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簡史  

    

    北方崑曲,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昆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後,曾有人稱其為“高陽崑曲”,建國後改今稱。

    昆腔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已流傳到北方。清初,江蘇的崑曲班社和藝人不斷北上獻技,清政府曾把崑曲稱為“雅部”,搬演于內廷。乾隆、嘉慶(1736-1820)以後,被稱為“花部”的秦腔、徽調、漢調相繼進京,崑曲便逐漸衰落下來; 至道光年間(1821-1850),民間已無。

    純粹的崑曲班社,藝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於徽班,與皮黃藝人合作,後來發展成為京劇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則採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東一帶發展,與當地民間藝人合流,逐漸形成北方崑曲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親王奕還,在府邸設立了一個兼唱昆、弋兩腔的王府家班安慶班(後改名恩榮班)。光緒十六年(1890)醇親王去世,恩榮班解散,大部分藝人回到故鄉,在家鄉活動,並傳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榮班崑曲藝人徐廷璧,在離開醇親王府後,到了京東灤州稻地鎮與耿兆隆合組同慶社,在農村進行演出。後來玉田縣也辦起了益合科班,培養了不少著名演員,如霸縣的子弟會,獲鹿的和粹班等。這一時期北京城內的崑曲活動又有所恢復,宣統元年(1909),肅親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復組安慶社昆弋班,演出於東安市場東,徐廷璧率班赴京東一帶演出。辛亥革命後,因受北京政局變化影響,活動逐漸減少。有些班社因經濟收入不足,難以維持,而先後解散,只剩下少數班社,偶爾在節日或廟會期間演出。

    民國初期,雖然政局混亂,但北方崑曲亦有極大的發展。

    當時著名崑曲演員有王益友、朱益錚、郝振基等,仍然兼演昆弋兩種劇目,但崑曲劇目已較弋腔為多。1917年,著名崑曲藝人侯益隆、馬鳳採、韓世昌等,組成榮慶社到京演出。演員中還有郭蓬萊、陶顯庭、陳榮惠、朱小義等。以後王益友、郝振基、白雲生、侯玉山、魏慶林等加入,陣容比較整齊。而且因榮慶社是專門演出崑曲,又受到曲學名家、北京大學教授吳梅、趙子敬等人的輔助,加以新聞界的宣傳介紹,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韓世昌也獲得很高的聲譽。

    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榮慶社曾南下到上海等地演出。之後,他們又以榮慶社和祥慶社的名義,間或在京、津、滬、寧,以及全國大中城市巡迴演出。

    1924年,日本因天皇加冕,特邀韓世昌等率榮慶社部分人員赴東京等地演出,隨去的除原有人員外,又增加了侯永奎、馬祥麟等青年演員。同年,白雲生組成慶生社,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劇界的支援,與京劇藝術進行交流,擴大了崑曲的影響。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國內動亂,北方崑曲也一再遭受衝擊,特別是1938年,天津發生大水災,許多著名藝人如陶顯庭、侯益隆等相繼病死,使北方崑曲遭受嚴重損失。抗日戰爭勝利後,白雲生約韓世昌、侯永奎、馬祥麟、侯玉山、魏慶林、白玉珍、李鳳雲、侯丙武等到北京,再次組成慶生社,在吉祥、華樂等戲園演出,後因觀眾寥寥,生活無著,又被迫分散,有的轉業另謀生路,有的與京劇合作演出,但終難挽回衰落的厄運,至建國前夕,北昆已奄奄一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