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首曲野生物種大量消失

    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野生動物棲息地,近年來黃河首曲穿越的甘肅省瑪曲縣草場退化、沙化日益嚴重,導致當地植被覆蓋面大幅度下降,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近30年間,當地野生動物種群減少了近四成。

    黃河自青海省流入甘肅後,環流瑪曲縣全境,形成了433公里長雄偉壯觀的黃河第一灣。主管畜牧業的瑪曲縣委副書記尕爾項介紹説,上世紀70年代,瑪曲縣境內還有各類珍稀野生動物230種,目前卻僅存140種,減少了90種。

    作為中國著名濕地若爾蓋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首曲瑪曲縣因良好的植被覆蓋和生態環境的穩定性而受到各種野生動物的“青睞”,丹頂鶴、雪豹、黑鸛、梅花鹿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馬鹿、白唇鹿、棕熊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期棲息在這裡。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和當地人畜活動增多的影響,黃河首曲草場破壞,生態惡化,大批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影響,種群不斷減少,甚至消失。

    尕爾項説:“載畜過度直接導致植被破壞,而植被覆蓋面的大幅減少又直接影響到了野生動物生息繁衍。”上世紀80年代的測定分析表明,瑪曲縣天然草場的理論載畜量為167萬個羊單位,而目前的實際載畜量達到202.32萬個羊單位,超載高達35.32萬個羊單位。牛羊的逐年增多,不但直接搶奪了野生動物的生存資源,而且導致了草場大面積的退化和沙化。

    尕爾項説,由於地處青藏高原東端,高寒陰濕的氣候類型使當地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植被一旦破壞,恢復起來十分艱難,從而直接影響到了高原野生動植物鏈條的完整性和整個黃河上游的生態平衡。

    為了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間的矛盾,從2002年春季起,瑪曲縣開始圍欄育草和恢復植被,同時對藥材採挖和獵捕野生動物進行了嚴厲打擊。(王艷明)

    新華網 2003年7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