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艾滋病疫區採訪札記

    由於和性、死亡等敏感問題緊密相關,從被發現的那一天起,艾滋病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醫學問題,而是一個需要用醫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多個視角審視的社會問題。正因為如此,當記者日前隨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組到河南上蔡縣蘆崗鄉文樓村採訪時,當地幹部群眾反映的問題已遠遠超出了醫療救治的範圍。

    “俺種的蔬菜、水果沒人要,這可咋辦?”“俺明明沒得病,可到外地打工卻被拒絕,這是為啥?”“已經定好的親事一一退掉,後生娶不上媳婦,妮兒嫁不出去,你説急人不急人?”……當最初的恐懼與慌張漸漸被直面現實的清醒與勇氣所取代,文樓村的村民們又感到了諸多的無奈和沉重。更讓人不安的是,這種壓抑的氛圍目前已經“感染”了整個上蔡縣。

    前不久,按照一年一度的慣例,主管縣領導帶著100多精壯勞力到某地聯繫勞務輸出事宜,卻被婉言回絕。氣得這位縣領導拍著胸脯説:“咱們當場檢測,沒問題的你留下,有問題的我帶回去。”可人家就是聽不進去。

    縣委書記楊松泉哭笑不得地告訴記者,他每次到外地出差,一聽説河南上蔡的幹部“光臨”,人們立刻會瞪起驚恐的眼睛。楊松泉不得不反覆解釋:上蔡縣有130多萬人口,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比例並不算太高。即使在文樓村,相當多的村民還是健康的,“上蔡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正面臨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等攻堅戰,如果長此以往,經濟社會發展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了解才會不寬容。雖然人類與艾滋病的抗爭已走過了20個春秋,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將艾滋病看成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撒旦”,避之惟恐不及。事實上,人類對於艾滋病的認識程度和駕馭能力已遠非20年前可比。

    據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組組長、國務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協調會議制度辦公室主任、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介紹,1981年6月5日,美國醫生在一份並不權威的醫學期刊上公佈:洛杉磯5名同性戀患者感染了一種罕見的“肺炎”。這被認為是人類有關艾滋病的第一次報道。那時,人們對於艾滋病還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有效的防治措施。20年過去了,人們已經了解了艾滋病的發病機理和傳播途徑。儘管迄今還沒有研製出根治的疫苗和藥物,但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只要採取有力的干預手段,改變不良生活行為,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工作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王愛霞是我國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發現人,從事艾滋病研究與防治已經有16個年頭,診治艾滋病病人近百例。她告訴記者,與肝炎、肺結核、瘧疾、傷寒等烈性傳染病相比,艾滋病的傳染性相對較弱。醫學研究表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無外三種,一是包括靜脈注射吸毒在內的經血液傳播;二是性傳播;三是母嬰傳播。其他日常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共用生活設施、共同進餐等,不會傳染艾滋病。

    在文樓村簡陋的小學校裏,工作組“特意”安排我們與患者代表共同進餐。這頓飯雖然普普通通,但大家吃得似乎分外香甜。當每個生命個體與死亡不期而遇時的寒冷與孤獨感被眾人分擔時,由此産生的極端情緒才會平復,危難之地便會誕生拯救之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艾滋病病人少一份冷漠與歧視,多一份關愛與扶助,讓他們挺直腰桿站在陽光下,不僅僅代表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考驗著人們面對未來的勇氣和信心。

    《人民日報》 2001年8月1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