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詞──國際競爭力  

    記者在今年“兩會”採訪中發現,“國際競爭力”成為代表委員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作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第一次“兩會”,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代表委員高度關注“國際競爭力”,其中含義意味深長。

    

    

    

    “儘快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是中國相關産業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代表如是説。

    

    “農業已面臨著國外農産品的巨大衝擊,增強農業和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攸關農業興衰。”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代表懇切陳言。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進程,樹立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標準,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時不我待。”人大代表管華詩院士在發言中大聲疾呼。

    

    一份份提案、議案,一次次發言,代表委員圍繞“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注,實際上是點出了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宏大背景下,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生存和發展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具體而急切的重大課題;是在新的環境和條件下,一份從政府部門到各行各業所必須給出答案的新考卷。也正因如此,朱鎔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次出現“國際競爭力”這個詞,並強調要以增強國際競爭力為核心,做好應對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工作。

    

    增強國際競爭力,不僅僅是哪家企業、哪些行業的現實要求,更是關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重大抉擇。

    

    增強國際競爭力,就要求我們要培養廣闊的世界眼光和敏銳的國際意識。“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國這句古語在今天仍閃耀著睿智的光芒,對我們參加國際競爭仍有啟發意義。學習和熟悉包括世貿組織規則在內的各種新的知識,善於吸納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和有利於我的先進文化,無疑是我們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增強國際競爭力,當前,就要為企業發展提供與世貿組織相適應的法律保障,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營造適宜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良好環境。代表委員們指出,現在,在一些地方,一方面,政府審批仍過多過濫,政府職能存在嚴重的“越位”;另一方面,在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仍有許多“缺位”。地方保護、行業壟斷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大企業的成長。擺脫傳統計劃經濟的羈絆,打破阻礙發展的“籬笆墻”,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空間,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方能脫穎而出,輕裝上陣,角逐國際大市場。

    

    增強國際競爭力,也需要各個行業和企業加快改革,苦練內功,建立適應國際競爭環境的內部機制。代表委員呼籲,面對加入世貿組織,每個行業和每個企業都應反躬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正泰集團董事長、人大代表南存輝説得好:“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企業垮臺也是內部機制不能適應外部變化的結果。”面向市場調整和改革企業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中國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和前提。

    

    國際競爭力,一個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詞語,它是尺度,是目標,是激勵,它讓今年的“兩會”,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新華社2002年3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