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我國發展迴圈經濟的總體思路

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加快發展迴圈經濟的若干意見》指出了我國發展迴圈經濟的總體思路。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資源生産率和減少廢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強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促進迴圈經濟發展。

2.基本原則。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堅持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物的産生和排放;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相結合,形成有利於促進迴圈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社會氛圍。

王春平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

(1)政府規制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勵相結合,充分發揮企業、仲介組織和消費者的積極作用。企業是經濟運作的主體,發展迴圈經濟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同時,發展迴圈經濟必然會把過去視為“公共物品”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納入“生産要素”和“資本”範疇,在使用、交易、定價和監管方面都面臨大量的新問題,客觀存在著“市場失靈”和“外部性”現象,這就要求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有效發揮政府的規製作用和引導作用。一方面,政府要通過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行政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規範各類經濟主體的行為,為迴圈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和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定各種激勵政策,運用價格、稅收、補貼等經濟杠桿,使企業的利潤目標和企業經營行為符合發展迴圈經濟的方向,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要鼓勵各類社會仲介組織進行宣傳,提供各類服務(如資訊服務、廢舊物資回收服務、社會監督等),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的迴圈社會。

(2)發展迴圈經濟和發展知識經濟相結合。知識經濟和迴圈經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全面提高我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前提。無論是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還是引導綠色消費、發展環保産業,都離不開科技進步的支撐,發展迴圈經濟對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産生日益迫切的戰略需求。國家科技中長期規劃把支援發展迴圈經濟作為三大戰略方向之一(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可持續發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也應把加大支援迴圈經濟的科技投入作為重要內容,設立技術攻關專項,並在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運用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援。各行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加大技改力度,推廣先進、成熟、適用的節能和綜合利用技術。新的投資項目要著眼于採用綜合利用新技術體系。堅持引進先進技術和消化吸收相結合,支援重點企業、科研單位自主開發研究,逐步形成完善的資源能源節約和迴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術體系。

(3)要以系統工程的思想指導迴圈經濟發展。發展迴圈經濟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根據系統工程的原則,提出我國迴圈經濟發展的思路、目標、步驟和對策措施等,指導全國迴圈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快迴圈經濟的立法步伐,完善政策配套,強化政策導向,依靠技術進步,加強科學管理,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迴圈經濟宏觀管理體系和運作機制,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4)實行漸進發展和跨越發展相結合的迴圈經濟推進策略。在建設迴圈經濟的過程中,應體現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要求,實行試點先行、典型帶路、逐步推進的方針。在微觀層次上,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動力,大力推行清潔生産,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為目的,努力構建全新的迴圈經濟微觀體系。在中觀層次上,以工業園區、農業産業園為重點,以企業之間、産業之間的迴圈鏈建設為主要途徑,以實現資源在不同企業之間和不同産業之間的最充分利用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資源的再利用和再迴圈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迴圈經濟機制。在宏觀層次上,以社區、城鎮為重點,以綠色消費為目標,以生態設計為主要手段,以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為主要途徑,建立起以全社會共同參與為標誌的迴圈經濟社會體制。

(5)把發展迴圈經濟作為“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家發改委部署,“十一五”規劃的編制要把發展迴圈經濟作為重要指導原則,在編制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都要把發展迴圈經濟放在重要位置。要借鑒國外發展迴圈經濟的成功經驗,從國情、省情出發,編制地方規劃。要根據地方特點,選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城市作為突破口,力爭在“十一五”時期獲得若干項重大突破,創造出符合國情、省情的迴圈經濟新模式。 (國家資訊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閆敏博士後摘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