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第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天閉幕

    被炒得沸沸颺颺的第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經過一週的歡騰後,將於今天落下帷幕。就在人們津津樂道法國麗人蘇菲.瑪索緣何走錯機場姍姍來遲,《盧浮魅影》等片子又是如何火爆票房之時,另一組與明星和大片“不搭邊”的消息或許更值得人們品味:國外頂級電影公司或組織正在借“節”了解中國市場。

    電影節上,美國電影市場組織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簽訂合作協議,內容之一是“尋求擴大國外獨立製片公司進入中國的途徑”; 素有“好萊塢金牌製片人”的艾伯特魯迪(《教父》的製片人)決定在上海建立國際電影製片人培訓班,他表示他和好萊塢的同行對中國即將加入WTO的電影前景格外關注;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十大電影製片廠被傳媒“炮轟”,問題也是相當尖銳:“我們何時才能拍出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樣的大片?”

    “好萊塢把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完全歸為藝術,更多的是當做一棵能帶來鉅額回報的搖錢樹。”前腳剛離開上海電影節,後腳就踏進北京電影學院傳授資本經營之道的英國著名製片人斯蒂文  貝利一語道破其中奧妙。

    而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侯克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好萊塢之所以能接連不斷地推出大片,是因為好萊塢把電影製作當做工業。電影好看不僅僅是拍個好片子的問題,初期策劃、大投入拍片、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院線制’放映,甚至連現代電影院的建設都是環環相扣。”

    侯克明用《臥虎藏龍》在國外的火爆來詮釋國外電影的最重要一環——“院線制”的運作。“院線制實際上就是製片集團同時擁有自己的幾十家電影院,在放映上擁有自主權和優先權。《臥虎藏龍》由於與美國環球公司共同製作,無疑沾了院線制的光,影片首先在環球自己的幾十家電影院裏放映,再通過宣傳費超過電影製作費的轟炸式宣傳打響市場。而國內其他的武打影片很少有機會在人家的電影院裏上映,就根本談不到能不能火。因此,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絕沒有一劑現成的靈丹妙藥,應當從電影院的改造、院線制的建設等基礎做起。”

    侯克明還表示,美國時代華納、環球、二十世紀福克斯等電影集團的運作已經相當成熟,並形成相關附帶産業,這對中國電影無疑存在巨大壓力。即使中國電影加入WTO後還有51%以上的控股權,中國電影業現在也絕不能等,改革還應快。

    

    《北京晨報》 2001年6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