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出現四種不均衡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佈的2003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目前存在的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投資與消費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均衡、地區發展不均衡和行業發展不均衡。

投資增長遠遠高於消費增長。我國的投資率長期處於較高水準,近兩年又有進一步上升趨勢。2002年,我國消費率為58.2%,遠遠低於發達國家78%和發展中國家74%的平均消費率;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6%,固定資産投資增長卻高達30.5%,投資和消費增長差距進一步加大。

城市發展遠快於農村發展,城市居民收入遠高於農民收入。2002年,全社會總勞動力中的50%從事農業生産,但僅創造了15.4%的國內生産總值;全社會勞動生産率為每人14211元,而第一産業的勞動生産率僅為每人4371元;城鄉居民的每人平均收入差距達到3.2倍。

東部發展遠遠快於中部和西部。2002年,東、中和西部地區國內生産總值總量分別為70744億元、31385億元和15891億元,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的差距較1999年有所擴大,中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差距也在擴大。2002年,東部地區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每人16490元,高出全國水準一倍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則分別較全國平均水準低12%和30%。

行業發展中新一輪重復建設有所抬頭。一些生産能力明顯過剩的傳統行業仍大上項目,全國目前在建的鋼鐵項目增長70%,完成投資增長1.4倍;在建水泥項目增長46%,完成投資增長1.3倍;在建汽車項目增長75%,完成投資增長84%;在建房地産項目增長1倍,完成投資增長1.4倍。一些新興行業,特別是電子資訊、軟體開發、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項目遍地開花。各種開發區過多過濫,大量土地被圈佔荒廢,部分城市房地産價格過高,房地産開發結構不合理。

報告認為,要特別關注宏觀經濟中出現的這些不均衡現象並及時加以消除。

央行報告認為:貨幣信貸增長偏快趨勢得到控制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佈的2003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趨勢開始得到控制。

貨幣信貸今年以來快速增長。從5月份開始,廣義貨幣增長速度保持在20%以上,上半年貸款接近去年全年的水準。貨幣信貸快速增長有力地支援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如不採取必要措施調控貨幣信貸增長偏快的趨勢,將會助長全社會低水準重復建設,增大潛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人民銀行從年初以來主要依靠經濟手段對貨幣信貸過快增長進行了一系列調控:加大公開市場業務對衝操作力度,從4月22日至9月30日,共發行42期央行票據,發行總量為5450億元;從9月21日起,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適時對金融機構進行“窗口指導”,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對貸款增速進行了必要調整;加強房地産信貸管理,對房地産信貸進行了風險提示;積極支援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制定了《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專項票據操作辦法》《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專項借款管理辦法》;適當下調境內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積極推進郵政儲蓄轉存款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報告顯示,9月末,廣義貨幣餘額21.4萬億元,同比增長20.7%;狹義貨幣餘額7.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6.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7萬億元,同比多增加1.3萬億元。其中,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6905億元,比二季度少增2823億元。

人民銀行將開闢多種融資方式支援房地産開發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佈的2003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説,在規範房地産信貸的同時,人民銀行將配合有關部門為房地産開發商開闢多種融資方式,特別是通過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支援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房地産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保持房地産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去年以來,部分地區房地産信貸投放過快,隱含潛在風險;房地産貸款在新增中長期貸款中的比重過高,尤其是風險較高的開發貸款增加偏多。今年前三季度,各類房地産貸款(包括住房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增加4264億元,佔全部中長期貸款增加額的37%。其中,房地産開發貸款增加1350億元,同比多增1006億元。

近年來我國房地産信貸業務一直呈快速發展態勢。1998年至2002年,個人住房貸款年均增長率為112.8%,對房地産開發企業和建築施工企業貸款年均增長率達到25.3%,房地産貸款餘額從1998年末的3106億元上升到2003年9月末的21327億元。房地産信貸業務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以這麼快的速度持續發展在世界各國發展歷史中都是少有的。

為防止因房地産業波動導致國民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維護金融穩定,人民銀行在今年6月5日發出通知,對房地産信貸進行風險提示,提出了比較原則性的審慎性調控措施,進一步規範房地産信貸市場發展。8月12日,國務院下發通知,明確指出當前我國房地産市場發展還不平衡,一些地區住房供求的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房地産價格和投資增長過快,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和調控有待完善,並要求有關部門加強房地産貸款監管,嚴禁違規發放房地産貸款,控制和化解房地産信貸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報告説,人民銀行今後將密切關注房地産等資産價格的變動,及時防止房地産領域不良貸款的增加和新的金融風險的産生,並採取多種措施支援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我國貸款新增2.5萬億元 貸款結構逐步優化

中國人民銀行27日公佈的今年前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含外資在內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2.5萬億元,這個數字比去年全年貸款增加量還多6240億元,同比多增加1.1萬億元。

在這2.5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貸款佔51.1%,仍居主導地位;政策性銀行佔5.6%,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新增貸款份額逐漸擴大,分別佔到22.7%和12.7%。

新增貸款主要集中在票據貼現貸款、基建和技改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農業貸款、短期工業貸款。這五方面新增貸款投向總體上符合國家宏觀政策導向,佔同期金融機構全部貸款增加額的70%。從貸款的地區結構看,新增貸款向經濟發達地區集中比較明顯。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機構貸款結構逐步優化,信貸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向中小企業貸款投放增多,尤其是票據融資迅猛增長,已成為中小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據統計,前三季度票據貼現增加4579億元,同比多增2916億元;二是對農業的貸款明顯多增,前三季度農業貸款累計發放6515億元,同比多發放1493億元,增長30%;三是貸款週轉速度加快。三季度銀行及信用社貸款週轉天數比去年同期縮短77天。特別是私營企業和個體貸款累計發放量增長高達82%,週轉天數縮短54天。

目前在貸款結構上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首先,金融機構資産負債期限結構失配加劇,潛在流動性風險更加突出。今年9月末,基建、個人住房等中長期貸款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比重為39%,比1997年末提高18個百分點;在存款來源中,定期存款佔到43%,比1997年下降10個百分點。從增量看,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短期化而資産運用長期化的問題更為明顯,前三季度中長期貸款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46%,定期存款佔存款來源的比重為43%。如果考慮到定期存款中相當部分的期限在一年以下,資産負債期限結構的不對稱就更為突出。

其次,房地産貸款在新增中長期貸款中的比重過高,尤其是風險較高的開發貸款增加偏多。前三季度,各類房地産貸款(包括住房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增加4264億元,佔全部中長期貸款增加額的37%。其中,房地産開發貸款增加1350億元,同比多增1006億元。對房地産貸款尤其是房地産開發貸款高速增長中可能存在的系統性信貸風險應當予以警惕。

再次,不良貸款餘額下降緩慢,不良貸款損失額仍在增加。降低不良貸款,消化歷史包袱,化解金融風險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記者張建平、毛曉梅)

新華網 2003年10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