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96家

    ○國資委目前直接監管的企業共196家,監管的資産總額6.9萬億元

    ○加快具備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公司制改革步伐,支援其在完成重組改制基礎上到境外上市

    ○將對經營者進行年度業績考核和任期目標考核

    ○國有股減持和流通需要有環境、需要有條件,同時還要找到一個很好的辦法

    昨日,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説,國資委已經成立,《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即將公佈施行,這標誌著我國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進入了新的階段。

    監管資産6.9萬億元

    李榮融在介紹國資委的主要職責、機構性質時説,國資委作為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特設機構,專門承擔監管國有資産的職責。委員會內設18個職能機構,暫定編制555人。

    李榮融説,國資委的監管範圍是中央所屬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的國有資産。目前直接監管的企業共196家,截至2002年擁有資産總額6.9萬億元人民幣,所有者權益2.5萬億元人民幣。

     下一階段九項任務

    李榮融在記者招待會上宣佈了下一階段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的9項任務。這9項任務是:

    配合《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公佈施行,抓緊制定國有資産基礎管理、企業重大事項管理、企業負責人管理、國有資産監督管理等配套規章和制度;

    依法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管理規範、上下協調、廉潔高效的中央和省、市(地)三級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合理劃分各級機構的監管範圍和産權隸屬關係;

    建立一套科學嚴格的國有資産經營責任制度,包括國有資産業績考核體系、國有資産統計評價體系、公平合理的獎懲體系;

    繼續搞好國有資産的授權經營,完善和發展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研究和規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國有資産授權經營制度;

    加快具備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公司制改革步伐,支援其在完成重組改制基礎上到境外上市,積極開展外派董事和獨立董事制度試點;

    逐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企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和激勵約束機制,實現內部競聘上崗、社會公開招聘、人才市場選聘,實行經營業績與報酬掛鉤;

    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企業間的兼併、聯合、重組,力爭用5年時間使符合破産條件的國企基本退出市場;

    進一步完善監事會制度,加強對國企的財務、審計監督和紀檢監察,建立健全國有資産産權交易監督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對所出資企業重大事項的管理辦法;

    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不是"婆婆"加"老闆"

    國資委在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時,怎樣才能防止把企業管死?

    李榮融説,國資委的職責主要包括,國有資産的收益權、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力。為了防止出現直接干預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情況,今後將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認識國資委自身所處的地位,不越位、不錯位;二是幫助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隨著出資人到位,‘婆婆’加‘老闆’的問題將迎刃而解。"李榮融説。

    對國企經營者考核

    談到國企經營人員的業績考核問題,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李毅中表示,國資委將對經營者進行年度業績考核和任期目標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經濟效益指標,如利潤、凈資産收益率;資産運營目標,如資産保值增值率。

    此外,在日常運營中,還將綜合運用企業監事會的評價體系、財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推行的企業效績評價指標,以及人事部門對領導班子的評價體系,對企業領導人進行考核。

    李毅中説,考核將結合實際、分類考核、寬嚴適度、獎懲掛鉤。

    禁止地方加快變賣國資

    在回答記者有關一些地方政府加快變賣國有資産的問題時,李榮融表示,財政部已發文明確要求制止這種行為。今後,國資委將對地方國資委加強指導和檢查,一旦發現國有資産流失的情況,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李榮融説,目前國有資産管理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都是由於管理不規範。今後必須首先加快立法,然後才能依法行事。

    減持國有股需一個好辦法

    李榮融在回答國有股減持和流通的提問時表示,當時提出國有股減持,一方面是為了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樣一個途徑來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減持來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國有股減持和流通需要有環境、需要有條件。同時,還要找到一個很好的辦法。

    國務院國資委目前直接監管的196家企業名單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1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5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6 中國鋁業公司

    1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8 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

    19 中國五金礦産進出口總公司

    20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21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

    22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4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

    25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公司

    26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7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28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29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30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3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32 國家電網公司

    33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34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35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3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3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38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39 東風汽車公司(十堰)

    40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41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42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鞍山)

    43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漢)

    44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上海)

    45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46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47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48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9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50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51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52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53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

    57 復興漿紙有限公司

    58 中谷糧油集團公司

    59 中國包裝總公司

    60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

    61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62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63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64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65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66 中煤建設集團公司

    67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68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69 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

    70 機械科學研究院

    71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72 中國鋼鐵工貿集團公司

    73 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74 鋼鐵研究總院

    75 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76 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

    77 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

    78 中國化工供銷(集團)總公司

    79 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

    80 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

    81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82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83 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

    84 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

    85 中國華輕實業公司

    86 中國鹽業總公司

    87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88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89 中國紡織物資(集團)總公司

    90 中國恒天集團公司

    91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92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集團)總公司

    93 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94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

    95 中色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97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98 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

    99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00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101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102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103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104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

    105 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

    10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07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08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09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110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1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12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

    113 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

    114 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

    115 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

    116 中國普天資訊産業集團公司

    117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118 中國長城電腦集團公司

    119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12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121 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

    122 中國水利投資公司

    123 中國水産(集團)總公司

    124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125 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

    126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127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

    128 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

    129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130 中國土産畜産進出口總公司

    131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132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133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134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135 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

    136 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

    137 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

    138 中國藥材集團公司

    139 中國唱片總公司

    140 中國林業國際合作集團公司

    141 中國福馬林業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142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143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

    144 中國免稅品(集團)總公司

    145 中國旅遊商貿服務總公司

    146 中國中旅(集團)公司

    147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148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149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150 珠海振戎公司

    151 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

    15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153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154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155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56 中國輕工國際工程設計院

    157 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

    158 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159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

    160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161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162 中國民航資訊集團公司

      163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64 中國航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165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166 中國水電顧問有限公司

    167 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總公司

    168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169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170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171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172 邯鄲冶金礦山管理局

    173 魯中冶金礦山公司

    174 長沙礦冶研究院

    175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176 瀋陽化工研究院

    177 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178 華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179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180 中國寰島(集團)公司

    181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182 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183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184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185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186 彩虹集團公司

    187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188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189 華僑城集團公司

    190 三九集團公司

    191 南光集團公司

    192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

    193 中機國際工程諮詢設計總院

    194 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

    195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196 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盧曉平)

    

    上海證券報網路版 2003年05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