五班",有香囊班、琵琶班、麒麟班、連環班、澆紗班、金花班、繡襦班;這些班名無疑都是以流行劇目命名的,如《香囊記》、《琵琶記》、《連環記》、《浣紗記》、《繡編記》都是昆劇代表劇目,推知以劇目命班曾經是昆劇班社一時一地的風氣。

    清康熙年間,北京的昆劇班社很多,孔尚任説"推聚和、三也、可娛三家老手,鼎足時名"。聚和班因演《長生殿》名聲最大。另外,曾經演過《桃花扇》的景雲部和金鬥班也較有影響。同時,蘇州著名的戲班有寒香班、凝碧班、妙觀班和雅存班。演員以寒香班的凈色陳明智最享盛名,他還曾去北京演出,譽滿南北。且色王紫稼,"妖艷絕世,舉國趨之若狂",也是-個突出的人物。而唱凈兼唱老生的周鐵墩,更是一個演正反面人物都能勝任的好演員。以上三人都有較多資料記述他們的演劇情況。

    康熙以後到乾隆初期,雖然從劇本創作説,已經走入本路,但是舞臺演劇,依然聲勢赫赫。這-時期的表演藝術更為成熟,具體反映在經常演出大量摺子戲上。根據《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可知乾隆初期蘇州一地,有集秀班、聚秀班、結芳班、集錦班、永秀班、李芝班、品秀班、保和班等四十一個戲班,其中以集秀班居於首位,它歷史很長,影響最大,到道光七年(1827)才解散。吳長元《燕蘭小譜》説:"集芳,蘇班之最著者。其人皆梨園父老,不事艷冶,而聲律之細,體狀之工,令人神移目往,如與古會。非第一流不能入此。"今能查到的曾先後加入集秀班的演員有金德輝、李文益、王育增、王三林、張慧蘭等,以唱旦的金德輝名聲為大,演《牡丹亭》稱絕,稱為"金派喝口"。

    蘇州和揚州鄰近,由於揚州在清代中葉鹽業的繁盛,巨商經營昆班戲,使蘇州很多名演員都到揚州去搭班演唱。乾隆時揚州就有統歸兩淮鹽務管轄的著名"七大內班",即徐尚志的老徐班,黃雲德、張大安、汪啟源、程謙德組成的各班和洪充實的大洪班,以及江廣達的德音班。老徐班的組織規模為副末:徐維琛、壬九皋;老生:山昆壁、朱文元、張德容;小生:陳雲九、董美臣、張維尚;老外:王丹山、孫九皋;大面:周德效、劉君美、馬美臣;白麵:馬文觀、王炳克;二面;錢雲從、錢配林;三面:陳嘉言;老旦:余美觀;正旦:史菊觀、任瑞珍;小旦:吳福田、許天福、馬繼美、王四喜。各行角色在當時都有精湛的表演劇目,有的形成流派影響很大。另外還有精於場面音樂伴奏的好手多名。其他各班也有各行的著名演員和代表劇目,搬演頻繁,造成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競賽,使揚州昆劇盛況空前。

    乾隆以後,昆劇漸趨沒落,齣戲出演員的情況大不如前。到清代後期,班社大量減少,甚至在昆劇發源地蘇州及附近上海一帶,也只僅存"大雅"、"大章"、"全福"、"鴻福"。全福班時間較長,包括大雅班等解散後加入的演員,一直支撐演出到清末民初。班中主要角色為老生:李子美、李桂泉、沈錫卿;小生;沈壽林、沈月泉、陳鳳鳴;老外:吳慶壽、吳義生;大面;張茂松、尤順慶、程西亭;白麵:金阿慶;二面:陸壽卿、沈斌泉、姜善珍;三面:王小二、小金壽;正旦:阿本;小且:葛小香、丁蘭蓀、錢金慶、周鳳林、小彩金、施桂林。辛亥革命以後,僅存的全福班也很難維持。當時社會上-些愛好昆劇人士已感到這門古老藝術瀕臨失傳,有意舉辦一個繼承昆劇傳統的組織,招收學員,以免劇種消亡,導致1921年在蘇州成立昆劇傳習所。

