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三個代表”是對毛澤東、鄧小平建黨思想的繼承發展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建黨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始終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強領導核心的基本要求,與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同時,它又是對毛澤東、鄧小平建黨思想的繼承發展。

    中國共産黨從上世紀20年代初開始,領導人民進行了一場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改造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又領導人民開始了一場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偉大革命。在這兩次革命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産生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兩大理論成果。與此同時,開創了黨的建設兩個偉大工程,第一個工程的理論結晶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第二個工程的理論結晶是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

    在舊中國這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黨的建設面對的情況,既不同於19世紀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從事革命活動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同於十月革命前後的俄國。如何建設一個具有廣泛群眾性的無産階級政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密切聯繫黨的政治路線,聯繫黨領導的武裝鬥爭和統一戰線的實踐,獨創性地解決了黨的建設的一系列矛盾和複雜問題,形成了毛澤東建黨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黨的學説,並在一個農民佔大多數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裏,成功地建設起一支團結統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這是世界政治史上罕見的壯舉,被稱之為“偉大的工程”。我們黨執政後,毛澤東建黨思想又有新的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面臨的環境、任務和黨的狀況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國內情況講,要適應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從國際環境講,要面對發生巨大變化的世界,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科技佔優勢的壓力和意識形態的滲透。從黨的組織狀況講,黨員隊伍和黨的幹部隊伍在新老交替中空前擴大,構成發生新的變化,教育和管理的任務比過去更加繁重。在這種情況下,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能夠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又能夠適應新的時代要求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這是一個非常重大、非常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運用於當代中國,緊密聯繫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解決了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黨的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黨的學説和毛澤東建黨思想,開創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積極推進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五大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了推進和實現這一新的偉大工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江澤民同志關於“三個代表”的科學論斷,是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同我們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是一致的、相統一的,為黨的建設進一步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新的偉大工程”體現了“三個代表”。而“三個代表”的要求,既是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目標的根本要求,也是檢驗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踐的根本標準。它十分鮮明地反映了我們黨的性質、任務和宗旨,是我們黨的先進性和革命性的精闢概括。“三個代表”的科學概括和提出是江澤民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的運用和發展,豐富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寶庫,將在我們黨的建黨理論和實踐中留下光輝的篇章。我們要很好把握馬列主義黨的學説、毛澤東建黨思想、鄧小平建黨理論和江澤民重要論述之間的有機聯繫,不斷在繼承中創新,在堅持中發展。(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新華社 2002年4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