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構築鄱陽湖生態農業圈

曾飽受鄱陽湖水害的九江市,趨利避害發展避洪農業,調整結構大興綠色産業,歷經五年的勵精圖治,已初步構建成環鄱陽湖的生態農業圈。如今的鄱湖區域,綠水歡歌,産業興旺,已成為九江人民闊步奔小康的不竭財源。

為消除水患影響,幾年來九江市委、市政府大力調整湖區産業結構,發展避洪農業。湖區改變耕作模式,變三季為二季,全市早稻面積由120萬畝減少至90萬畝,晚稻面積由130萬畝調至95萬畝,復種指數調減65萬畝,有效避免了因洪災造成的損失。與此同時,湖區縣市大力發展經濟作物。近幾年,湖區蔬菜面積擴大到62萬畝,水生作物面積已擴大到15萬畝。四年來,全市湖區興建花卉、苗木基地4萬餘畝,種植早熟梨、大白桃、無核柿、板栗等果木30余萬畝,開發汛前可以種糧、汛期又可養殖或種植水生作物的標準“兩用田”12.5萬畝。圍繞“還湖行洪”,被列為鄱陽湖資源深度開發重點的水産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沿鄱陽湖地區開發的特種水産已形成規模。據九江市水産部門統計,去年全市水産品總量達24萬噸,其中,特種水産品産量比上年增産1萬噸,産值增加1.4億元。由此,湖區産業結構調整實現了兩大跨越,即經濟作物面積超過了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養殖業收入超過種植業收入,湖區經濟特色日益凸顯。(文/李桂庚)

江西日報 2003年9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