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紀實

    這是一個令中國人興奮、激動和揚眉吐氣的時刻,這是奧林匹克運動一次公平、公正和歷史性的抉擇。7月13日,莫斯科當地時間18時15分(北京時間2 2時15分),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在世界貿易中心會場莊重宣佈: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國際奧會第112次全會經過委員不記名投票,懸念到第二輪後終於被揭開。第二次申辦奧運會的北京,面對強大對手的挑戰,以高水準的申辦工作和泱泱大國的實力,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奧林匹克聖火7年後將在中國點燃!這將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第一次。中國人一個世紀的奧運夢想終於實現了。

     決策篇

    在北京中軸線的北四環路北側有一片空地,遲遲沒有開發。這裡難道沒有商業開發價值?根據《申辦報告》中的規劃,這裡將興建包括主體育場在內的14座比賽場館和國際展覽中心、奧運村、主新聞中心,其北側是760公頃的森林公園。為舉辦奧運會預留奧林匹克公園用地,這不能不説是遠見卓識的決策。 北京8年前代表中國第一次提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與一個偉大人物--鄧小平不無關係。1990年7月3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85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為北京亞運會新建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亞運村。炎炎烈日,鄧小平站在體育場的高架橋上,環視眼前宏偉的建築群,用濃重的四川鄉音緩緩地説:"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為什麼不敢幹這件事呢?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是個浪費,就等於浪費了一半。" 北京在成功地舉辦了亞運會後就提出了申辦2000年奧運會。第一次申辦奧運會的北京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北京依然看到了自己的"份量"。43:45,僅兩票之差,最小的差距。在沉默了5年後,1998年11月,經中央批准,北京宣佈申辦2008年奧運會。除北京外,提出申辦這屆奧運會的全球還有9個城市,其中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日本大阪都是發達國家城市。對北京來説,這既是一次機會,又是一次世界性的挑戰。按照奧林匹克運動廣泛性和普遍性的原則,1996年奧運會在美洲舉行,2000年奧運會在大洋州舉行,20 04年奧運會在歐洲舉行。2008年奧運會應該在美洲、歐洲和大洋州以外的大洲舉辦,這大大增加了北京的機會。北京再次提出申辦奧運會,無疑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英明決策。江澤民主席多次表示關注和支援北京申奧。他在2001年9月9日致薩馬蘭奇主席的信中説:"我和我的同事們完全支援北京申辦。如能在具有悠久文明並且迅速發展的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無論對奧林匹克運動,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積極意義。我深信北京市在中國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將作出非凡的努力,一定能辦成一屆高水準的奧運會。"與8年前相比,無論是中國還是北京市,財政實力大大增強。1999年,全國國民生産總值(GDP)超過一萬億美元,北京達到240億美元。北京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揚帆前進,日新月異。很多參加過上次申辦工作的專家、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説,國際奧會評估團對北京的申辦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國際輿論呼聲較高,最根本的原因是北京更有實力了,骨頭裏的"鈣"更多了。如果説上一次北京申辦獲得的不少票是感情票,那麼這次則是委員們感情和技術的綜合選擇。國際奧會執委何振梁對這一點感受最為深刻。1993年北京申辦失利後,他在返回的飛機上看望申辦團人員,當少年合唱團小姑娘郭蕊和金雪望著他們尊敬的何爺爺那紅腫的眼睛滾動著淚珠,像觸電一樣哇哇地哭出聲來。老何抑制著情緒,感慨地説:"不哭,你們要從小立志,好好學習,長大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 "北京市政府更為務實,市長劉淇旗幟鮮明地提出:"以申奧促發展,以發展助申奧",即申辦奧運會和城市發展建設、改善百姓生活等齊頭並進,相得益彰。無論申辦成功還是不成功,北京都要發展,北京都要建設。

    莫斯科會議臨近了,申奧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北京奧申委嚴格遵守國際奧會的規則,不犯規,不越位,停止了一切申辦宣傳,從而影響國內媒體也跟著沉寂。這正應了那句名言:此時無聲勝有聲。

