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旅遊業與貧困地區的“新農村”建設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4 月21 日 |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建設以“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核心目標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目前,我國仍有每人平均收入只有全國農村每人平均收入1/2的貧困縣1000余個,能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科學地選擇能充分發揮貧困地區鄉村資源環境優勢的産業,促進農

村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尤顯重要。除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等長效機制外,充分認識和發揮旅遊業在推進我國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尤其值得關注與研究。

一、旅遊業是彰顯我國貧困地區鄉村資源特色,實現資源價值的主要手段。全國各級貧困縣絕大部分是中西部的“老、少、邊、山、窮”地區。與此同時,這些貧困地區有不少又是我國的特色旅遊資源富集區。據統計,全國有5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5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47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和179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分佈在這些地區,分別佔全國總數的30%、18%、34%和32%。貧困地區的自然環境惡劣、資源缺乏、土地貧瘠、耕地稀少、基礎設施薄弱、經濟落後,發展農業的資源環境條件極不充分,僅靠農業很難擺脫貧困;而從旅遊業的角度看,貧困地區的風蝕水蝕地貌景觀、茫茫雪原林海、崇山峻嶺、溪流溝壑、異象叢生的喀斯特地貌、異彩紛呈的民族風情,革命老區的紅色旅遊資源都是魅力十足的旅遊資源。因此,在這些地區發展旅遊業有利於突顯資源特色,變資源劣勢為優勢,創造可觀的綜合效益,實現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二、旅遊業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快速增長,脫貧致富的可靠途徑。許多地區的旅遊扶貧開發實踐表明:旅遊業是貧困地區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經濟迅猛發展、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有效手段。首先,發展旅遊業不僅有利於充分發揮貧困地區農村的資源優勢,而且有助於吸引外來投資,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其次,旅遊業能有效促進貧困地區農村産業結構優化。旅遊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産業,涉及食、住、行、遊、購、娛等多個要素,一個景區的成功開發,就可以帶動當地餐飲住宿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娛樂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從而使貧困地區農民擺脫對土地與農業的依賴。再次,發展旅遊業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就地消化貧困地區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許多工作不需要很高的技術水準,短期培訓後即可勝任,為文化水準相對較低的貧困地區農民的培訓就業提供了有效渠道;旅遊行業不僅可以直接提供就業機會,而且能帶動相關行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發展旅遊業可以大幅度增加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使其迅速脫貧致富。

三、旅遊業是優化貧困地區農村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方式。旅遊産業的發展不僅促進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對其社會文化環境也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首先,旅遊業的發展有助於打破貧困地區農村的封閉狀態,培育農民的科學進步意識。旅遊業催生貧困地區農村的商品流、資訊流、資金流,使其迅速融入市場經濟體系之中,使廣大農民逐漸養成商品意識與市場意識;旅遊業的發展為貧困地區農民與他人交流、社會接觸、外界交往創造了條件,從而打破了貧困地區農村的封閉狀態,培育農民的開放意識;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旅遊地為吸引旅遊者,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從而增強了貧困地區農民愛清潔、講衛生、愛護自然環境的環境保護意識。其次,旅遊業的發展有助於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隨著旅遊業在農村的興起與蓬勃發展,農民要從事旅遊經營活動,或者在旅遊行業就業,就需要學習旅遊産業知識、旅遊服務接待技能、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理論與方法,從而為貧困地區農民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創造了契機。再次,旅遊業的發展能夠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民間藝術的開發利用,使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貧困地區鄉村的主流文化,既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業餘生活,又可以消除貧困地區農村的陳規陋習。最後,旅遊業的發展使農民專心於旅遊業經營與服務接待活動、民間藝術表演等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正業,在一定程度減少了賭博行為蔓延的機會,有利於凈化社會風氣。

旅遊業在貧困地區社會經濟全面發展中的巨大推動作用不僅為學術界關注,而且貧困地區居民對此也深有體會。筆者曾就旅遊産業的經濟社會影響問題在三峽庫區問卷調查2200多人後發現:約90%的受訪者認為旅遊産業促進了三峽庫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三峽庫區的知名度,增加了三峽庫區居民的就業機會;85%的人認為旅遊業有助於增加三峽庫區居民的個人收入,改善生活品質,促進旅遊地學習外來文化,促進當地人思想觀念進步;80%的人認為旅遊業有助於三峽庫區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促進三峽庫區傳統文化的發掘與發展,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增強政府與當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改善當地居民之間的人際關係,促進社會和諧。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反映了黨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信心和決心。而“三農”問題的關鍵是農民,解決好農民問題,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旅遊業的發展有助於貧困地區農村改變單一的農業産業結構,發展壯大優勢産業群體,從而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秦遠好)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