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 過勇:反壟斷 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節選)

    一、中國經濟反壟斷改革的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在競爭性市場中,市場機制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在許多行業部門都出現了空前的競爭,以家電市場為例,彩電、電冰箱和空調等家用電器的價格大幅度下降,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許多實惠。同時,以海爾為首的一批家電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成長,並在國際市場中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相比之下,電力、電信、民航、鐵路等傳統的具有網路特徵的非競爭性領域的行業壟斷就顯得更加引人關注。儘管電信資費和民航價格有所下調或鬆動,但是遠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的水準。消費者覺得是在用很高的費用在購買劣質的産品和服務。隨著中國加入WTO,這些行業的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打破電力、電信、民航、鐵路等行業的壟斷不僅關係著中國消費者的福利,也直接影響著中國的企業能否在加入WTO後繼續生存。此外,各種與社會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仲介組織,例如中國會計協會、律師協會和其他行業性組織等,雖然名為非政府組織,其實與政府部門都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處於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壟斷之下。地方保護主義傾向雖然有所減弱,但仍然存在,造成汽車、家用電器等本來集中度比較高的産業在全國遍地開花,形不成規模經濟,也阻礙著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

    根據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2001年對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700余位居民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居民眼中的壟斷行業,電信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鐵路、郵電和電力,再次是公交、航空、金融和保險。據筆者2001年3月在雲南省委黨校對121位地、縣級領導幹部和2001年4月對浙江77位企業家進行腐敗問卷調查,他們都一致認為,當前中國最腐敗的領域就是壟斷行業,最迫切需要改革的領域也是那些壟斷行業。

    二、2001年:中國經濟改革反壟斷的進程

     2000年10月召開的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要打破電力、通訊、民航、鐵路四大部門的行業壟斷。2001年通過的“十五”計劃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部門,“引入競爭機制,加快電力、鐵路、民航、通信、公用事業等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朱總理首次公開在記者招待會上抨擊壟斷行業,並承諾加速這些行業改革。國務院最新公佈的有關文件明確指出,整頓和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加快壟斷行業的改革和重組;對壟斷行業改革和重組的方針是“推進政企分開,強化競爭機制,推行現代化服務方式,實現規模經營,查處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妨礙競爭的行為”。

    1、電信行業的改革進程

    在壟斷行業中,由於電信業需求的快速增長,對廣大消費者的影響最大,因此倍受社會各界關注,也自然成為壟斷行業改革的先行者。1993年之前,中國電信業一直都是由郵電部門一家壟斷。隨著1994年吉通和聯通公司的成立,電信業進入了壟斷競爭的局面。但是由於郵電部出於維護部門利益的考慮,利用行政手段對聯通等公司進行封殺,嚴格限制其業務範圍,並故意拖延其關於業務發展申請的審批,這種競爭完全是不公平的。中國聯通、中國吉通在擴大業務方面阻力很大,其所佔的市場份額也受到很大限制。1998年九屆全國人大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原郵電部、電子部的基礎上組建了資訊産業部,作為電信業新的行業主管部門。國務院批准的“三定”方案要求按照政企分開、轉變職能、破除壟斷、保護競爭與權責一致的原則,對資訊産業部的職能進行配置。1999年2月,國務院通過中國電信重組方案,同年12月和2000年1月、6月,分別批復組建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從1998~2000年12月,國務院和資訊産業部還對電信業的收費進行了多次調整,使電信行業的壟斷利潤大幅度減少。在電信行業的各個業務領域,也都形成了兩家以上公司相互競爭的局面。

    目前,為了適應WTO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在2001年底電信業新的改革方案出臺,核心是將中國電信再次拆分,進行行業重組。隨著打破壟斷改革的不斷深化,電信業的改革可能會逐步納入良性的發展軌道,從而形成競爭的局面。

    2、電力行業的改革進程

    中國的電力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01年10月底,裝機總量已經超過3億千瓦,發電量和總裝機容量躍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位水準。但是,結構性失衡的問題非常明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一些農村地區的電價非常昂貴。

