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盟:解決絕對貧困 實現脫貧目標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由於地區間的差異和生産發展的不平衡,有些地方發展得快一些,大多數人民群眾已經先富起來了;有些地方發展相對滯後,貧困面也相對大一些。這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必然現象。綜觀2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不難看出,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是發展經濟的先決條件,也是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關鍵。全國各地毫不例外地都在黨的領導下,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但效果卻截然不同,特區和沿海地區不僅發展快,而且成效非常明顯。發展慢的地方與發展快的地方進行比較,除了不可比的客觀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條是轉變觀念慢,思想不夠解放,或多或少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和束縛,當然就難以徹底解放生産力,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道。

    發展是解決貧困的惟一齣路。中國的仁人志士從20世紀初開始尋找富民強國的哲理和妙方良藥,通過幾代人前仆後繼,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在付出高昂的代價之後,如今得出了明確的結論:只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好;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富起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中國強大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20世紀已經成為過去,但20世紀末發生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人發生活的改善,使絕大多數地方和絕大多數人民走出貧困,奔向小康。在中國近代史上,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撰寫出最燦爛輝煌的篇章。21世紀將是中華民族大復興的世紀。在世紀之初,在謀劃大發展的同時,如何解決發展中仍然存在的絕對貧困的問題,是貫徹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要面對和認真解決的問題。

    我國絕對貧困的狀況到底怎樣?從地域分佈上看,絕對貧困的人群大多數分散在生存條件較差的邊遠山區,以傳統的農耕為主要生産方式和生活來源;從人群分佈上看,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等生産生活無著落;從生活狀況上看,絕對貧困的人群仍然過不上低水準的溫飽生活,有的連口糧都有一定的困難,衣著就更難解決了;從生活品質上看,居住條件差,子女無法受教育,缺醫少藥,有的病魔纏身;從受教育的程度看,幾乎是文盲、科盲和法盲,缺乏拓展生活和就業能力;從生産狀況上看,多數人無法承擔正常人承擔的生産任務,更沒有適合他們的謀生手段,有的靠救濟,有的靠自己少量的種植業收成。總之,有的因賭博而破産遭窮,有的因犯罪受追究使家庭失去主要勞動力而變窮,有的因吸毒而傾家蕩産。所以,要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還需要通過綜合治理的辦法,控制絕對貧困的面,開發利用好勞動力資源,依法治貧,依法促進發展,依法解決特困和絕對貧困的問題。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是解決絕對貧困的可靠保證,20多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為解決絕對貧困奠定了較為厚實的經濟基礎,我們有條件,也有能力在短期內解決好這一問題。為了能比較順利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建議如下:

    1、國家要把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擺上突出的議事日程,作為最為緊迫的一項任務,爭取在本世紀的頭五年基本實現絕對貧困人群的轉化工作,實現中國有史以來無法實現的脫貧目標。為此,國家應建立濟困基金,專門用來解決特困人群的教育、生産生活,保障所有公民都能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之上。

    2、繼續發揮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與合作,促進欠發達地區儘快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在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的工作中,把幫助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作為一項專門扶持的項目,組織專門人員,劃撥專項資金進行有效的扶持,並在開展扶持工作中,通過實踐和調查研究,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措施,使生活在絕對貧困線的人群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來自各方面的幫助,儘快走上發展生産、脫貧解困的路子。

    3、絕對貧困人群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由於無法從事生産而陷入困境的,這一部分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只能依靠社會救濟和人民群眾的互濟來維持正常的生活。民政部門應把這些人群作為救濟的對象,通過救濟,確保他們能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從特困中擺脫出來。所以,對絕對貧困人群的救濟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4、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幫助和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扶貧工作走群眾路線的體現。我們應該通過有效的工作,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參與這項工作,如"光彩事業"和"溫暖工程"都是解決絕對貧困的有效渠道。此外,國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可考慮開設扶貧解困彩票,最廣泛地動員社會各個層面獻愛心、做貢獻,把所籌措的資金用來幫助特困人群發展生産,解決上學、就業及生活難題。

    5、社會福利機構和慈善機構也是扶貧解困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為他們提供服務和創造發揮作用的便利條件,使他們在扶貧解困中能更好地為絕對貧困的人群排憂解難,為發展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貢獻力量。

    中國網2001年3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