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中原 河南10萬幹部下鄉駐村的啟示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教活動,有如春風化雨,在中州大地全面展開,滋潤著廣大幹部群眾的心。河南省10萬名黨政機關幹部帶著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群眾辦實事、增加農民收入、幫助基層黨組織加強建設等重要任務,深入到兩萬多個行政村幫助工作。駐村幹部所到之地,新人、新事、新風尚層出不窮,處處給人以新的希望。

    幹部紮下為民根

    豫東商丘市虞城縣小侯鄉崗黃村地處偏遠,道路狹窄不平,橋梁坍塌,每到雨天無法通行,嚴重影響學生上學和農民生産生活,群眾反映強烈。駐村工作隊員想方設法籌集資金2萬元,動員全村群眾出工出力,修建3座橋,平整村內道路3000多米。群眾走在平坦的村道上,動情地高呼“‘三個代表’得民心、共産黨萬歲”!

    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是工作隊的首要任務。駐村工作隊根據所駐鄉村實際,採取多種方式,切實做好發展農村經濟這篇大文章。省統計局駐村工作隊從省農科院邀請專家,到西平縣巡迴作科技報告。師靈鎮油坊張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聽了報告後,當即就産業結構調整的幾個具體問題向專家諮詢。回去後,村黨支部決定把原計劃種植玉米的十幾畝耕地改種脫毒紅薯,並在全村推廣,逐步形成規模。群眾紛紛反映,通過幹部駐村工作,農業增産了,農民增收了,熱點、難點問題解決了,黨群關係融洽了,往後的日子更有奔頭了。

    河南省各級黨委為確保駐村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普遍採取“領學”、“帶學”的方法,使廣大駐村幹部和群眾對什麼是“三個代表”,怎樣實踐“三個代表”有了自己的認識。駐村工作隊堅持從群眾最盼的事做起,從群眾最怨的事改起,從群眾最怕的事抓起,從群眾最缺的事幹起,把為農民群眾解疑難、辦實事,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駐村工作的全過程。

    打造一個好支部

    駐村工作隊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把基層組織建設抓好,留下一個好支部。

    汝州市溫泉鎮官中村有30多名黨員,拉幫結派搞內耗,兩年內支部書記換了五六個,時間長的幹半年,短的只幹18天。工作隊駐村後,通過黨員座談會和走訪群眾等多方工作,最終組建了一個組織滿意、群眾高興的黨支部。黨支部建立後和駐村工作隊一道解決了官中村和鄰村的歷史遺留問題,使過去反目成仇的兩個老陳情村握手言和,重歸於好。昔日兩村間的斷頭路通暢了,枯水井修復了,方便了群眾的生産、生活,受到群眾的拍手稱讚。

    鄭州市中原區中原鄉的羅莊村是一個典型的“都市村莊”,全村僅有247口人,主要經濟來源靠收取土地出讓金和房屋租賃費,經濟條件較好。近年來,由於“兩委”班子不協調,村務不公開,財務管理無監督,村裏經濟出現大滑坡,村集體收入從1998年的330萬元下滑到2000年的150萬元,農民意見很大,先後30多次到鄉、區和市裏陳情告狀。對此,區、鄉黨委和工作隊高度重視,成立由鄉領導、區民政局負責人、工作隊員組成的工作組,制訂選舉方案,組建了新的村委班子。之後,工作隊幫助制訂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理財和民主監督制度,組織協調審計村級財務,完善租賃合同,村裏工作有了起色。改選僅兩個多月,就收回租賃戶欠款70多萬元,創收80多萬元。各鄉鎮也都借助駐村工作隊這支力量,對軟癱班子進行集中整頓。

    艱苦環境磨煉過硬幹部

    駐村幹部之所以受到廣大農村幹部和農民的歡迎,關鍵是他們能撲下身子、帶著感情為農民辦實事,真正做到只幫忙、不擾民、不添亂。群眾高興地説,老八路的作風回來了。

    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駐信陽市新縣工作隊隊員夏林感言:實事求是地講,駐村工作是較艱苦的,論吃不如家裏可口,論住不如家裏舒服,論工作條件和機關更是天壤之別,但艱苦的環境能鍛鍊人,豐富的實踐、複雜的工作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幹部。

