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狀元”到百色訪貧問苦 兩度落淚兩種心情

    這已是全國扶貧狀元、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第39次來到廣西百色了,也是連續7年在大年正月別離親友來到百色訪貧問苦。他每次到百色的心情既沉重又興奮,但每次細微處的感受又不同。此行,陳開枝兩度落淚,一次因幫扶對象的貧苦,一次因幫扶對象的感激。

    自從1996年,中央確定廣東對口幫扶廣西後,陳開枝平均每兩個月就來一趟百色。1998年,他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今年正月初四至初七,62歲的陳開枝又率廣州市慰問團來到百色貧困山村。此次扶貧,記者進行了全程跟蹤採訪,耳聞目睹了陳開枝拳拳的赤子情懷和百色幹部群眾對陳開枝親人般的感激之情。

    當聽到3個孤兒的遭遇後,淚水奪眶而出

    正月初四上午,陳開枝一行一下飛機,就立即趕往300公里遠的貧困點--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關國村龍國屯。這個屯有98戶528口人,每人平均耕地不到半畝,且都是石縫地,主要靠種玉米獲得口糧,其中有28戶仍住著茅草房。

    龍國屯的房屋都“挂”在一個漏斗型的石山窩裏,陳開枝沿著天然形成的陡峭石板路,艱難地走訪困難戶。以往的扶貧中,陳開枝頂著烈日在這樣的石板路上曾經暈過兩次。當他聽説,屯裏一家有3個孤兒時,立即爬山過去看看。這3個孩子最大只有12歲,名字叫謝妙旺,最小的弟弟7歲。謝妙旺6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隨之改嫁。現在她們住在堂叔家裏,生活靠村裏人接濟……沒等村裏人説完,陳開枝的淚水已止不住了。他沉靜了一會兒,轉過頭問隨行的當地幹部:“孩子每年上學需要多少費用?”“每年學費、書本費等各種費用加起來大約500元,像她們這樣的孤兒都是免交學雜費的。”陳開枝放心地點點頭。他給每個孩子發了慰問金,鼓勵她們好好學習。

    隨行的北京一對老夫婦決定資助3個孩子讀書。廣州錦江房地産公司董事長陳文波當場給關國村捐款5萬元。他希望這點錢能幫助他們改善一點生活。面對著聞訊趕來的鄉親,陳開枝語重心長地對鄉親們説:“在大石山區解決溫飽問題很困難,你們要下決心搬出去;但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計供子女讀書!現在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想到城裏找份掃地的工作都不容易。”

    陳開枝此行共走了1700多公里的路,慰問、察看了田林、隆林、西林、右江等縣、區一些移民點、貧困村和學校。這些貧困山區大都交通不便,行路極其艱辛,絕大部分路段都是崎嶇、顛簸的山路。

    為不影響日常工作,陳開枝每次都是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到百色。為節約時間,他帶著隨行人員不分晝夜地跑,不停地慰問。此行的幾日,每天都是早晨8時出發,中午簡單地吃些便飯,然後繼續翻山越嶺走村進戶,回到賓館最晚的一天,吃飯時已9時半了。

    據百色市委副書記周炳群介紹,陳開枝此行一共帶來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南方電力集團等企業捐贈的1000多萬元錢物,它們主要用於百色市教育、醫療、文化等事業發展。截至2002年底,廣東省、廣州市兩級財政已向百色援助1.5億元,經陳開枝牽線搭橋,廣東省、廣州市以及港澳同胞無償援助百色錢物1.5億元,幫助大石山區特困農民搬遷安置4萬多人,新建中小學校170多所,培訓基層幹部1000多人次,接納勞務輸出60多萬人,扶助6萬多貧困學生上學,興辦一大批經貿項目。

    面對幫扶學生的聲聲感激,連擦淚眼

    初六上午,陳開枝一行赴隆林縣一苗族村慰問後,返程途經該縣豬場鄉時,當地幹部群眾在鄉領導的帶領下,自發走上街頭,捧著米酒歡迎遠方的親人。陳開枝動情説:“老百姓是最好的,幹部給他們點滴之情,他們就會涌泉相報。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一顆火熱的心掏給群眾呢?”

      百色祈福高中是陳開枝積極倡議並牽線搭橋,由香港祈福國際投資公司董事長彭磷基捐資1800多萬元援建的一所現代化學校。初四晚上,祈福高中的學生專門為陳開枝朗誦了一首自創的詩文。當飽含激情的學生吟誦道:“陳爺爺,我們感謝您,是您給予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我們將奮發學習,以回報您的關愛。”陳開枝的淚水又下來了,一隻手不停地擦著眼睛。百色廣大幹部群眾都通過電視看到了這一幕。

    當晚,為表達對親人的感激,百色市人大常委會授予陳開枝百色市榮譽市民稱號,市委書記馬飚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向陳開枝贈送一幅書法,上書“大好人陳開枝”。

    陳開枝表示:“多年來,我一直把自己當作百色的一員,與百色幹部群眾一起努力改變百色的落後面貌。現在,百色還有一部分群眾沒有脫貧,沒有走上小康道路,自已感到責任還很重,正如我初到百色説的一樣:生命不息,扶貧不止。”

    嘗一口露天的池水,品一下農家的米酒,摟一摟農民兄弟的肩膀……

    “進農家門,就要吃農家飯,如果農民兄弟敬過來的酒,端過來的菜,我們不喝不吃,他們就會覺得我們看不起他們,幹部群眾間的隔閡就産生了。這樣的幹部怎能同群眾打成一片?又怎能贏得群眾的信任,進而搞好扶貧工作呢?”此次百色行,陳開枝不止一次地對隨行的工作人員講這個道理,有時他還採取“命令”的點名方式叫年輕幹部主動進屋吃口農家飯。

    陳開枝在幫扶過程中,非常注重“小”事,從舉首投足的細微處,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以取信于百姓。比如,他進村入戶時絕對不會西裝打扮。在田林縣六隆移民點,他拉著村民的手“談收入,話脫貧”;遇到老相識--帶領村民致富的退伍軍人黃友俊,他摟著對方的肩膀嘮家常,細心的人發現當時兩人都眼淚汪汪。

    龍國屯人畜飲水靠山窩裏一個大的露天人工畜水池,池水上面漂著樹葉、廢紙等一些臟東西。陳開枝走到池邊,捧起水就嘗。嘗後他説:“這裡水不衛生,得想辦法解決好群眾的吃水難題。”陳開枝一心為民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馬飚説:“陳開枝動真情,真扶貧。”平果亞洲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孟軍説:“今年我為百色兩所學校捐資100萬元,以後我要在百色市每個縣都捐助一所學校。力爭接過陳開枝先生的扶貧接力棒。”此次隨行的廣州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處長梁正祥在陳開枝的感召下,在一個苗族村當場捐款1000元,資助兩位困難學生讀書。

    

    新華社 2003年2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