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旋委員: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肉食生産的應對措施  

    認識入世後我國畜牧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國內生産現狀,積極、主動地應對今後的變化的局面,從而加快我國畜牧業生産、加工、銷售結構的調整,加大完善相關法規內容及執法力度,加速制定相關産品生産、加工、內外銷的市場化運作的防範措施,以確保我國畜牧業生産在入世後減少震動。

    一、我國肉食生産及市場的優勢

    1.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截至2000年末,我國城市每人平均肉食佔有量為48公斤,而農村市場僅為28公斤,到2005年城市每人平均肉食佔有量約為54公斤。從這三組數字不難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人們對膳食結構質與量的提高,屆時非城市人口的肉食消費水準將逐步趕超城市人口的肉食消費水準。

    2.國外市場變化帶來機遇。雖經各國政要間、政府間的協調,但歐洲國家因瘋牛病、口蹄疫造成的影響,還遠遠未得到消除,不少傳統肉類進口國,都無期限的禁止從歐盟國家進口肉類,預計新的供應國將首選我國。

    我國的凍雞主要向南韓、日本出口,無論從地緣、價格、品質、品種上,我們均佔據了相當大的優勢。

    我國內地的活豬、活雞主要向香港、澳門出口,無論從地緣、價格、品質、品種、防疫上,內地均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北美國家是雞肉、牛肉的傳統消費國,從勞動力費用、環保方面考慮,北美市場也將會是我國肉雞、肉牛出口的潛在市場。

    我國肉食品的生産量、出口量與國外每人平均需求懸殊太大,商機無限。以2000年為例,國內豬肉生産約為4160萬噸,禽肉生産約為1135萬噸,出口也僅約為40萬噸。

    3.環保農業産業榜樣模式已形成。安全肉食生産企業已開始獨領市場風騷,如河南漯河雙匯食品集團、康地萬達(天津)有限公司、吉林華龍集團、吉林華正集團、天津市順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內蒙赤鋒興發集團等企業,均為近幾年國家引進先進生産、品控、加工技術與設備的企業,逐步形成對國內市場的良性壟斷,帶動了一方養殖戶的良性發展,已是當地飼養業的龍頭企業。應該説,這些企業已具備了與國際企業競爭的能力。

    4.國家相關立法已行之有效。國家相關部門頒布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國家動物和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物質監控計劃》、《出口肉食飼用飼料管理辦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畜牧業的安全生産起到了防範與監控的作用,並加大了執法部門的管理力度與決心。

    二、我國肉食生産面臨的挑戰

    活牛的進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地區的發達國家,除傳統性質上的市場壟斷外,先進的防疫、檢疫、監測、鑒定水準以及與之配套的法規、規定、標準,是其他地區趕超的目標。種畜、優良牧草、較長的養殖期、先進的飼養設備、屠宰設備,也是制約其他國家出口的主要原因。

     我國是亞洲活豬的最大的出口國,但僅僅針對香港與澳門,而出口僅佔國記憶體欄0.45%。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現無對策以進入最大的進口區域(即歐洲與美國);在飼料、養殖、肉食品種、肉食加工等的市場、道德、服務、法律觀念,也存在較大差距。

    世界畜禽貿易中,最大部分在活雞與雞肉的貿易上。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雖也在此貿易大國行列內,但卻僅佔存欄的1—3%,而且出口地僅集中在東亞的日本、南韓,及中國的香港與澳門。

    三、應對的措施

    1.按照國際標準,提高畜産品品質是大勢所趨。在傳統養殖區建設養殖防疫區,供出口養殖使用;有優質的畜禽資源、規模化的養殖量,加之統一的種畜禽、房舍、飼料、防疫疫苗及檢驗標準,使屠宰成本、養殖成本、防疫成本大幅度降低,增加産品的競爭力。

    另外,以綜合屠宰聯合企業為龍頭,以先進的內外銷方法為手段,加盟知名的大型內外銷企業完成內外銷網路建設。

    2.積極搞好與準出口國的優秀貿易公司、肉食加工企業的聯合,充分利用我國在勞動力上的優勢及土地優勢,生産國外品牌,以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

    3.珍惜港、澳市場對我産品的支援,增加與之利益上的合作。在加入世貿後,特別是港、澳與內地關係日趨緊密時,充分利用港、澳的優勢,在互利雙贏的前提下,在原有的轉口額基礎上擴大外銷。

    4.八大菜係是我國民族資産,在肉食深加工、創品牌系列方面大有可創造的空間。國外肉食的銷售通路之一即與快餐業聯合,我國境內的部分企業也在通過國外快餐業,打開國內市場。八大菜係是我國民族資産,海外有幾千萬的華人、華僑,有眾多華人超市、餐館,若以八大菜係或著名老字號為龍頭,開發出系列肉食成品、半成品、即烹得食品,配以註冊老字號商標,定能開創肉食加工業的一片天地。

    (本文作者係致公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主委)

    中國網2002年3月14日


工商總局部署開展肉食品市場專項整治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