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大年》展覽揭幕

    中國人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已經臨近,很多人準備著闔家團聚吃大餐、看晚會、逛廟會;但不知究竟有多少人能説得明白,這春節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祖祖輩輩為什麼都要在這天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

    24日在中國革命博物館揭幕的“賀歲”展覽《中國人過大年》,給了我們過個“明白年”的大好機會。記者一走進革博中央大廳,只見紅燈高挂,曲樂聲聲,過大年的歡慶祥和氣氛撲面而來。200多張反映歷代過年過節場面的精彩圖片和300多件珍貴實物,將幾千年積澱形成的中華民族“年文化”濃縮於此;民俗民情民風民藝,讓人感到那麼生動新鮮又那麼親切熟悉。

    整個展覽分為展覽區和互動區,其中展覽部分以“源遠流長”“辭舊迎新”“飲食文化”“居飾習俗”“服飾文化”“百藝爭艷”6個版塊,分別介紹了春節的歷史沿革、過年的民間習俗、節日飲食的特點、豐富多樣的春節家居飾品、各民族節日服裝和多姿多彩的春節娛樂活動等。通俗明瞭地説明和各時代的歷史文物相結合,讓觀眾對春節的起源、演變以及過節的種種形式背後蘊涵的豐厚文化內涵有了初步了解。

    革博陳列部主任相瑞花介紹説,為了籌辦這個“年文化”展覽,他們不僅動用了自己的館藏,還借用了故宮、首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展品的年代涵蓋從新石器時期至今的數千年曆史。其中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等人合作的大幅繪畫《弘歷歲朝行樂圖》、乾隆皇帝新春開筆寫就的“三羊開泰”、清代宮廷祭祖器具、宮廷用的門神年畫等首次公開展出的珍貴文物,勾勒出皇家過節的氣派富貴;而楊柳青、桃花塢的年畫,北京“風箏哈”和濰坊“風箏王”的風箏,26輪大風車,各類春聯、面人,財神牌位等民間百姓過年用品,更是充滿了生活氣息和鄉土風情。

    互動區裏有博物館專門請來的民間藝人現場表演,編“中國結”的,拓年畫的,猜燈謎的,刻剪紙的,樣樣精彩紛呈。觀眾如現場參與,還能得到這些民間工藝品作為獎品。

    館長夏燕月説,革博今年春節一天不休息,天天正常開放所有展覽,希望在春節期間為首都和各地來京的觀眾提供一種新選擇--到博物館看看展覽,既長知識又過年。

    新聞背景:你知道“春節”嗎?

    新華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曲志紅)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過大年的中國人闔家團圓,歡天喜地。但你知道春節因何而來,又始自何時嗎?

    24日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開幕的《中國人過大年》展覽上提供的資料告訴我們,過年,對於中華民族可以説源遠流長,有了數千年的歷史。而“年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産密不可分。據博物館的專家介紹,大約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規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但“年”的名稱出現卻較晚。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稱年為“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目前,最早的年節因文獻不足尚難定論,但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可以認為是“年”的雛形。到漢武帝時,為了讓曆法定型不至錯亂,創立並實行了“太初歷”,以夏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農曆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清末。年節,也就是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也因此以固定的日子沿襲下來。

    但真正把“春節”叫為“春節”的歷史,其實並不算太長,剛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一樣。我們今天稱之為“春節”的這個年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至新中國成立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節的名稱雖不斷變換,但其內涵和各種過節的習俗卻代代相傳。無論是喝“臘八”粥,送灶王爺,祭祖守歲,還是貼春聯,逛廟會,鬧元宵,種種過大年的形式背後都有其古老傳説和文化背景。即使今天,過年的習俗已經慢慢變化,但年的底蘊,年的情懷,依然在全世界中華兒女心裏擁有不變的魅力。

    新華社2003年1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