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投票選擇扶貧項目

甘肅省17萬貧困地區農民用選票參與了扶貧項目的選擇和實施。這種新型扶貧方式在調動貧困農民參與扶貧行動積極性的同時,也穩定地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

曹石村是天水市北道區一個貧困的山區村,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838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甘肅省扶貧部門將曹石村確定為參與式扶貧項目村,投入85萬元進行扶貧開發。怎樣用好這筆錢,扶貧部門讓村民民主決定。村民用蘋果作為選票進行投票決定,電力提灌工程、建設小學新校舍、果園建設、養殖、農機路建設等11個項目,成為村裏第一批要上的項目。

從2000年開始,因貧困村有些群眾不識字,甘肅省共有17萬貧困農民用蘋果、核桃、洋芋、桔子等作為選票,決定了他們最想幹的扶貧項目。

貧困村搞項目開發,最主要的是如何對項目進行科學管理,使其發揮出最大效益。曹石村村民吃水要到2.5公里外的山下去挑水,生活極為不便。去年,省扶貧部門投入扶貧資金45萬元,用於建設電力提灌工程。經全體村民協商,決定採用招投標的方法,請來4個打井隊同時打井,看誰能承建這個項目。結果,只有一個打井隊成功地打出了水,這個打井隊就作為電力提灌工程的中標方。

曹石村支部書記劉田家説,過去在農村搞扶貧工程,由上級部門説了算,農民被動接受,工程能不能成功,村民也不關心。這次搞提灌工程,都是在村民的監督下進行的,購買工程材料也有農民代表參加,通過貨比三家,保證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最好的材料。

扶貧項目由農民民主決策和管理,很快産生了經濟效益。參與同一類項目的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協會,自己選舉協會會長。曹石村果品銷售協會積極與吉林、長春等地果品收購商聯繫,不但給果農提供了果品市場資訊,還與果品收購商簽訂了為期10年的收購合同。今年,鄰村果農1公斤蘋果只賣1.2元,而曹石村的蘋果卻賣到1公斤2.8元。

甘肅省扶貧辦副主任薛金山説,參與式扶貧與過去自上而下的扶貧方式最大不同處在於,把項目決策權交給了農民,尊重農民的意願,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認識到扶貧是自己的事情。他説,到目前為止,採用曹石村的方法,甘肅省已投入資金9億多元,在666個重點貧困村進行了參與式扶貧開發,其中300個村完成了扶貧項目建設,解決了溫飽。

新華網2003年9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