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時 報 道
撞機事件前後的中美關係

    ●美國方面應該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正式道歉。目前,問題能否順利解決,關鍵在於布希當局能否拿出政治勇氣,排除反華利益集團的干擾,更明確地承擔其責任

    ●撞機事件肯定對中美關係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其影響的程度取決於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雙方達成一個合理解決方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可能的衝突點也很多,今年上半年是中美之間問題比較集中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中美關係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不過,11月的APEC上海年會將對兩國關係産生極大的穩定和促進作用

    4月1日發生的美國軍用偵察飛機撞毀我軍飛機事件,使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美關係。目前這一事態仍在發展當中,其結果如何,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都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事件發生前的中美關係

    首先了解一下撞機事件發生之前的中美關係,可能會有助於我們判斷今後事態的走向。在布希上臺後的兩個半月裏,中美關係呈現如下特點:第一,與克林頓的第二任期相比,布希當局的對華政策有一些變化,主要包括:對中國的定位是往“敵”而非“友”的方向偏移一點(強調中國不是“戰略夥伴”而是“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的態度強硬一點,對華政策在其整體外交戰略中的地位下降一點,等等。但是,總的看來,布希當局的對華政策尚未成型。

    第二,正因為美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還不確定,所以涉及中美關係的思想庫和特殊利益集團的活動特別頻繁。在過去的幾個月裏,美國的一些著名思想庫紛紛就中美關係發表報告和建言,以圖影響新政府的對華決策,包括蘭德公司、亞洲基金會、對外關係委員會、傳統基金會等等。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殊利益集團(主要是反華利益集團)的活動,包括人權團體就“法輪功”問題對中國政府大肆攻擊,宗教勢力對中國的宗教政策濫加非議,台灣當局頻頻向美國新當局示好致意,藏獨分子四處鬧事,一些與情報和軍工有關的勢力製造所謂中國幫助伊拉克重建防空系統的謠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們感覺最近中美關係的氣氛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上述利益集團的活動造成的。

    第三,當前中美關係中的主要亮點是中國政府的對美政策,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一方面,對於美國方面的霸權主義行徑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0年美國人權報告》,另一方面,對中美關係中出現的一般問題,中國政府採取了冷靜處理、積極溝通的態度。在布希就職之後,中國方面派出前任駐美、加大使和現任高級官員等數個代表團訪問美國,向美國新政府闡明中國政府在一些關鍵性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總的效果是好的。錢其琛副總理于3月18日至24日對美國的訪問,對於加強中國政府與美國新政府的交流與信任,對於穩定中美關係,更起到了積極作用。

    撞機事件的性質及其影響

    撞機事件本身是一個事故,但這個事件的背景卻表明,事故的發生有其必然性。90年代以來,美國持續對中國的邊境線進行軍事偵察活動,多次的敵對飛行最終導致了這樣一個事故的發生。雖然在過去10年裏,美國方面一直宣稱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是接觸,但是它實際上有兩手,一種是接觸,另外一種就是防範,偵察行為就是這種防範政策的具體體現。

    中國政府已經表明,撞機事件的責任完全在美方。現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解決問題的責任也在美方。大部分西方輿論承認,事件發生之後,中國政府的立場是相當克制的,完全是美國方面的蠻橫態度造成了解決問題的困難。

    撞機事件後的美方言行集中反映了冷戰後美國外交決策中的兩個問題:一是美國的政治家從撈選票的角度出發,過於關注和迎合國內利益集團的要求,而對外界的合理要求不予關注。二是冷戰以後美國出現了一種傲慢,這種傲慢心態體現到許多具體行為上,結果給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損害。

    此前不少人認為,布希的外交班子是很強的。現在看來,這個班子的應變能力有問題,不能在最合適的時候抓住機會。其原因一是內部協調不順暢,二是主要成員的經驗不能適應冷戰後的新現實。

    由於中國政府的堅定立場,也由於美國國內的壓力增加,布希當局的態度有所軟化。4月4日和5日,國務卿鮑威爾和布希總統本人先後就中國飛行員王偉的失蹤和中國飛機的墜毀表示“遺憾”。正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的,這是“正確的一步”,但是,美國方面應該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正式道歉。目前,問題能否順利解決的關鍵在於布希當局能否拿出政治勇氣,排除反華利益集團的干擾,更明確地承擔其責任。

    美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走向

    撞機事件肯定對中美關係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其影響的程度取決於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從事態發展的趨勢看,雙方達成一個合理解決方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基本上會按照其原有的邏輯推進,而抓住如下的觀察點將有助於我們把握布希新政府未來對華政策的走向和內容。

    第一,人權問題。美國新政府已經在今年3月19日召開的日內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上再次提出譴責中國的議案。這一對抗性舉措無助於兩國關係的穩定和發展,中國政府對此是堅決反對的。

    第二,台灣問題。這個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問題,處理不慎將影響兩國關係大局。4月23日布希政府將就武器售臺問題作出決定,其對臺政策的基本傾向由此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判斷。截至目前,布希政府是把撞機事件和武器售臺問題分開處理的。

    第三,貿易問題。去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分別投票通過了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NTR)的法案,但是由於中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因此PNTR法案還不能生效,布希政府必須在6月3日前作出延續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地位(NTR)的決定。一般認為,布希政府重視中美貿易,會在這個問題上作出積極的決定,關鍵要看國會是如何反應的。另外,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美貿易關係的焦點將是履行WTO義務的問題。布希政府對於新型的中美貿易爭端可能採取的態度是新的值得注意的問題。

    第四,NMD和TMD問題。對於布希當局來説,NMD和TMD的“列車已經離開了站臺”,準備一意孤行下去了。而中國方面對此持強烈的批判立場,認為NMD和TMD會造成國際關係中新的政治對立,即把加入這些系統的國家和其他國家人為地分裂開來;NMD和TMD還會衝擊原有的國際安全結構,形成新的國際衝突根源;特別是TMD一旦擴散到台灣,將嚴重干擾中國的統一大業。因此,NMD和TMD在未來4年必將成為中美之間的重大問題。這裡需要關注的是布希當局對中國的立場給予什麼樣的反應。

    第五,美日同盟與東亞安全問題。布希在競選期間主張美國亞洲戰略的重點仍然應該是美日同盟,在安全問題上尤其如此。

    總的看來,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可能的衝突點也很多,但並不是不可控制的。從上述問題展開的時間順序看,今年上半年是中美之間問題比較集中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中美關係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由於APEC年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召開,中美兩國元首將舉行會晤,這會對兩國關係産生極大的穩定和促進作用。

    

    《環球時報》 2001年04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