    

    昆劇傳習所聘請沈月泉、沈斌泉、吳義生、小彩金、龍彩雲為教師。他們全是全福班後期的演員,行當雖不齊,但有多年的舞臺實踐,可兼教各行的戲。學員年齡在十二歲上下,即後來繼承蘇州昆劇傳統的一批"傳"字輩演員。主要有生部(包括副本、老生、老外):施傳鎮、鄭傳鑒、倪傳鉞、包傳繹;凈部(包括大面、白麵):沈傳錕、邵傳鏞、周傳錚、薛傳鋼;小生:顧傳玠、周傳瑛、趙傳軍;旦部:沈傳芷、朱傳茗、張傳芳、劉傳蘅、姚傳薌、華傳萍、王傳蕖、方傳蕓;醜部(包括二面、三面):王傳淞、顧傳瀾、華傳浩、姚傳湄、周傳滄。學習期滿之後,從1926年到1937年,曾先後用新樂府、仙霓社名稱演出於上海一帶。在下鄉演出時,有時還沿用全福班的舊稱。他們能演的摺子戲有四百多出,本戲很少。直到抗戰初期。終於散班。

    二、家庭戲班 明清兩代,家庭戲班多為"昆班",有不少劇目和有成就的演員出於這種戲班。如安徽人活之恒(1536-1621)在《劇評》中提到的"申班"即大學士申時行的家班,"鄒班"即名宦鄒迪先的家班。明末清初昆劇的極盛時期,家庭戲班演唱昆劇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稍有地位權勢,總得備一個這樣的戲班作為應酬。如果主人確是內行,有的還能親自編劇、演戲,對昆劇藝術的發展就會結闔家班的演出而做出一定的貢獻。有的家庭戲班在某一家是世代皆備的,如張岱《陶庵夢憶》所説:"我家聲伎,前世無之,自大父于萬曆年間與范長白、鄒愚公、黃貞父、包涵所諸先生講究此道,遂破天荒為之。"張氏的家庭戲班和班中主要演員,先後計有可餐班:張才、何閏、張福壽。武陵班:何韻士、傅吉介、夏清之。梯仙班:高眉生、李芥生、馬藍生。吳郡班:王婉生、夏汝開、楊嘯生。蘇小小班;馬小卿、潘小妃。茂苑班:李含香、顧芥竹、應楚煙。與張岱的同時人阮大鋮、冒襄、吳三桂、吳興柞、侯恂、徐錫允、祁豸佳、宋犖、尤侗等,均有家庭戲班,這些家班跟隨主人的行業進行一定範圍的演劇活動。張岱曾記祁豸佳有"梨園癖,"對家班演員"咬釘嚼鐵,一字百磨,口口親授;阮大鋮更對家班所演劇本"細細與之講明,知其義味,知其指歸,故咬嚼吞吐,尋味不盡"他班裏的旦角朱音仙很有名,在阮死後很久仍在演戲。家班中的女演員(女戲),由於處於奴隸性質的地位,流動性很大。如清初李漁姬妾組成的"李十郎"家班,曾"遊燕適楚,之秦之晉之閩,泛江之左右,浙之東西"(山陰包璿序《一家言會集》)。

    家庭戲班的藝術是昆劇整體的一部分。如揚州"七大內班"中的"老徐班"許天福,原是"汪府班老旦出身",也即出身於家庭戲班,後加入"老徐班、成為名角。直到清代後期,北京的醇王府尚有"思慶科班",後改"恩榮科班",培養了"慶"字和"榮"字兩批演員,如胡慶元、胡慶和、勝慶玉、陳榮惠;趙榮麟、何榮海等,給後來北方昆劇的演出貢獻了力量。

