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嬌紅一品梅—記北昆新星史紅梅  

    

    看紅梅在人才輩出的長安大戲院“百人劇場”演出,感受頗不尋常。曾經歷過粗獷奔放的山西忻州北路梆子的洗禮,也領受過舒捲風雲的京戲藝術陶冶的紅梅,那高天流雲,氣象萬千的藝術掌握,已經讓人心儀多矣。而她參臨嫻雅貞靜的崑曲殿堂,並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穎悟沉靜悠遠、自然天成的個中三昧,就更是令人嘆息折服。

    專場以昆劇名著《牡丹亭遊園驚夢》開篇,恰恰是一個難度很高的自我挑戰。紅梅以她出色的藝術表現力,在準確地繼承了前輩優長的基礎上,借助圓潤飽滿的聲腔和美輪美奐的身段,把一個憧憬自由、嚮往美善的麗娘演繹得氣韻生動,纖巧靈秀。慵懶閒坐,自語著“悶無端”的無奈;面對著“好天氣”,雙眸泛亮地道出“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的嚮往;及至遊園歸來對“春去如何遣”的追問,入夢後與朦朧意中人柳生歡會的欣喜,被老夫人驚醒後“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的渴盼,紅梅都難能可貴地把身形的倦怠縹緲和精神的亢奮與期冀處理得層次錯落,亦張亦弛。這不禁讓人想起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塑《晝》,那個值夜後蜷縮著身子的老者眼中警覺的目光和麗娘在無形桎梏下青春洋溢的追戀,真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相對於注重內心流程描摹的杜麗娘來説,《出塞》的“王昭君”則是大起大落、青史有名的悲喜人物。儘管“漢明妃”的遠嫁不乏民族和解與友善的涵義,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養在深宮人未識的“宮人”,要去匈奴做閼氏,與生活習慣迥然的異族男人共同生活,作為一個柔弱美艷的女性,其內心的波瀾絕不是常人能夠體味的。紅梅也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竭力揣摩王昭君彼時彼地的複雜心態並化為閃轉騰挪、開闔有度的程式語言。在紅梅手裏,翎子、馬鞭都被強烈地賦予了靈性:對冠冕堂皇的朝官的小覷,對宮娥侍女的惋惜,對毛延壽其人的怨懟,對漢元帝的哀憐,對漢嶺、分關的山水相依,對南馬不過北的感念,紅梅憑藉她紮實的圓場、跳躍、翻身等技巧載歌載舞,把北昆特有的悲情而又激揚、有怨而又有思的王昭君刻畫得感人至深。

    “春氣昨宵飄律管,東風今日放梅花”,正如著名昆劇藝術家叢兆桓先生説的:紅梅的演出證明了北昆的後繼有人。(作者:王若皓)

    

    資料:史紅梅簡介

    史紅梅,女,別名晟毓。1969年11月16日出生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是一位享譽國際舞臺的青年表演藝術家。她從小受母親的影響,10歲考入山西省忻州地區戲曲學校學習中國傳統戲曲表演。14歲正式登臺演出經典戲曲劇目《殺宮》,並獲獎。1986年至1991年在山西省忻州地區北路梆子劇團擔任主要演員。

    1991年9月,史紅梅考入中國戲曲藝術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表演係研習京昆藝術,先後從師于數名中國戲曲名家,參加過許多重要的演出活動。

    1995年,史紅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到中國北方崑曲劇院任主要演員,多次在國家級大型演出及比賽中獲獎。

    史紅梅天資聰慧,扮相俊俏,嗓音甜潤,行腔流暢,姿態婀娜,身段飄逸,技巧精湛,颱風端莊典雅。多年的理論素養和舞臺實踐使她對藝術有了獨到的理解和認識,善於塑造不同年齡、性格和身份的人物形象,並形成了追求“形神兼備”、“情美、藝美、境美”的獨特表演風格,博得了專家、同行和觀眾的一致稱道。她的“水袖”表演被譽為“戲曲一絕”,有許多演員和青年戲劇愛好者向她問藝。

    史紅梅不僅具有紮實的中國傳統藝術基礎,而且還應邀與歐洲的藝術家進行過多次合作,成功地演出了《梅蘭芳與布萊希特》、《中國羅盤》等東西方藝術交融的前衛戲劇,因主題積極、形式多樣、表演精湛,博得藝術界和觀眾的高度讚譽。1994年、1998年還曾兩度參加過第一、二屆中日吟詩交流演出。

    史紅梅不僅專心戲曲舞臺表演,而且致力於戲曲藝術的傳播和交流活動。她還是北京舞蹈學院特聘教師,培育專業人才,並應邀在德國柏林演員中心、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舉辦過中國戲曲藝術講座,深受歡迎。史紅梅戲路寬,功底紮實,文武兼備,堪稱國際舞臺藝術上的一顆燦爛的明星。

    史紅梅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她繼續從事中國戲曲藝術的研究、傳播和創作工作,今年5月在推出的新編昆劇《妙醫》中領銜主演,年底,還在北京舉辦大型個人專場演出。她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和開拓精神,預示著她未來更加燦爛輝煌的藝術前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