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積極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活動

    一張張還帶著體溫的紙幣紛紛被投入到捐款箱中,一件件清洗乾淨的衣被打包送到了各級民政部門……在短短20多天的時間,遼寧省就已籌集扶貧幫困款2.5億元,捐物折款1.8億元,這些凝聚著全省人民深情厚意的款物將於春節前全部發放到這個省城鄉200多萬貧困群眾手中。

    不光是遼寧省,在整個神州大地,無論是冰天雪地的北方,還是寒意襲人的南國,一項名為“扶貧濟困送溫暖”的捐助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為這個冬天增添了融融的暖意。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10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自從2002年12月12日中央專門開會研究城鄉困難群眾生産生活問題以來,各級政府部門都把它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民政部于第二天就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活動,幫助災區、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解決生活困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中去。目前各地都已掀起集中幫困的熱潮,成千上萬的困難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

    北京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並召開包括各區縣和中直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中央企業工委、中央金融工委和駐京部隊等單位參加的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活動動員大會。提倡“捐贈一日工資”、“交一月黨團費”等形式,帶動市民群眾為扶貧濟困多做貢獻。

    黑龍江省制定了詳細的捐助方案,省農委、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等各部門及大部分地、市均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捐贈活動。省財政廳在貧困的蘭西縣召開現場會,幫助解決2000噸口糧、300噸取暖煤,並在3天時間裏募集棉衣被3904件,現金3380元,及時送到了貧困地區。目前,雞西市、虎林市、齊齊哈爾市和佳木斯市等已接收捐款300多萬元、衣物3萬多件、取暖煤近400噸、糧油60多噸。

    山東省濰坊市不僅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愛心一日捐”活動,還動員全市各類企業,捐出一天的利潤,號召城鎮固定工資收入的幹部職工捐出一天的工資。目前已有20多萬人捐出700多萬元,衣被近30萬件。

    在湖南省的經濟、都市等各個電視頻道及湖南衛視中都播放了“扶貧濟困送溫暖”的公益廣告,大大小小各家單位,有的打出了標語橫幅,有的在公告欄裏、壁報上貼出了豐富多彩的宣傳畫……目前所捐贈的物資已由省民政廳陸續運往災區和貧困山區。

    “送溫暖”也要創新

    年終之際,各地紛紛開展“送溫暖”活動,訪貧問苦,送錢送物。這些行動使許多貧困家庭能安心地過好春節,使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自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些年年都開展的活動也呈現出不足之處:送溫暖的受益面小,有的地方活動一陣風,流於形式,缺少對貧困戶實質意義上的關懷……

    要讓“送溫暖”活動溫暖更多的困難家庭,讓“送溫暖”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想,應實現“四個創新四個轉變”。

    送溫暖的時間要創新,變年終關懷為終年關懷。不能年終時熱熱鬧鬧,年一過冷冷清清,平日裏無聲無息。貧困戶並非只是在節日裏需要關心,平常也需要關心,而且,天有不測風雲,説不定平日裏還遇到巨大的困難,需要有人送去及時雨,而等到節日裏再送就成了馬後炮。政府應常年多到貧困戶走訪,經常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時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必要時送錢送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送溫暖”的內涵要創新,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送溫暖”送錢送物固然好,但也不應局限於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重要的是提供脫貧解困的機會、方法、路子。除了送錢送物,還應同時送上致富資訊、科技知識、就業機會,並提供文化、衛生、法律等方面的服務。對一些病老孤寡家庭,要納入社會保障。

    “送溫暖”的服務層次要創新,變共性服務為個性服務。人與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造成貧困的原因不一樣,脫貧的路子不一樣,扶貧幫困需要政府熟悉他們的情況,提出切合他們自身實際的脫貧舉措,提供適合他們自身的個性化服務,這就要求“送溫暖”要更加深入到貧困戶當中,更加深入地掌握情況,而不能蜻蜓點水式地走訪。

    “送溫暖”的機制要創新,變少數人受益為多數人受益,變表面“送溫暖”為從根本上消除貧困。年終走訪式的“送溫暖”不僅只能解決少部分人的一些問題,而且對解決貧困起不到多少作用。政府要以科學化、制度化、社會化為目標,構建送溫暖工程機制,如再就業機制、社會保障機制、志願者服務機制等等。機制的完善將使“送溫暖”不再是一項必須做的工作。

    

    東方網 2003年1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