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中國製造”的軟肋在哪兒?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3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中國已經,或者即將成為“世界工廠”——這是許多樂觀人士對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樂觀估計。在這種估計之外,也有一種聲音,説中國現在只是“世界車間”。言外之意,中國目前主要還是搞搞來料加工,獨立生産高精尖産品的能力不強,整體競爭力不高。

中國是“世界工廠”還是“世界車間”,名號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製造業肯定有自己的軟肋。不找到這個軟肋並加以解決,中國的製造業就無法自立於世界。在中國已經加入WTO、全球化趨勢愈加顯著的今天,這顯得尤其緊迫。

中國只是“加工中心”,不是“製造中心”

今年11月上旬,世界工程師大會在上海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在會上表示,由於製造業水準——尤其是裝備製造業水準——與國際先進水準存在差距,中國現在還只是一個“加工中心”,而不是“製造中心”。

徐匡迪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有一個直升飛機製造公司,它的零部件來自全球各地,其中飛機尾翼是中國製造的。但是,最核心的部分——發動機、主螺旋槳和尾部發動機都是這家公司自己製造的。這家公司為什麼選擇中國製造尾翼?主要是中國的製造成本低,一個工人一小時的製造成本是2美元,而在美國高達30美元。飛機的研發不在中國,總裝也不在中國,中國只是造了一個尾翼。

徐匡迪説,中國的差距是“階段性”的。“所謂階段性差距,就像我們是小學生,人家是中學生一樣。”徐匡迪説。中國的製造業仍以低端製造業為主,産品附加值不高,僅為26.23%。作為出口大國的中國,出口物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産品,技術含量低。與此同時,我國製造業的能耗卻高出國際發達水準20%到30%。

中國製造:朝哪個方向努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先進水準就是中國製造努力的方向。首先,大力發展節約資源型、環境友好型産業;其次,改變産品檔次,爭取以質取勝,把資訊技術嫁接到機電産品中;第三,加快培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第四,加速高新技術的産業化。

中國提升製造業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應該有一些重大專項。例如大型清潔火電、核電設備。到2020年,我國新裝機容量6億千瓦,力爭國內機組佔90%。去年,全球工業新增發電能力有2/3在中國,但設備90%是進口的。現在,國外大型發電設備公司都在北京跑“部”前進,為的就是爭中國這塊大市場。而國內企業沒有與他們競爭的能力。

再如,新一代流程工業成套設備和裝備。一個年産800萬噸到1000萬噸鋼鐵的大型鋼鐵企業,如果按照傳統的工藝和流程,將會産生不少工業廢料。而按照新的流程運作,卻可以將14噸到28噸的廢塑膠作為添加原料,提高鋼鐵的品質,還可以吸收120萬噸廢鋼。與此同時,鋼廠還可以發出300萬千瓦的電力,産出許多水泥。

此外,數字化和智慧化設計、極大型積體電路、海洋工程裝備和關鍵技術以及清潔燃料汽車也應該是重大專項。

徐匡迪特別提到,中國要實行“開放式的自主創新”,創新重點是技術整合和關鍵技術,既要防止“拿來主義”,也沒有必要一切排外。“美國製造太空梭,也有60%到70%的零件是從國外買來的,但核心技術是自己的。”徐匡迪説。

2020年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

到2020年,中國要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這個“強國”不是隨便説説的,它有一套嚴格的衡量標準:首先,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大增強;其次,製造科技整體水準達到國際先進;第三,重大裝備基本都能在國內製造,成套比例大大提高;第四,高技術産業的産值提高;第五,建立以企業為主的技術創新體系。

到2020年,中國的製造業將佔GDP的37.6%,比2002年的35.30%略為提高。産品結構中,輕紡産品比例要下降,機電製造業要從2002年的35.48%達到40%。事實上,早在1990年,美國的機電製造業佔製造業整體的比例就已經達到了42.35%。

到那時,中國還要有一批強大的製造業集團,形成若干個類似“矽谷”的有特色、有國際知名度的製造業集中地。徐匡迪説,例如現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電子産品製造上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今後應爭取成為這方面的世界級製造業集中地。(楊金志、仇逸)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