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後發優勢顯現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這是一個中國世紀?這是一個印度世紀?

兩個亞洲大國懷揣著同樣的夢想,兩個民族憧憬著同樣的榮耀。

曾經輝煌的時代——大唐盛景和阿育王朝記憶猶新。只是在工業革命時,兩個大國迷失了!在這個世紀,他們都認為是自己偉大的國家復興的最佳時機。

27年前,中國改變了自己的道路,從此開始了非凡的發展。14年前,接任的印度人民黨政府開始調整經濟政策,支援結構改革,擺脫了經濟緩慢增長之路。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GDP在27年間年均增長9.4%,每人平均GDP更是增長了6倍。“中國製造”充斥著全球各地的超級市場,全球的投資者在27年間向中國輸入了5700億美元的投資。

高盛大膽的預計,中國將在2041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聽,“中國世紀”似乎幾百年來從來沒有如此地接近!

如果在10年前,還沒有多少人會認為印度會成為充滿生機和前景的國家,但如今印度政府變革賦予的活力,推動經濟增長每年達到8%以上,成為僅次於中國速度的國家!

在班加羅爾、海德羅拜,無數軟體公司正向全球輸送印度設計的軟體結晶;“塔塔”也將物美價廉的汽車送到了歐洲甚至更遠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賓士。

印度除了希望保持服務業競爭優勢之外,更著力打造全球製造業中心,似乎印度離夢想也愈來愈接近!

兩個相鄰的大國成為亞洲和全球的“明星”,當全球的目光轉向這兩個國家,一個持續的話題産生了——這是一個中國的世紀,還是印度的世紀?

回答這個問題,不容易!

高盛説,中國30年後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這個世紀屬於中國。

摩根士丹利和麥肯錫説,也不一定吧,印度中國各有優勢。

美世(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説,中國優勢正在喪失,印度人力資本開始表現出優勢!

那麼,這個世紀,特別是下半世紀,究竟是屬於中國的世紀還是印度的世紀?

主持人語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哎呀,這個問題還用問?看看全球超級市場擺放的那些玩藝,到底打著“Made in China”還是“Made in India”,你不就知道了嗎?

後發優勢顯現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你説的是。

印度錯過了工業外包革命的第一次浪潮,從玩具到彩電,從服裝到汽車配件,國際産業的轉移涌入了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第二次帶有技術和資本性質的轉移浪潮,印度也只是拽上了尾巴。中國則在20多年前,在開放政策指導下,展開雙臂擁抱著來自全球大大小小的投資者。

中國還每年投入1000多億美元改善基礎設施,為投資者創造更佳的投資環境,這可是印度的七八倍,而印度坑坑洼洼的公路和短缺的橋梁阻礙了投資者進入的步伐。

不過,遊戲才剛剛開始。

印度正在努力的改變這些條件,並不滿足於領先的軟體外包産業,雄心勃勃地要打造全球製造業中心。這幾年,印度製造業正呈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印度政府也開始以熱情的態度歡迎外國投資者的到來。

浦項鋼鐵100億美元的投資被印度在今年敲定,本來浦項更鍾情于中國。而印度電信設備爆炸式的增長早將LG吸引過去,紮根發芽。

還有,印度強大的私人資本,比如“塔塔集團”,高效率的公司運作令中國國企相形見絀,私人資本的力量正成為印度趕超中國的希望。

拿印度與中國相比,還會衍生出來許多有趣的問題。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得利於中國政府強大的資源推動和深度地介入經濟活動。但印度似乎並不打算過多的改變“自由散漫”的市場經濟,到底哪一種模式更具有潛力?

印度在學習中國,中國也需要學習印度。

不管怎樣,在歐亞大陸兩國正在崛起,競爭難以避免。兩國開始彼此重視對方,中印交流開始加深,這在貿易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麼兩個大國在競爭的同時,會攜手面對崛起面臨的同樣難題——比如,能源和貧困問題嗎?

21世紀經濟報道邀請羅蘭貝格戰略諮詢公司亞太區總裁Von Keller博士(中文名:馮凱樂)、中國駐孟買前總領事鄭瑞祥先生、商務部貿研院亞太部徐長文主任、外交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華碧雲研究員,共聚“天下論衡”,暢談中印對比。

“印度製造”的後發優勢

主持人:最近,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與印度的差距更小。中國和印度分別排在第49位與第50位。印度正在為提高國家競爭力而努力,其中重要表現就是發展製造業。今年9月26日,印度政府公佈了“印度製造業國家戰略”報告,顯示其發展“世界製造工廠”的決心。目前,印度製造業與中國相比如何?

Von Keller:製造業的範圍很廣,但總的來説,中國要具有更多的優勢。印度雖然在某些製造業上比較成功,比如紡織業,但中國的電子消費産品的生産能力更有優勢。中國的外資投入很多,資金不是太大的問題,所以資本相對密集的産品中國的生産能力更強一些。

鄭瑞祥:中印兩國獨立時間相近,分別是1949年和1947年。獨立之初,兩國製造業起點都很低。就一些所謂的洋貨而言,印度比中國稍強。例如,印度生産轎車比中國早。在1957年,印度最大的家族公司,就生産賓士大卡車,出口南亞地區,在非洲也有市場。“高露潔牙膏”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印度銷售,還有吉列剃鬚刀。

印度從來沒有封閉過,是半開半關的混合經濟,而中國是從極端的封閉到開放,在改革開放後,中國發展就比印度快了許多。目前,中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比印度強,價廉物美。中國製造業所佔比重高,而印度的服務業比較發達,這兩種産業結構各有利弊。

主持人:以汽車行業為例,中國對該行業採取了保護政策,國外汽車製造商只能通過建立合資企業進行投資,多數企業對轎車生産的核心技術並未掌握。而印度汽車産業的成功並非依賴於跨國集團大量的資本投入,而是依靠智慧化的設計開發出造價低廉的本土化車型,且價格低廉。這兩種模式哪一種更有潛力?

