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泰委員:引導“物流熱”發展現代物流




     使人振奮的“物流熱”

    最近兩年,一個新的發展勢態引起了國人的注意,那就是物流事業。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國引進和接受了物流的概念;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特別關注“物流”中的“配送”;九十年代初,李鵬同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設立為企業服務的原材料配送中心”接著李嵐清同志在多次講話中把“配送”作為我國流通領域的一項發展提出來。再加上我國交通運輸領域已經逐漸使用的集裝方式等先進的物流技術,物流在我國開始探索性地前進。

    九十年代末,物流已以從局部的探索性應用和發展,上升成對總體物流形態的重視。深圳市率先將現代物流産業作為三個重要支柱産業之一,緊接著完成我國第一個城市現代物流規劃,大型“平湖物流基地”已經啟動;上海市將物流産業作為新世紀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重點,同時正在制定物流規劃;天津市形成用物流優化産業結構的思想,並且形成了現代物流發展綱要;北京市完成了現代物流系統發展的研究,將發展現代物流業納入規劃,東南、西南兩個物流基地的建設也正在進行中;武漢、煙臺、大連、瀋陽、葫蘆島、邯鄲、東莞等大、中型城市,都在積極籌劃現代物流規劃和今後的發展。

    國家領導人吳邦國、吳儀、成思危等同志先後出席了全國性的物流研討會,就現代物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都發表了肯定性的講話。

    現代物流的各種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也空前活躍,成了最近兩年僅次於IT業的一個熱點。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企業開始向現代物流業轉型或者把現代物流業作為重要發展領域,中儲、中遠, 中海、中外運、海爾、美的、大慶、青啤等幾十家國內巨型、大型企業都有實質性舉動。我國證券市場已經形成了由幾十家企業構成的“物流板塊”。這些發展勢態,被媒體和經濟界稱之為“物流熱”、“物流之春”。

    為什麼會興起“物流熱”

    發展現代物流是一個國家現代化歷程的必然要求。工業化進程首先提出了燃燒、糧食、水泥等大宗物資的快速、高效的物流問題,與之相適應的是“大物流”。逐漸進入“資訊時代”的現代社會,由於需求多樣化的拉動,經濟結構愈趨複雜,出現了減量化趨勢及“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需求;物流對象也從以大宗物資為主體,向多樣化和“輕、薄、短、小”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在買方市場環境下,獲得了主導權力的用戶又必然提出低成本、高水準服務的要求,例如,準時的要求,零庫存的要求,物流服務到戶、到庫甚至到線的要求等等。這種情況下,單純的“大”已經不能解決複雜經濟結構體系中的物流問題,出現了多方面的探索,在資訊技術支援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優化的物流技術和方式,例如集裝、多式聯運、物流中心、自動化立體倉庫、配送方式、準時方式、零庫存方式、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等等。與這個社會階段相適應的物流,變成了不僅規模大,而且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援下,有很高的水準和品質,我們將其稱之為“現代物流”。我國的經濟現在正處在全面提升水準和素質的時期,經濟增長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必然形成對現代物流的需求,這是出現“物流熱”的根本原因。

     “物流熱”的導火索

    直接促成了當前的“物流熱”,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是外部原因。1997年東南亞爆發了經濟危機,危機過後,人們在分析和總結東南亞各國和各地區的情況進發現,以“物流”為重要支柱産業的新加坡、香港有較強的抗禦經濟危機的能力。例如1998年受金融風波影響較大的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為-6.8%,泰國為-8%,東盟為-9.4%,與之相比較,香港情況比較好,為-5%,而新加坡當年實現了1.5%的正增長。這一現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物流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意義。物流作為一個産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也是非常重要,它能夠起到完善結構、提高國民經濟總體品質和抗禦危機的作用。

     第二個是內部原因。1999年開始的電子商務熱。一年多一點便於急劇冷卻,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物流瓶頸”。最初人們認為,電子商務可能存在若干個“瓶頸”,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唯一不可以短時間越過的只有“物流瓶頸”。過慢的物流速度、過高的物流成本、惡劣的物流服務,使得在網上一瞬間就完成的電商務所節約的那一點時間、那一點費用和所獲得的服務滿足變得毫無意義。可以肯定地説:下一次電子商務的熱潮,只會在物流問題解決之後,而不可能在它解決之前。這就使很多人回過頭再去作物流,促成了“物流熱”。這兩個導火線,前一個促成了管理層和經濟界對物流産業的重視,後一個促成企業對不對現代物流的重視。

     引導“物流熱”,發展現代物流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全球化趨勢和西部大開發給現代物流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抓住機遇發展現代物流提升國民經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接受歷史教訓,防止和物流熱重蹈若干年“熱”的覆轍,不使“物流熱”變成泡沫,需要切切實實地做好工作:

    一、 應當把現代物流作為我國新世紀發展的戰略之一,擺在重要位置上。需要對現代

    物流作出總體的安排,具體的建議是:制定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綱要或發展規劃,經濟區域和重要的物流重點城市也應當制定現代物流發展綱要或發展規劃;確定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制定適當的産業政策和技術經濟政策,工商部門和經濟運作部門應當確認“物流”的行業形態,在管理和運作上給新的物流業態,例如第三方物流、“門到門”物流放開限制、減少行政審批和干預;成立全國性現代物流發展的領導或協調組織,防止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廣泛推進的“部門經濟”對現代物流的分割,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對總體物流的分隔,應當成立有權威的、代表國家利益而不是代表部門或地區利益的領導或協調組織;解決我國物流領域開放程度不夠,新技術、新的系統方式引進不足的問題,擴大物流領域的開放程度。

    二、 應當改變企業只重視生産系統的建設和技術改造,不重視現代物流的問題,把現代物流作為企業“第三個利潤源”。具體建議是:應當用現代物流優化和改造生産系統,以縮短和生産流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用現代物流思想、方法、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改造企業供應系統,通過整合,建立“供應鏈”;用現代物流改造和重組分銷,配送系統,用分銷、配送網路或構築物供銷應鏈的鏈節來降低銷售成本,提高銷售服務水準。

    三、 應當重新修訂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解決物流人才不足問題。具體建議如下:取消對高等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封殺,恢復我國十幾年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在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容納物流類型的專業,使更多的高等院校能夠有培養物流人才的權利,使現代物流在我國的發展有人才保證,在目錄沒有修訂前,允許高等學校根據市場需求以不同名稱的物流專業(例如物流管理專業等)進行招生;建立完整的現代物流科學學科體系,有條件有高等院樣可以全面轉向物流專業型的院校。

    

     中國網 200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