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嶺委員:強化發明創造教育




    面向新世紀,知識經濟在迅速發展,一個新的科技革命和社會變革在全球迅猛發展著,許多複雜的科學技術問題、社會問題急需解決,國際競爭主題轉向了經濟領域,經濟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的貧富極端分化現象正在加大。發展中國家要生存、要發展、要迎頭趕上去的難度、壓力愈來愈大。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研究出各種具有新設想、新價值、新理論以及各種具有新觀念、新概念、新方法的科學技術。這一切,歸根結底需要充分地開發“人的資源”了,就是説人自身的創造力。只有通過提高創造力,在各領域做出諸多的創造,並在政策、管理、法規、生産中加以運用,才能克服當前各種矛盾,才能在新的技術革命中領先、跳躍式前進,才能解決發展中國家當前面臨的各種難題,提供新的設想、新的價值、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新的技術、新的産品。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缺乏獨創能力,就難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目前,我們的高等教育正在擴大規模、調整學科、增大效益,這是十分必要的,學科重復、脫離社會發展需要、資源浪費正在被扭轉。目前的學生外語、數學、電腦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學生的利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意識和能力都很弱,這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影響我們保持快速、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如何使我們的高等教育培養出更多高層創造型人才,提高知識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我們的青年學生提高創造意識、創造能力,是亟待解決提高的問題。

    我國的教育重點,改革的成就看什麼?其中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看培養的人才的創造力的大小,培養出多少高層次創造型人才,以滿足和適應我國各部門各行業對創造型人才的急需。因此,我們的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強創新教育,使之成為培養高級創造型人才基地,教師成為發明創造的導師,已是當務之急。這是時代的需要,是科教興國戰略的體現,也是保證國家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需要。

    發明創造教育是一門加速發明創造和培養發明創造人才的科學。它已成為一門國際性學科,日益受到廣泛的重視。世界上較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産業在50—60年代都在大力開展發明創造教育,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築波大學、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蘭德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等等。美國政府從60年代就非常重視對學校、企業、部隊進行發明創造教育。日本政府確認“創造力開發是通向21世紀的保證”。這為他們經濟持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創造力開發的熱潮在世界各地竟相展開,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在當代,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與實力,已直接與這個國家對高層次創造人才培養密切相關。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每個正常的人頭腦中都蘊蓄著巨大的發明創造力。由於受傳統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形成了思維定式和習慣束縛,在實際工作中發明創造意識很低,不懂得發明創造規律與方法,其創造力不能很好地開發和利用,無法由穩到顯,一生碌碌無為,長期在低層次上重復勞動,造成人生和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如果我們的大中專學生將來有1/2的人可搞出高層次發明,對社會貢獻將會多大!

    另外,大量科學實驗表明,創造力如同人的行為一樣,可以通過教育和訓練而大大提高。日本、美國等的實踐表明:經過發明創造培訓教育,學生的創造力可以提高三倍以上!我們的試驗也獲得同樣好的效果!河北工業大學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在我國微電子技術與國外先進國家相差10—15年情況下,由於掌握了發明創造規律,發明成果不斷,獲國家發明獎五項、省部級科技成果18項,取代美國先進産品,並開始出口,科技成果投入少、産出多,實現了高效率、高水準、高效益。

    進行發明創造教育首先應有教材。河北工業大學編寫的約30萬字的《實用發明創造工程學》獲得天津市、河北省及國家發明協會好評,可作為大專院校及研究生授課與自學臨時教材和參考書。經多年試用證明,學後學生創造力可提高3—4倍,和國際教育結果相當。可以作為教師、幹部培訓自學教材,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本科及研究生必修教材。通過發明創造教育,使學生學習掌握髮明創造技法與規律,把學生由智力型人才培養成或轉化成創造型人才。

     為此,建議如下:

    一、對高校有決策權的領導幹部,分期分批進行發明創造教育培訓,學習發明創造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提高專業管理幹部的發明創新意識,發明創新的管理能力,以保證高校成為培養高層次創造人才的基地。

    二、學校發明創造教育關鍵在教師,每一個教師應成為發明創造的導師,這首先應對教師進行普遍培訓。提高教師的發明創造意識,了解掌握髮明創造性的技法與規律,培訓一般一個月左右,可利用假期也可講座與自學相結合,以在教學科研中具有發明意識與創造力為目的,做到高師出高徒,以便培養更多創造型人才。

    三、各高校尤其工科院校各學院、各係專業要對口一個大中型企業,在企業領導下組成企業技術人員、高校教師參加的高技術創新中心,針對企業急需新技術、新産品進行開發創新,真正形成“産學研”攻關實體。由高校作為企業技術人員再培訓、 高技術理論和技術基地,企業作為教師和學生創新基地。德國的經驗表明,這樣的教師培養的學生為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是企業發展急需的人才。

    四、加強發明創造實踐。結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碩士生、博士生畢業論文等在教師、科學家、企業家指導下,進行實際發明創造訓練。從選題、發明路線、發明實施、發明實驗和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及推向市場商品化,了解和掌握髮明的全過程,真正提高創造意識與能力。

    通過發明創造教育,真正在我國高校實現“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使師生誘發釋放出潛在的巨大創造力,學會應用所學知識,進行高層次、高水準創新,為國家培養出大量急需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

    中國網2001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