華碧雲:印度汽車業較早就自主開發了。過去印度汽車業主要靠與德國汽車公司合作,過了合同期限,可以在既有基礎上向前發展,變成自主開發。印度汽車業的自主創新意識比中國強。中國汽車行業有時候是一擁而上,或者重復引進,這些情況都應該儘量避免,印度在此也有教訓,但是它注意了這個問題。

徐長文:過去,中國在汽車産業發展上存在很多問題,政策改變直接影響了行業發展。有人説,外資進來,在我國生産汽車再銷售出口,中國可以賺取稅收收入,這種認識都是有缺陷的。

主持人:印度的紡織業發展迅速,印度有更為廉價的勞動力,更為寬鬆的貿易條件,這樣印度紡織業的發展會不會成為中國有力的競爭對手?

Von Keller:中國在某些紡織品上目前産量較大,比如服裝,羊毛衫等。問題是中國的成本優勢還能持續多久。中國的某些地區,已經不具備成本優勢了。有些採購商已經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採購。如果中國的人力成本仍然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長,就有可能失去與印度競爭的優勢。但另外一方面,中國以往幾年在紡織品産品品質方面表現出色,仍會保持一定競爭力。

華碧雲:印度是有這個想法,現在他們有專門的紡織基金,數額達到了幾百億,是專門用於支援技術創新的。但是中國的紡織品貿易是有優勢的,比如屬於機器紡織的部分,印度比我國薄弱很多,其技術沒有我國精良,因為過去印度國內家庭作坊式生産比較多。它的純手工紡織品在海外還是有市場的,但是大部分産品的品質比如絲綢,是不能跟中國産品相提並論。

鄭瑞祥:我國的紡織品對發達國家出口是有優勢的,發達國家比較青睞我們的産品,比如牛仔服。印度出産的紡織品在圖案和風格上則比較適合非洲國家。但發達國家對我國貿易設限,對印度的限制就比較弱。不過我國可以採取迂迴的辦法。

主持人:關於中印兩國的人力資本上,根據 MERCER公司發佈的報告,對中國的北京和印度的孟買、新德里做了一個對比,發現中國的工資成本明顯高於印度。隨著中國人力資本成本不斷提高,中國在與印度競爭中,會不會喪失吸引外資的優勢?

華碧雲:中國每人平均收入比印度高,造成工資成本明顯高於印度。但企業不是單憑這一項決定投資意向,還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基礎設施、行業競爭力、投資外部環境等,但最根本的是企業投資能否賺到錢——利潤率決定投資意向。

印度目前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公路、港口等效率低下,很難吸引投資者進入,至少短期內難以全面改善。如果印度在這方面加大投入,甚至比中國的條件還好,那印度的優勢就比較突出了。

徐長文:印度曾經是英屬殖民地,因此在語言上具有優勢。中國人發表的資訊基本都是中文,而印度的官方語言為英文。

鄭瑞祥:德國和美國駐印大使和參贊曾和我比較過中印投資環境問題,他們認為印度有三條優勢:民主制度、司法制度和英文普及程度。最後,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最終只有語言一條是真正優勢。至於印度的民主制度,政府領導人更替頻繁,政策不穩。比如美國安隆公司曾在孟買投資三億美元建設電廠,後因政府更疊,印度要求重新談判,項目因此停滯,嚴重影響了美國公司的利益。

就印度的司法制度而言,其辦案效率很低,一個官司可能要花幾年。所以外企的投資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這前兩條優勢,實際都不如中國。所以,印度從1991年改革開放到現在,引進外資累計僅327億美元,不及中國的一個省。

不過,印度具有人才優勢,包括管理人才。比如,管理全國44個軟體中心的公務員只有500個,管理團隊相當精幹,效率高,而且訓練有素。

主持人:印度政府已經看到了製造業對解決就業的重要意義,正在實施一系列的改革,希望提升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印度製造”已經暫露頭角,很多人也對“印度製造”充滿了期待。在很多亞洲國家已比較成熟的情況下,“印度製造”發展的空間有多大?與中國相比前景如何?

Von Keller:中國和印度在製造業上有兩個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國在基礎設施上佔有很大優勢。中國的交通更為發達,這樣就大大減低了運輸成本。這也是中國産品更為便宜的一個原因。其次,中國的教育體系總的來説要好于印度。中國每年從大學畢業的工程專業的學生要遠遠多於印度。中國的基礎教育也要好一些。而印度的教育差別很大,鄉村有很多人從未受過學校教育,而另外一些人卻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這兩個重要原因,令我認為中國在製造業上仍會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華碧雲:印度短期內不太可能超過中國。因為中國發展基礎比它好,基礎設施比較強。目前,儘管印度很想在製造業領域替代中國,特別是出現了中美、中歐紡織貿易摩擦,印度覺得有了可乘之機。但印度要想超過中國,首先要看印度自己是否具有競爭實力。

在某些方面,印度確有優勢。印度的私營企業發展比中國早,在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印度已經與外資合作,比如汽車業,1991年印度開放以後,十幾家世界著名的外資汽車企業,如福特、通用、豐田等都進入印度,因此它的汽車製造業能打入世界市場。現在,美國的主要汽車製造零件大部分從印度進口,因為現在汽車製造業已經跨國經營,而且也形成了一兩家很有競爭力的公司,而中國的汽車行業開放較晚。2005年12月10日(振華)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