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發展迴圈經濟對策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以及《關於加快發展迴圈經濟的若干意見》,均把石油、化工行業列為工業節能的重點領域。化工行業發展迴圈經濟可以重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大力開發應用先進、可行的節能技術措施。

根據《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主要措施有:

(1)石油煉製方面必須提高裝置的開工負荷和換熱效率,優化操作,降低加工損失。

(2)乙烯生産要優化原料結構,採用先進技術改造乙烯裂解爐,優化急冷系統操作,加強裝置管理,降低非生産過程能耗。

(3)中小型合成氨,採用節能設備和變壓吸附回收技術降低能源消耗。煤造氣採用水煤漿或先進粉煤氣化技術替代傳統的固定床造氣技術。

(4)推廣應用迴圈流化床鍋爐技術和石油焦氣化燃燒技術,採用能量系統優化、重油乳化、高效燃燒器及吸收式熱泵技術回收餘熱和地熱。

(5)推進大型合成氨裝置採用先進節能工藝、新型催化劑和高效節能設備,提高轉化效率,加強餘熱回收利用。

(6)燒鹼生産逐步淘汰石墨陽極隔膜法燒鹼,提高離子膜法燒鹼比重。純鹼生産要推行設備大型化、自動化等措施,淘汰高耗能設備,採用高效、節能設備。

2.加強對化工企業的改革與管理。

石化企業由於其特殊性質,大部分為國有企業,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生産和經營,是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1)推進企業重組。

建立分工明確的國有資産管理、經營和監督體制,強化對國有資産經營主體的外部監督。我國石油和石化兩大集團的重組,對減少重復建設、推動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自由化競爭起到了一定作用。根據目前的情況,可以建若干個規模小一些的石化公司,把兩大集團所屬的各個工程公司、研究院獨立出來,所屬的大專院校劃歸地方或教育部門,並允許大型和新興公司發展和組建其下游銷售網路,在政府宏觀調控下進行有序的競爭。

(2)加強企業環境管理。

在研發治污技術時,企業要堅持自研與引進相結合,要走産學研協作攻關之路。在治污中,從“三廢”中提取有用資源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化工行業應始終把環境保護作為進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來抓,制定《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車間以及有關人員的環保責任,環保管理可以實行經濟責任制,環保工作與各部門各車間的工資獎金掛鉤,從工資總額中提取一定百分比作為環保管理考核。還應努力貫徹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爭取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的國際認證。

(3)發展清潔生産。

不使用無毒、無害、難揮發、不易燃、惰性強的原料,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問題;開發耗能少、效率高、污染小的工藝和設備;搞好過程的餘熱回收和副産品的回收利用,減少化工過程的能耗和物耗;開發用水量小的工藝;進行包裝革命,推行綠色包裝形式和材料,減輕由此帶來的白色污染;加強高效末端治理設備的工藝的開發,在全過程式控制制的同時,加強末端治理,減少廢水、廢氣、廢渣、廢熱的排放;建立相應管理機制,加強危險化學品的管理,保證化工産品的使用安全,及時回收處理失效化學品;建立系統的回收機制,及時回收散落失效的化學品。

3.建立化工生態園區。

“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在原有的化工園區繼續擴建的同時,在臨海、臨江或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一些國家級或省級化學工業園區。對於化工生態園區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措施建議:(黎純軍,2003)

(1)充分利用已有的大型化工基地。以這些基地為基礎,按照化工生態園的要求拾遺補缺,從充分利用資源、治理環境污染的角度出發,進行新的規劃和設計,可以使原有設備、公用基礎設施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效率。

(2)做好環境和經濟效益都不好的工廠的調整。對於配套設施不完善、規模不經濟、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小型煉油廠、化肥廠、鹼廠,農藥廠等必須進行清理整頓,按照生態、經濟、環境效益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對達不到要求的予以關停。對地理位置優越,又有自己的技術,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可重新規劃,促進發展。

(3)注重發揮比較優勢,避免一哄而起,無序發展。要摒棄過去那種小農經濟追求自給自足的思想,避免一哄而起、遍地開花,應從區域、全國乃至世界的高度認識建設化工生態園的意義和作用,注意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比如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發展煤化工,石油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發展石油化工,糧食資源豐富的地方可以發展糧食化工,形成區域特色,發揮比較優勢,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4)打破行業地區的界限,積極開展部門和地區間的合作。這樣會使技術發展和推廣速度更快,取得更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5)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開闢新的資金來源渠道。石油和化學工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開闢多種多樣的資金來源渠道十分必要。化工生態園區的建設,所需資金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如果是成熟的項目,可以通過上市融資,如發行股票、債券等;如是高新技術項目,可以通過風險投資來募集資金。  (國家資訊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閆敏博士後摘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