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國沼氣應用呈現多樣化

    隨著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的進步,我國沼氣應用正實現跨越式發展,開始由農村向城市發展,由點燈做飯向發電領域擴展。

    1998年10月,我國在杭州天子嶺填埋場,利用垃圾建成首家沼氣發電廠。1999年6月,廣州大田山沼氣發電廠投入運作,日發電量2.3千瓦時,日處理垃圾3000噸。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北海等大中城市也正在或準備建立垃圾沼氣發電廠。

    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填埋垃圾産生沼氣發電的技術路線是:垃圾填埋——發酵——産生沼氣—— 燃燒——發電——産生電能。一些國家也看好我國這項技術,2000年,我國援建的突尼西亞沼氣發電站正式交付使用。

    近幾年,伴隨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垃圾量年均以6.5%的速度迅速增長,這為利用垃圾産生沼氣發電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我國90%以上的城市採取填埋的方式處理垃圾。許多城市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能力都在上千噸以上,總填埋庫容達數千萬立方米。這些被填埋的垃圾産生的沼氣量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據了解,我國目前擁有一千多萬座沼氣池。我國的沼氣池最初出現在廣大農村,人們利用牲畜糞便、莊稼秸桿填埋在一起,利用發酵後産生的沼氣,做飯照明。沼氣的廣泛應用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位政府環保部門官員説:“但我國目前總體上沼氣應用範圍還不大,利用率仍比較低,加之,我國是能源消費的大國,因此,我國利用垃圾發電的市場前景比較廣闊。 ”

    

    新華社 2001年9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