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豆粕價格的因素分析

    1. 豆粕供給因素分析

    

    豆粕生産和消費情況、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情況已經作了介紹,這些因素都是影響豆粕價格的重要因素。豆粕供給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組成:a、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産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b、當期生産量。豆粕當期産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于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産成本等因素。c、豆粕的進口量。我國即將加入WTO,豆粕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我國已經成為豆粕進口國,國際市場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國際價格水準,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美國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國,每週四美國農業部發佈出口銷售報告(U.S. Export Sales Reports),其中有美國豆粕出口數據,包括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數據,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分析豆粕供求情況時,特別要注意的是,儲存時間較短。在南方,豆粕的儲存時間一般為3~4個月,而在北方可儲存8個月左右,從而使豆粕在現貨市場上週轉很快,貿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內完成交易。一旦儲存時間過長,豆粕品質發生變化,廠家只能降價銷售。豆粕儲存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一旦出現集中供貨的情況,豆粕的區域性價格就會立即下跌。例如,進口豆粕集中到貨,會影響進口口岸周邊地區的供求關係,導致豆粕價格下跌。豆粕儲存時間短,一方面促進了豆粕的市場流動,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價格波動頻繁。

    

    此外,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還有:國內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餅粕、玉米等)的相對生産成本等。

    

    2. 豆粕需求因素分析。

    

    豆粕需求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a、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影響豆粕國內消費量的主要因素有:國內飼料工業發展情況,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鼓勵飼料工業發展的政策等。b、出口量。在産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的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減少會增加國內供應量。目前,我國豆粕産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因此沒有豆粕出口的情況。c、期末商品結存量。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由於豆粕的存儲時間較短,期末結存量數據對豆粕價格影響較小。

    

    豆粕需求還要考慮國際市場的供求變化,特別是東亞、東南亞國家的需求變化,亞洲國家的消費者食用禽肉、豬肉較多,養殖業、飼料業比較發達,對豆粕的需求量較大。亞洲國家的經濟景氣狀況對豆粕的需求有較大的影響,經濟不景氣,亞洲地區的進口量就少;經濟復蘇、增長,豆粕進口量就會增加。

    

    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還有: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變動,商品結構變化及其他非價格因素等。

    

    3. 豆粕與大豆、豆油的比價關係

    

    豆粕是大豆的副産品,每1噸大豆可以制出0.2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粕的價格與大豆的價格有密切的關係,每年大豆的産量都會影響到豆粕的價格,大豆豐收則豆粕價跌,大豆欠收則豆粕就會漲價。同時,豆油與豆粕之間也存在相互關聯,豆油價好,豆粕就會價跌,豆油滯銷,豆粕産量就將減少,豆粕價格將上漲。

    

    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粕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會停産,減少豆粕的市場供應量。以3月中旬的油脂廠壓榨為例來具體分析,東北地區豆油出廠價格為5500元/噸,按照14.5%的出油率計算,每噸大豆的出油價值798元。3月中旬,東北地區豆粕價格穩定在1750元/噸的價位。按照83%的出粕率計算,每噸大豆的豆粕價值達到1453元。由此可見,目前東北地區大豆的壓榨效益已下跌至100元/噸,較1999年同期大為減少,而且這一壓榨效益還沒有考慮每噸大豆170-180元的壓榨費用。因此,此時大豆主産區東北地區的榨油廠的效益狀況已相當艱難(見表5-1)。相對而言,同期進口大豆的壓榨效益比國産大豆的要高,這是因為進口大豆的出油率高。

    

    表5-1 2000年3月16日大豆壓榨收益狀況

    

    

    注①:本欄所用的價格均為黑龍江市場價格。

    

    注②:本欄中用的價格均為中國華北地區市場價格,大豆原料均來自黑龍江。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資訊中心:《中國油料市場資訊週報》2000年第9期。

    

    4. 豆粕價格變化的季節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穫後的幾個月份是豆粕的生産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産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從3月份開始到10月份逐步轉旺,在此期間,豆粕的價格波動會很大。豆粕價格還隨豆粕主産區的收購、庫存變化而波動。

    

    5. 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

    

    近幾年,豆粕進出口貿易非常活躍,進口豆粕佔國內消費量越來越大,國際市場豆粕價格(特別是CBOT豆粕期貨合約交易價格)已直接影響到國內市場。近年來,國際豆粕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很大,1997年CBOT豆粕期貨價格的最高價為300美元/短噸, 2000年1月份豆粕價格已降至160-170美元/短噸。下圖是1995年4月至2000年3月CBOT豆粕期貨價格(3月連續的周K線)走勢圖。

    

     目前飼料用豆粕的品質標準執行國標GB10380-89。進口豆粕的品質均一性好,進口豆粕按國標定級後,一般除粗纖維指標只能符合國標三級標準外,其他指標都能達到國標二級以上要求。由於運輸時間長,進口豆粕的新鮮度一般比國産豆粕的差,賴氨酸等指標比國産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現貨貿易中,進口豆粕的價格比國産豆粕要低大約100元/噸左右。由於進口豆粕到貨量大且比較集中(一般每船3至5萬噸),所以,每次貨船進港都會造成短暫的供大於求的局面,當地豆粕價格也會隨之下跌。

    

    6.進出口政策的影響

    

    1995年國家下調了豆粕的進口關稅,關稅率為5%,增值稅為13%。國家支援豆粕的進出口貿易,對進出口權及進出口量完全放開。由於96至97年間國內市場價格明顯高於國際市場價格,所以許多有進出口權的企業都從事豆粕進口買賣,促成了豆粕國內外市場快速接軌,國內豆粕價格也迅速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

    

    有一個時期,國家對於飼料生産發展一直實行扶持政策,進口飼料免征增殖稅,進口豆粕也享受此優惠政策,僅徵收5% 的關稅,增殖稅免征。這一政策導致1997-1998年我國的豆粕進口量猛增,豆粕價格快速下跌。1999年7月,國家恢復對進口豆粕徵收增殖稅,豆粕進口量大幅減少,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在低位企穩後,大幅反彈。

    

    7. 我國加入WTO後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影響

    

    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按照WTO的規則要求,我國將向外國開放農産品市場。從現在的國內外農産品比價關係來看,我國的多數農産品價格均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入關以後,國際市場上廉價質優的農産品將涌入國內,對國內市場形成衝擊。但是,由於國家一直採取鼓勵發展飼料生産,對豆粕實行放開經營的政策,豆粕的進口貿易不受任何的限制。根據中美兩國政府簽訂的《中美農業協議》,中國豆粕的進口關稅將保持現有的5%不變。因此,加入WTO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實際影響很小,對交易者的心理影響較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