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7月汽車關稅下降至25% 進口車新政孕育格局調整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20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資料圖表:2005年進口汽車市場主要政策及影響(點擊看大圖)

中國網策劃:2006年汽車業看點一覽

去年我國累計進口汽車16.25萬輛,為上年的92.61%。進口總量下降、市場結構變化成為進口汽車市場的主要特點——

2006年7月1日,我國汽車進口關稅將下降到25%。關稅下調預期,取消進口配額、實施《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進口車自動許可登記辦法,整車特徵辦法,落地徵稅政策,允許外商進入汽車服務貿易領域……2005年,一系列進口汽車市場新政陸續實施。眾多新政的實施為進口車市場帶來不少變數,市場結構和經營格局正在逐步轉變。

進口總量為上年92.61%

2.5升以上所佔比例上升

進口車價格略降3%

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累計進口汽車162516輛,為上年的92.61%。由於一季度是進口汽車相關政策調整的銜接期,加上2004年下半年大多數進口汽車經銷商虧損,經銷商訂貨相當謹慎,直接導致一季度進口量銳減,減幅近51.1%。隨著政策的明朗和經銷商開始盈利,5、6月份進口有所增加,進入三季度進口激增,尤其是越野車同比增長77.4%。

進口汽車市場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第一,2.5L以下轎車進口降幅明顯,所佔進口車總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62.5%下降為38.7%。越野車大幅增加,同比增長86.8%,其中2.5L以上的中高檔越野車進口占90%。第二,日本、德國、南韓進口轎車數量下降較大,美國、南韓進口越野車數量大幅上升,但從日本進口越野車的數量仍然最大。

根據網上車市對200多種進口汽車市場價格的監測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進口汽車市場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降幅為3%。

進口車經營主體發生較大變化。從去年開始,只有得到國外汽車廠家授權的企業才有資格進口和銷售進口汽車。非授權經銷商和貿易商的逐步退出進口車市場,使得授權經銷商地位進一步明確。同時,《辦法》允許外商獨資和控股的進口總代理商進入,使進口車經營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

授權經銷商地位增強

國外汽車廠商控制權提升

進口商資金壓力增大

大排量車消費提前釋放

《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使非授權經銷商逐步退出市場,授權經銷商的地位得到加強,汽車進口企業大幅減少。同時這也將有效減少汽車價格不穩定、消費者得不到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等問題。《辦法》實施後,進口車正在建立品牌授權體系,由於授權經銷商大多實力較強,數量也不多,同時,具有汽車銷售資格卻沒有得到廠家直接授權的經銷商只能作為其二級以及三級代理商,因此其市場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外商獨資和控股的進口總代理商的成立將使跨國公司主導進口汽車市場。允許外商獨資和控股的進口總代理商進入汽車服務貿易領域,意味著國外汽車廠商對進口車行銷管理、零售環節管理、代理商管理都將進一步加強,此舉在使進口汽車市場進一步規範化的同時,也將引發國外汽車廠商在華進口車運作模式及渠道的一場變革,這個變革體現在其對貨源、價格和網路的進一步控制上。

落地徵稅政策使進口商資金佔用增加60%,資金壓力加大,境外存入保稅區倉儲、轉口汽車大幅下降。去年上半年以後,不少車商基本已是按意向訂單調整每一批次的進口數量。

汽車消費稅調整預期使得大排量進口車成本大幅度增加,使得進口車價將開始新一輪的反彈。受這一因素影響,近兩個月大排量進口車特別是越野車的消費潛能得以提前釋放,高檔進口車的銷量持續走高。預計2006年消費稅開徵後,進口車市場將出現兩個月左右的真空期,此後逐步回暖。

政策因素、國産車替代因素、匯率因素共同作用,經營進口車仍存在較大風險

雖然進口汽車仍然有一定的空間,但在進口車市場影響因素不確定和高度動態的情況下,經營進口車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尤其是去年進口車銷售還可以的情況下,很多廠家都加大訂單,此時應理性訂貨。

正常情況下,今年每月汽車進口量將保持在1.5萬輛左右。以高檔化、個性化、差異化為主要特徵,進口越野車的增長仍然是最大亮點。

政策因素將加大對進口車市的影響。隨著進口車總代理商成立,跨國公司將逐步主導進口車市場,而在過渡階段,他們仍將借助國內大經銷商的力量,進口汽車經營短期內將存在多種模式。另外,品牌銷售的進一步強化,1月1日、7月1日分別將關稅調至28%和25%,以及消費稅的調整都將進一步對進口車市産生影響。

其次,國産車替代效果將進一步加強。隨著中高檔日係車崛起以及高檔德係車引進新車型,例如新奧迪A6、新寶馬5係、新賓士E系列等,進口車經營與國産車將呈現“品種互補,錯位經營”的關係。

最後,匯率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丁宏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