    三、業餘組織和業餘愛好者 早在魏良輔等人改革昆山腔成功後不久,就出現了崑曲的業餘組織和大批愛好者。此後,業餘組織一直延續至今;業餘愛好者以各自的擅長推進著昆劇藝術的發展。如和梁辰魚同時的張新,他同趙瞻雲、雷敷民、張小泉往來唱和,號"南馬頭曲"。與魏良輔並起的鄧全拙,"親授七人,皆能少變自立。如黃問琴、張懷萱,其次高敬亭、馮三峰,至蘭渭臺,皆遞為雄。"這些都已具備業餘組織和師徒口傳心授的形式。但他們的傳授多以唱曲為主,只有少數幾人兼上臺演出。這種性質始終貫串在業餘組織中。後來稱臺上演出的演唱為"戲工",不上臺的唱曲為"清工。

    同一名稱的一個業餘組織,歷史最悠久的是無錫的天韻社。它創建於明天局年間閣(1621-1627),到抗日戰爭時才解散,前後延續達三百多年。它對無錫地區的崑曲繼承和傳播作出了長期貢獻;天韻社的社員歷史上在全國各地所起的作用也不能抹殺(如精於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楊蔭瀏即為該社末期成員)。至於蘇州、揚州、北京、南京、杭州以及後來的上海、天津等城市先後成立的曲社,為數眾多,甚至在蘇州附近的鄉鎮,浙江嘉興地區、金華地區,河北省北部一帶,湖南省南部,在清代後期,昆劇的業餘活動仍很頻繁。它們往往為專業昆劇班社增添力量,還不時涌現傑出的演員和樂師。有的業餘組織,還從業餘的坐唱開始,後來演變為專業班社,在某-地區內有了更大的影響,如浙江宣平民間的民生樂社。

    在明末,業餘愛好者以演劇著名者有彭天錫、丁繼之、張燕築等人,唱曲造詣很高的有潘荊南、鈕少雅、徐君見等,稱為全才的則有王怡庵。《梅花草堂筆記》説王在北京時,演《尋親記》的張敏,"識者絕倒。諸部聞之,競相迎致,至馬足不得前、他的演唱影響深遠,如馮夢龍在《雙雄記》本子上加眉批雲:"(煞)從來每句截板,此係主怡庵唱定,便於戲場,姑存之。"此外,清初著名劇作《長生殿》在音樂上的成就,即靠崑曲音樂家徐靈陽的幫助。乾隆年間的葉堂尤是崑曲唱法的一代典型,他的《納令楹曲譜》二百年來被看成是唱曲的範本,對崑曲音樂的貢獻很大。當時揚州名班的主要演員象徐維、汪穎士、陳應如等人,都是業餘演劇愛好者,以"串客"身份改為職業演員的。這種情形一直保留到現在。最有代表性的是俞宗海(粟廬)和俞振飛父子。俞宗海是清末民初蘇州一帶的唱曲名家。他繼承了早先葉堂的唱法,成為"俞派"宗師;唱各行角色曲子都很精到,傳有《粟廬曲譜》。但他始終是一個業餘愛好者。俞振飛從小隨父學唱崑曲,早年參加曲社。有時業餘串戲,到30年代初才轉為專業演員。工小生,京劇、昆劇皆能,而後來演出以昆劇為主,成就顯著。與俞氏父子同時的有徐淩雲、傅侗等,也始終是業餘愛好者。他們的演唱和因所學的底子厚。體會深,對近代的昆劇表演藝術頗有影響。

    建國後,在傳字輩等老藝人的精心培育下,涌現出一批較有才華的中青年演員,他們是今天崑曲舞臺上挑大梁的生力軍,如江蘇的張繼青、林繼凡、姚繼琨等,上海的華文漪、梁谷音、蔡正仁、岳美緹、計鎮華、劉異龍、王芝泉、張靜嫻等,浙江的汪世瑜、龔世葵、王世瑤、沈世華等。

    (上圖為侯永奎、馬祥麟之《戲叔》;中圖為清光緒時沈蓉圃之畫作“同光十三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