     圓夢篇

    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終於圓了中國人民及海外華人華僑一個世紀的奧運夢。 早在上世紀初,《天津青年》雜誌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出這樣三個問題:中國什麼時候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什麼時候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什麼時候舉辦奧運會? 1932年第十屆運動會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體育落後,當時只有短跑運動員劉長春參賽,在100米預賽中即被淘汰。新中國成立後,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徹底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1984年,新中國體育健兒赴美國洛杉磯參加奧運會,一舉奪得15枚金牌,打破了中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金牌" 零的紀錄"。從洛杉磯到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中國運動員連續參加五屆奧運會,共獲得80枚金牌。短短半個世紀,中國已經躋身於世界體育大國之列。然而,中國舉辦一屆奧運會的夢想卻多年未能實現。8年前的1993年9月23日,不知有多少中國人度過了一個苦澀的不眠之夜。國際奧會在摩納哥舉行的第1 01次全會出現了讓中國民眾難以接受的表決結果,北京以兩票之差與2000年奧運會失之交臂。親身經歷過上次申辦的北京奧申委研究室副主任劉岩説,對於當初的情景他依然歷歷在目。在投票選定200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前夕,奧申委值班室的電話鈴聲不斷,全國各地的群眾紛紛打來電話表示祝願或慶功。但當投票結果宣佈北京落選後,熱鬧的電話突然沉寂下來。過了一兩分鐘後,電話又響起一輪高潮,人們打來電話表示安慰和理解。這一情景讓他至今非常感動。申辦的競爭是激烈的,且具有挑戰性。難能可貴的在是,經歷了第一次申辦後,北京人民變得更為成熟和理性,支援率有增無減。北京奧申委曾委託世界上知名的蓋洛普(中國)諮詢有限公司進行調查,群眾支援率為949%。而國際奧會委託的歐洲一家企業對五個申辦城市的獨立調查結果顯示,北京的群眾支援率為96%。兩年來,北京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傳來佳音:北京輕軌鐵路開工,四環路全線通車,五環路開始修建,廣安大街竣工。1998年至2007年,北京投入120億美元治理環境……這一切都使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申奧連著我和你。蓋洛普公司在調查中,有一位盲人説:我雖然看不見,但是當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時,我會天天守在電視機或收音機前聽,一直到比賽結束。北京奧申委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形式的支援。陳帆紅--一位需要靠輪椅和拐杖行走的女青年,在個人網站上發出了《致全國網民的倡議書》:點擊你的滑鼠敲動您的鍵盤,讓我們一起期待奧運會的聖火在北京點燃。僅僅一個月時間,簽名達到1028060人,平均每十個網民中就有一個簽名。北京和全國人民的支援為北京申奧贏得一個"高分"。國際奧會評估委員會在對北京的評估結論中説,北京在各申辦城市中"享有最高程度的民眾支援率"。

    奉獻篇

    幾個月前,北京市長、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在北京飯店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説,北京必須成功,這是1300萬北京市人民的重托,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心願……説到這兒,市長動情了,聲音哽咽了,淚水在眼眶裏滾動。

    幾個月後,在莫斯科世貿中心,劉淇的淚水再次奪眶而出。人民的重托,艱難而激烈的申辦歷程,主辦權來之不易,劉淇激動地與周圍的同事擁抱。

    申辦2008年奧運會,是一項工作量巨大的系統工程,又是一次富有懸念的挑戰。奧申委一百個工作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大部分是從北京市有關部門和國家體育總局抽調來的。然而這是一個高素質又特別能戰鬥的集體。

    長達500多頁、分17個主題的《申辦報告》的撰寫工作是本次申奧最重要的"規定動作"。報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方面面,稱得上是一部北京市今後8年發展前景的"百科全書"。直接參加這項工作的有幾十個單位、200多人。在撰寫報告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他們中不少人為之嘔心瀝血,最緊張的時刻創造連續工作37個小時的紀錄。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劉岩因連續工作疲勞過度,兩手臂出現局部性麻痹,每天下午到鄰近的同仁醫院輸液,然後返回辦公室工作,連續40多天。他的愛人心疼地勸他説:"我支援你的工作,但是你要把命留下啊。"

    年過70的老體育工作者吳重遠,曾參加申辦2000年奧運會《申辦報告》的撰稿工作,這次又被拉來為報告的中文定稿,因勞累過度導致輕微腦中風而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然而,病榻上的他依然時刻惦記著申辦報告,一天夜裏11點多了,他讓兒子打電話到奧申委,提出修改意見。

    很難相信,北京奧申委外聯部只有十幾個人。他們負責與國際奧會、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以及與國際奧會委員的聯絡工作。這項工作既不能違規,又要有所作為,屬於"看不見的戰線"。大家不計報酬,不圖名利,默默地奉獻。外聯部部長張清説,每個人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5月15日,國際奧會公佈了評估報告,外聯部的何川等人立即從國際奧會網站下載,翻譯,列印,幹了一個通宵。第二天上午8時一上班,每位領導的案頭上已放著一份翻譯好的約5萬字的《評估報告》。

