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衍銀談低保和救災工作:構築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民政部副部長楊衍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民政部作為承擔社會保障工作的一個重要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在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災害緊急救助能力、構築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等方面下功夫,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去年下半年以來,民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城市低保制度建設、將符合條件的城市貧困群眾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低保工作力度,擴大低保覆蓋面。到今年10月底,全國低保對象人數達到1985萬人,比2001年上半年翻了兩番,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

    對於下一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楊衍銀説,民政部將按照“規範管理,應保盡保”的指導思想,全面加強低保制度建設。具體説,一是要進一步加強低保規範化管理,完善申請、審核、審批和資金髮放等程式,完善申請人家庭收入核算辦法,確保符合條件的所有困難家庭都能夠及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努力做到既不漏保,也不錯保,保持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二是加快資訊化建設步伐,推行全國統一的管理軟體,逐步建立低保資訊網路化管理,力爭明年上半年基本實現部與省、市民政部門的聯網,明年底基本實現與縣級聯網。三是探索建立穩定的低保資金籌措投入機制,確保低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一方面,將進一步督促有關省份加大低保資金的投入力度,重點督促那些低保對象人數多、低保任務重的省份加大投入力度,以縮小低保資金缺口;另一方面,將會同財政部研究建立低保資金籌措投入機制問題,從制度上保證低保資金的需要。

    楊衍銀指出,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一次被寫進黨代會報告。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建立城鄉一體又城鄉有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勢在必然。今後民政部將深入調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救災工作一是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二是有效保障受災群眾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楊衍銀指出,今後救災工作將在繼續做好災民生活安排工作的前提下,繼續推進完善災民緊急救援體系和社會互助體系兩個體系建設,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強化各項救災措施,切實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一是完善災情統計制度,建立完善災情核查評估機制,修改升級災情資訊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災情管理水準;二是推進救災預案制定,提高各地緊急救援的協調能力;三是制定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完善全國救災儲備物資體系;四是抓住基層發放等重點環節,健全制度,強化救災款物管理使用工作;五要進一步完善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接收服務網路,切實加強對社會捐助工作的管理,逐步完善社會互助體系;六要繼續加強救災法規體系建設工作,逐步健全規範各項救災工作制度,堅持依法救災。

    楊衍銀最後説,民政部將組織力量調查研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在社會救助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完善城鄉救濟、互助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災害救助工作為基礎和核心,以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相配套的比較完整、規範、有效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以實際行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翟偉 楊維漢)

    

    新華社 2002年12月20日


大連將在5年內構建社會救助體系
上海社會救助新政策:“懶漢”不能享受救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