    電力行業集中了中國1/6的國有資産(約8000億元人民幣),每年電力行業固定資産投資約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16%,有些年份甚至超過18%,以1996年為例,電力行業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就達1633億元。令人難以思議的是,國家在投入大量資金後,卻得不到應有回報。1999年,電力行業僅向中央財政上繳86億元。電力行業的改革不僅關係著廣大消費者(包括集團消費者)的福利是否能夠得到改善,是否能夠使用到廉價的、服務品質高的電能,還有可能增加財政收入,為其他改革提供更多的資金。

    國家電力改革初定目標是“分四步走”:第一步政企分開,第二步重點是為國家電力系統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打好各方面基礎,其中包括公司化改組、理順農電管理體制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試點等,第三步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廠網分開、競價上網。在第二步與第三步的交接關頭,也就是在2001年,相關改革進程開始停滯不前。圍繞國家電力總公司如何切分的問題,也存在著許多爭論,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方案。

    3、鐵路行業的改革進程

    2000年3月,鐵道部部長傅志寰宣佈,鐵道部已經確定了“政企分開、網運分離、引入競爭、加強監管”的改革總體思路。實施“網運分離”,就是把具有競爭性的客貨運輸經營和具有自然壟斷性的鐵路路網基礎設施分離開。組建客運公司是推進“網運分離”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構建鐵路客運市場經營主體的迫切要求。1999年以來,昆明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南昌鐵路局、柳州鐵路局和廣鐵集團相繼進行了組建客運公司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01年,類似的改革在全國許多路局不斷擴大並深化。“網運分離”也為一些地方鐵路部門帶來了機會。例如,江蘇鐵路發展公司抓住這一契機,準備在客源豐富的京滬鐵路、寧滬線上大做文章,以尋求更大的發展。

    4、民航業的改革進程

    圍繞著“機票是否允許打折”問題,民航業的改革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2001年上半年,中國民航總局局長劉劍鋒在中國民航總局直屬航空運輸暨保障企業改革重組會議上宣佈,按照“企業自願、政府引導、發揮集團優勢”的原則,中國民航直屬企業航空公司和服務保障企業經過充分醞釀、協商,達成重組意向如下: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為基礎,聯合中國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組建新的航空公司集團,資産全部劃歸新的航空集團公司;以東方航空公司為基礎,聯合雲南航空公司,兼併西北航空公司,組建新的航空集團公司,資産全部劃歸新的航空集團公司;以南方航空公司為基礎,聯合北方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組建新的航空集團公司中國民航電腦資訊中心與中國航空結算中心合併組建中國民航資訊服務集團公司;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與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合併組建中國民航保障服務集團公司。據了解,在前一段醞釀的基礎上,上述企業今後將進一步協商制訂具體的改革重組方案。至此,中國民航的五大集團正式浮出水面。

    三、中國反壟斷的方向

    大量國際研究表明,在基礎設施和許多公共服務部門的公共投資效率低下、價格昂貴、人員臃腫、服務低劣、嚴重虧損,因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工業化國家都開始對這些部門進行稱之為私營化改革。一般而言,這些國家大約有20%的GDP的産品和服務是由公共部門提供的,將這些活動大規模轉入私營部門既為私營部門的發展提供良好機會,也節省政府的行政開支,私營化不僅減少了運作費用的低效率和劣質管理,而且促進這些部門之間競爭,使得財政補貼和轉移支付更有效的服務於社會和經濟目標。

    在現階段的中國,反壟斷的基本思路應該涵括如下改革內容:

     第一, 限期實現政企分開。

     第二, 構築多元化産權格局與市場競爭格局。

     第三, 重新界定政府規制的內容和範圍,加速反壟斷立法,強化監管職能。

     第四, 規範壟斷利益集團的政治行為和商業行為,限制他們的政治特權和經濟特權。

     第五, 改革決策機制和程式,實行社會參與、資訊公開的改革方式。

    中國網 2001年12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