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廣東省衛生廳發出“毒蘑菇”食品安全預警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3 月25 日 | 文章來源:新華網

針對近期廣州市陸續出現市民採食野蘑菇中毒事件,廣東省衛生廳24日發出食品安全預警通告,提醒市民珍惜生命、提高警惕,切勿採食野蘑菇。

記者從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近日接到兩批共7名因食用“致命白毒傘”蘑菇而中毒的患者,其中4名是湖南人、3名來自廣東電白。

這兩批人在食用了從廣州華南植物園內一工地附近採摘的白色蘑菇後,起初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後來病情加重,出現肝臟受損、表情淡漠不想説話等重症狀況。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中毒科劉主任介紹説,一般的毒蘑菇食用半小時後就會出現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等,這反而説明毒性不強。“致命白毒傘”的中毒潛伏期長達24小時,一般為8至10小時。市民誤食毒蘑菇大約一天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胃腸炎的症狀,經過處理後,第二天這些症狀會緩解,進入“假愈期”。這時候有的市民以為自己已經沒事了,但第三天就會進入肝損害期,病人轉氨酶急劇升高,嚴重的出現肝衰竭,搶救成功機會非常微小。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長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發季節,部分群眾因採食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廣東省多次引起中毒的“致命白毒傘”與湖南等外省的某些食用蘑菇外形相似,鑒別需要運用專業知識及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才能完成,因此很容易發生誤食中毒事件。2000年以來廣州等地發生多起該類中毒事件,中毒26人、死亡17人。

資料顯示,我國已知食用蘑菇種類約有700多種,大多數美味可口的種類仍處於野生狀態。同時,毒蘑菇資源也非常豐富,多達190多種,廣東毒蘑菇種類約佔國內種類的50%以上。

毒蘑菇與食用菇沒有明顯區別,僅憑肉眼難以鑒別,容易因誤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誤食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死亡率極高。毒蘑菇中毒臨床症狀分為5種類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性型、臟器損傷型和日光皮炎型。

為此,衛生部門提醒:要珍惜生命,切勿採食野蘑菇;經營蘑菇的企業要提高警惕,嚴把採購關,確保食品安全。食用蘑菇出現中毒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並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記者 鄭天虹)

新華網 2005年03月25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