    記得剛下去的時候,不少隊員曾為過好“兩關”發愁。一是生活關。從省市來到農村,生活條件變化很大,住室簡陋破爛,走路爬山涉水。特別是自起爐灶,隊員們多是男同志,許多人不會做飯,為此還鬧了不少笑話。二是語言關。比如新縣靠近湖北、安徽,山區閉塞,語言難懂,一些隊員只好隨身攜帶兩件東西:手電筒和錄音機。手電筒是為夜訪農戶而用,錄音機是因地方語言不好懂,聽不懂的先錄下來,回來後請教當地鄉村幹部,直到弄明白為止。

    過了“兩關”之後,隊員們還要學會辦好三件事。一是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駐村工作的基本功,基層情況複雜,農戶千差萬別,要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全面情況,必須學會調查研究。做到胸中有全局,心中有典型。二是要學會必要的農業科技知識和農村政策,否則到農戶家一問三不知,盡説白板話,就很難取得農民的信賴。三是要學會做農村工作。如怎樣和群眾談話,怎麼進行政務公開,怎樣召開村民代表會,怎樣搞好産業結構調整等。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工作隊員們常説,駐村貴在駐心,做事貴在做實,這個心不僅是指工作隊員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奉獻,更多的是指工作隊員從人民群眾中所吸取的營養和受到的教育。

    許多駐村幹部説,過去大家在機關裏,雖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實踐的面比較窄;雖然也到下邊去搞調查研究,但很難長時間和農民在一起,和農民同呼吸共命運。駐村工作給隊員們提供了廣泛參與農村各項工作的機會,使大家經歷了許多在機關經歷不到的東西,處理了許多比較複雜的問題。掌握了一些駕馭複雜局勢和處理問題的經驗,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他們認為,只有像駐村那樣沉下去,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農民群眾的心聲;只有建立了對農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能想問題、辦事情,自覺代表農民群眾的利益;只有真正站在農民群眾的立場上,真心實意地為農民辦事,才能培養出服務基層,一心為民的好作風。而駐村幹部受教育、長才幹,也正是在與群眾同甘共苦解民憂、同心創業求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的。許多隊員深有感觸地説:“一年駐村,終身受益。”

    駐村幹部情暖百姓心

    去年3月份,聽説上面要派工作隊進村,有的村支書就多次找到鄉黨委,表示不願意接受工作隊。認為工作隊辦不成啥事兒,凈給村裏添麻煩,凈給群眾加負擔。但看到工作隊進村後,放下自己的背包,就走村串戶了解情況,慰問困難戶、五保戶;積極主動地為農民解疑難、辦實事。他們良好的作風、務實的形象,拉近了農民群眾的感情,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柘城縣老王集鄉東崗村的群眾十幾年來多次集資、鄉村幹部多方奔走,試圖打開通向商丘至京九鐵路的東大門。結果不僅路沒修成,村裏還欠下沉重的債務,群眾對此非常不滿,在個別人鼓動下多次拒交公糧。省工作隊進村後,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公路建設資金50萬元。工程開工後,駐村幹部又日夜守在工地,使這條路如期竣工,圓了東街人多年的修路夢。群眾體會到工作隊帶來的好處,也親眼看到了村幹部與隊員們一起付出的努力,氣順了、心齊了,村支部的號召力、凝聚力又回來了。目前,這個全縣有名的老大難村,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前頭。

    柘城縣畜牧集團駐潘北村工作隊員申道亭身患多種疾病,仍堅持工作,扶持村裏30多戶群眾發展養植波爾山羊,從未缺過一次崗、請過一次假,帶的藥吃完了,就打電話讓家裏人送。不到半年瘦了8公斤。許多群眾流著淚勸他回家休息休息,他堅定地説:“這裡就是我的家。”

    駐村幹部以實際行動實踐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幹部受到了教育,農民得到了實惠。據不完全統計,各級工作隊幫助所駐村引進幫扶資金2.5億元,修建鄉村公路1.55萬公里、橋涵7400座、水渠1、9萬條,打井1.1萬多眼,為所駐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協助鄉鎮黨委整頓和調整村支部班子2371個,發展黨員1.19萬多人。(完)

    新華網 2002-05-26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