    參加過2000年申辦工作的何振梁、呂聖榮、魏紀中、樓大鵬等是外聯部的"編外人員",又稱年長的"志願者"。

    對於國際奧會委員呂聖榮來説,申辦成功是她獻給女兒最好的結婚禮物。女兒今年三月份結婚,但不巧的是,北京奧申委給她安排出國活動早已提前定好。在家事與國事面前,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女兒結婚那天,她從國外打來電話,向女兒祝賀。

     開放篇

    "新北京,新奧運",這是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提出的口號,也在北京申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北京奧申委辦公地新僑飯店B座6樓大廳,擺放著奧林匹克公園的設計模型、圖片,其中有北京、上海等設計單位,也有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公司,格外引人注目。

    申辦報告的編撰工作也要求有非常高的品質。不管是私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只要能保證高品質就用誰的。《申辦報告》從設計製版倒印刷都是私營企業完成的。在新的申辦規則下,《申辦報告》是國際奧會委員了解申辦城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但由於報告內容繁雜,同時又需要翻譯成英文和法文,品質要求高,時間緊。北京奧申委領導明確提出,採取招標的方式,不管國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誰的好就交給誰做。

    競爭的結果,理想設計有限公司中標。但是這家公司的私營性質遭到了質疑。當時就有人反對,認為交給私營公司靠不住,一旦影響了品質,延誤了時間,後果不堪設想,無法向人民交代。

    中標的理想設計公司以及4家製版公司都是私營企業,就連承接印刷任務的深圳雅昌公司也是一傢俬營企業。《申辦報告》裝楨、設計、製版和印刷都是高品質的。9日印刷完畢,17日運到北京,保證了送交時間,並得到一致好評。

    在確定申辦理念時,北京奧申委首先向社會公開徵集口號,並請北京的外籍專家和朋友在經過初選的30多個口號的基礎上,評比什麼樣的口號最能打動世界,最後確定了"NEW BEIJING, GREAT OL YMPICS"的英文口號,並在英文的基礎上過度到中文的"新北京,新奧運"。

    北京在申辦奧運會過程中,多次聘請外籍專家,使北京申奧在思維和語言上更接近於國際慣例。評估團今年2月來北京考察前,陳述組進行了多次演練,並聘請參與過亞特蘭大和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公關公司人員,就陳述的品質擔當評委,反覆修改、演練。北京撰寫的《申辦報告》和向評估團的陳述品質,得到了高度讚揚。

    與巴黎、多倫多等申辦對手相比,對外宣傳是北京的弱項,北京因此請來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公關公司,幫助北京向外推介北京的嶄新形象。在申辦不同階段,在不同的課題上,聘請的公關公司也相應不同,以發揮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的特長。同時公關公司還不定期地給北京奧申委的主要官員培訓,幫助他們在與外國記者交談中把握分寸。

    在北京奧申委的辦公地點新僑飯店六層,時常會遇到忙碌的老外國人。他們是來自澳大利亞雪梨的志願者或技術人員。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就曾説:"我們這次申辦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汲取了上次申辦的教訓和雪梨的經驗。"

    北京開放式的申辦還體現在對外宣傳的主動性上。新的申辦規則規定,不允許國際奧會委員訪問申辦城市,也不允許申辦城市走出去拜訪委員。為此,北京奧申委除了積極利用各種大型國際體育活動進行宣傳外,還主動邀請境外記者到北京採訪,對聯繫採訪北京申奧的媒體來著不拒,有問必答。在北京獲得了申辦城市資格時,有外國記者問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北京缺水如何辦" 綠色奧運"。雖然這個問題問得很棘手,但是劉敬民依然在新聞發佈會後,向外國記者熱情發出邀請,説:"歡迎到我們的辦公室聊聊。"

    此後北京奧申委接待了大批的對外記者。在今年五六月底達到了高潮,據統計北京奧申委共有多達七八十家的外國媒體、二三百名記者。這種面對面的溝通與對話,一方面充分體現出北京申辦奧運會的自信,同時也使北京在對外宣傳方面打了一個比較成功的戰役。有關北京申奧的報道不僅在在五個申辦城市最多,而且正面報道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到投票前夕,正面報道已達到了60%,在很大程度上為北京申奧提供一個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最近一兩年,北京已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大都市。截至目前,北京有外資企業6000家。北京承辦的國際大型活動目不暇接,如國際科技周、國際音樂節和世界城市首腦會議等等,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老北京向世界展示其現代化大都市的魅力。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北京籌備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更將是一個開放的過程。

    

     新華網 2001.07.14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