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的崑曲緣  

    

    1917年,吳梅到北大任教,先後開設古樂曲及有關詞曲、戲曲諸課程,揭開了北大與戲曲結緣的篇章。這樣算來,北大建校以來的百餘年中,與中國戲曲結緣已80餘年。北大幾代學者不遺餘力地研究、創作、講授、普及並親身演唱戲曲,薪火相承。尤其以吳梅--俞平伯--吳小如為代表的幾代師生更是成就斐然,對中國戲曲特別是崑曲和京劇藝術的貢獻功不可沒。

    吳梅(1884-1939),字瞿安,號霜臣,江蘇長洲(今蘇州)人,近代戲曲理論家和教育家,詩詞曲作家,是與王國維同時期的重要的戲曲學者和作者。吳梅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戲曲概論》、《南北詞學》、《曲學通論》等。他認為中國真正的戲曲起于金元之間,即謂“今日流傳古劇,其最古者出於金元之間”。元曲作者諸家,吳梅推崇王實甫、關漢卿和馬致遠三家。他説:“嘗謂元人劇詞,約分三類:喜豪放者學關卿,工鍛鍊者宗實甫,尚輕俊者號東籬”;與"元曲四大家"的説法不同,他強調戲曲是人民大眾的藝術,説:“一代彥才,絕少達官,斯更足見人民之崇尚,迥非臺閣文章以頌揚藻繪者可比也。”

    吳梅對戲曲有諸多獨到見解,很有北大風骨。

    俞平伯是著名紅學家。他于1915年考入北大文科國文門,曾受教于吳梅教授。當然,俞習崑曲也是受其夫人許寶馴女士的影響。許出身江南名門,詩詞書畫,撫琴度曲無所不通,尤喜崑曲。俞平伯不僅向吳梅學習詞曲文學理論與創作,還學唱崑曲。

    俞平伯于1929年應聘在北大任教,同時也在清華講授《清真詞》、戲曲與小説。1935年春,俞平伯等人正式組織成立谷音社,聘請吳梅為導師,俞任社長。翌年,谷音社演唱吳梅新譜《桃花扇》的“哭主”。1936-1938年,俞向崑曲劇團上演一百多出(折),超過了當時專業崑曲劇團上演的劇目數量,其中有許多名段。谷音社的社員時常集會在北大、清華或燕大(現北大校址)清唱或演出。

    1946年10月北大於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北平後,俞任文學院教授。1952年2月轉入北大文學研究所,1956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主任委員。俞于崑曲研究造詣深厚,在譜曲、字音諸多方面有獨到見解,發表了不少論文,如《論作曲》等。他對崑曲的生存有相當清醒的認識,在1957年説過:“崑曲若不經過改革便不會有前途,非但談不到發展並且談不到保存”。

    文革中崑曲社活動中斷,1979年12月恢復後在北京吉祥劇院首演。

    吳小如教授于1945年成為俞平伯先生的入門弟子。吳關於戲曲的述評極為廣博、細緻,從20世紀30年代就寫戲評,至今已有約60年,洋洋灑灑70余萬字。其述評多涉及京劇,其次為崑曲,地方戲不多,但也談到過地方戲的優秀演員,如"三陳"--川劇的陳書舫,漢劇的陳伯華,豫劇的陳素真,對她們評價甚高。

    從20-30年代到"文革"後的著名京劇演員以及個別80年代末的優秀青年演員,吳的述評幾乎都有涉及。四大名旦、四大鬚生、四小名旦、南麒北馬關外唐、三鼎甲、南歐北梅,旦行、生行、凈行、醜行,吳都廣泛涉獵,多看演出。吳的廣博還表現在其述評的劇目極多,對京劇藝術、演員等的述評多有獨到見解,對諸多名家的演唱不足處亦多直率提出已見。

    50年代中後期,北大的學生社團京劇團頗為活躍,聘請當時的北京京劇團的馬長禮先生為藝術指導,排練演出了不少劇目,記得有《奇冤報》、《春秋配》的<撿柴>、<打城皇>等。

    90年代,一批熱愛京昆藝術的北大學子組成北大京昆社,聘請北方崑曲劇院的張衛東先生為藝術指導教師,排練演出的劇目有《鎖麒囊》、《鳳還巢》、《二進宮》等。2001年春天,為慶祝建社10週年,接連兩天演出了崑曲《長生殿》<彈詞>、《西遊記》<認子>、京劇《賀後罵殿》等。北大京昆社先後涌現出一批有藝術才能、演唱頗具水準的學子。

    近幾十年來,諸多京昆名家都曾到北大獻藝並與師生交流,無一例外地都受到熱烈歡迎。

    作為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與百姓的藝術--戲曲結緣深厚,正應了“大雅寓于俗”的話。(作者:劉廣林;上圖為俞平伯先生)

    《北京大學學報》2002-5-1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