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預演

    “入世”總動員

    當號角吹響戰鼓動地、旌旗飛揚利劍出鞘之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者”,必勝,兵戰如此,商戰亦不例外,“色不變者”,必是“實事求是”之輩。

    中國距離“入世”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入世”後的磨合期也只有3到5年時間,當此“劍拔弩張”之時,我們面對怎樣的競爭現實?

    産業弱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弱勢是什麼?

    最新資料顯示,去年我國零售業100強年銷售總額16468億元,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去年銷售額高達1668億美元,是我國百強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的8倍多;去年1年,新力在我國的彩電銷售100萬台,營利10個億,而同期所有國産彩電銷售營利不過54億——

    規模、營利、産業集中度、研發等不如人,是我國産業弱勢的最集中體現。

    新力(中國)公司有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新力高營利的秘密在於,把10%左右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據悉,今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新力認為,技術領先對電視機一類的家電生産廠商的成功至關重要,像新力開發的貴翔平面電視機,便對電視機産業造成了革命性衝擊,彩電發明30年來,貴翔電視機是首例銷售價格真正上漲的電視機,新力的競爭對手要花3年時間才能複製這種技術,然而到那時,新力的品牌已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競爭者唯一能競爭的就是價格,而降價會降低利潤,降低利潤又會反過來影響其研發,新力估計,競爭對手需要20%——30%的價格優勢才能與其進行競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力模式值得借鑒。

    效率低下

    企業效率低下、産業資源分散是導致我國産業弱勢的基本原因。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增長更重要的障礙是使用稀缺的資金時缺乏效率,更多的投資並沒有引起更多的産出增加,中國也面臨者這種困惑。”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一次中國之行的演講中指出,旁觀者斯蒂格利茨的論斷可謂一針見血:最新資料顯示,美國農業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3%,而我國卻佔70%,過去50年我國農業人口翻了一番,可耕地面積卻降了近一半,生産率因此也不斷下降,我們生産一噸大米約需要58天時間,而美國人只需要花一天半的時間,因此,“入世”後,諸如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等國內價格比國際價格高的農産品,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汽車行業的效率更低得離譜,資料顯示,國內現有100多家汽車定點生産廠家,光去年就有13家産量為零,另有13家的産量不足百輛。

    彩電和零售業則是資源分散的典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家電企業有1000多家,大多數企業生産能力嚴重過剩,以彩電業為例,生産能力已超過需求量1倍,行業利潤率只有微薄的2%,企業眾多、産品過剩造成的8次大規模價格戰,使彩電業受損200億元,研發能力受到嚴重制約;在美國,主要的零售市場前三大家企業的銷售總額一般都佔整個市場份額的70%以上,相對而言,我國的零售業卻高度分散,而且,目前還沒有出現全國性的零售企業,最大的零售企業上海聯華超市,也只是在以上海為中心向周邊地區發展。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善意干預”(斯蒂格利茨語),是政府對一些産業的保護,“13家汽車廠家産量為零”卻仍能生存,因為它們可以靠倒賣“目錄”(汽車生産許可證)茍延;資源分散的根本原因是“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尚未真正形成,許多産業因此出現“優不勝、劣不汰”的窘態。

    挑戰與反應

    歷史學大師湯因比曾用其著名的“挑戰與反應”理論解釋人類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其結論是,能積極地應對外部環境(自然的、人為的)挑戰,是文明起源與成功發展的前提。

    對中國而言,“入世”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積極的推行諸如“降低門檻、鼓勵競爭、戰略重組”等等“應戰”舉動,成為“提高效率、集中資源、備戰‘入世’、順利磨合”,從而成功推動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當務之急 。

    

    《南方都市報》 2001年9月0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