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談“勞動力轉移培訓”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9 日 | 文章來源:《半月談》

扶貧開發的一項戰略性舉措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談“勞動力轉移培訓”

“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這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去年,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在全國推開,此舉在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擺脫貧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通過轉移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素質,不僅可以緩解貧困地區的人地矛盾和生態壓力,促進異地搬遷,而且對提高中國製造業的水準和國際競爭力、加快貧困地區城市化進程,乃至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扶貧開發的一項長遠之策

劉堅告訴記者,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僅僅通過繼續開發已經很瘠薄的土地資源難以解決貧困群眾的長遠生計。相反,這些地區的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只要通過培訓,提高素質,實現轉移,就可能將人口壓力轉化成人力資源,劣勢就能變為優勢。因此,針對貧困地區每人平均耕地少、自然條件惡劣、資源貧乏的客觀情況,有計劃、有組織地轉移培訓勞動力是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一項長遠之策。

近幾年農民增收困難,並不完全是因為農業的單位面積收益率低,也有經營規模太小的原因。劉堅指出,要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引導部分農民向非農産業轉移,從農民轉變成工人,從農村走向城市。目前,尚未轉移的勞動力中,有相當比例素質不高,不能適應二、三産業的需要。因此,加強對這些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促進其實現就業,既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舉措,也是關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大事。

劉堅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開展扶貧工作,必須注重提高貧困群眾的基本素質。這些年各地的實踐證明,組織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不僅投資少、見效快,而且效果持續。通過這條路子,能使貧困農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加才幹。從更大的範圍講,能夠發揮“一次培訓、終身受益,一人務工、帶動一片”的作用。

“幹什麼、學什麼、教什麼”

勞動力轉移培訓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不是權宜之計,必須做長期打算。去年以來,結合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工作,各級扶貧部門對貧困地區勞動力資源進行了初步調查。在此基礎上,國務院扶貧辦制定了到2010年的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規劃,力求在“十一五”期間使每個貧困家庭有一個勞動力接受培訓。

為推動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國務院扶貧辦分批認定了30個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同時,各省區市也認定了培訓示範基地,初步形成了覆蓋貧困地區的培訓網路。

劉堅説,各級示範基地要按照勞動力市場的需要,採取訂單培訓,本著“幹什麼、學什麼、教什麼”的原則,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在強化培訓的基礎上,要積極主動地與用人單位聯繫,廣辟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率。

把轉移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劉堅説,新時期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將圍繞提高勞動力綜合素質、加快扶貧開發工作步伐這一主題,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瞄準目標,提高轉移培訓工作的針對性。進一步做好貧困勞動力的調查摸底工作,對可轉移培訓的貧困勞動力資源進行全面調查。在此基礎上,了解、掌握貧困地區富餘勞動力的動態狀況,建立貧困地區勞動力資源資訊庫。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機制。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各地要加大對這項工作的投入力度。國務院扶貧辦要求,從今年開始,各地用於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資金要達到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10%以上。同時,要逐步建立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體制。

———整合資源,形成轉移培訓合力。近期,扶貧辦擬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合作,開展對符合接受職業教育條件的貧困家庭學生進行補助的試點工作。同時,與全國工商聯合作,搭建全國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平臺,逐步建立起穩定有序的貧困地區勞動力市場,逐步建立起培訓、轉移和維權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同時,利用各種手段廣泛蒐集市場用工資訊,為貧困地區富餘勞動力輸出、就業提供參考。(本刊記者 孫愛東)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