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國際科技大會嘉賓雲集

    將於11月3日在成都召開“2002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暨新技術新産品展覽會”,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知名人士的參加。此次大會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科學院 和四川省政府共同舉辦,主題是“中醫藥與人類健康”。

    到目前為止確定的1100名參會人員中,海外人士有200多人,他們大部分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此外還有來自南韓、越南、尼日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其中尼日利亞科技國務部部長塔隆、越南科技環境部部長朱俊訝、南韓衛生福利部副部長Jong Yoon Lee等已決定參會。據估計,隨著會期的臨近,報名人數還會增加。來自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領導已有25人確定參會,有25位院士表示將參加大會。

    據悉,由於報名人數多、參展客商踴躍,目前已售出展位700多個,面積約2萬平方米。據組委會的同志介紹,為方便客商和便於管理,展覽分為中藥基地、大型企業、中成藥、中藥材及原料、中醫藥機械及加工設備、中醫藥仲介和服務等展區。

    中醫藥已遍佈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b>

    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古老的中醫藥以其獨特魅力贏得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和歡迎,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各類中醫藥機構。

    據統計,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有中醫診所近1萬4千家,美國的針灸註冊醫生達到1萬2千人。澳大利亞成立了國家中醫藥監督局,在泰國、新加坡,中醫也已經合法化。此外,美國、德國已將針灸治療納入醫療保險範圍。

    中醫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帶動了中醫藥的出口。中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衛生合作協議中,大多包含了傳統中醫藥的合作。目前,中國中藥成藥出口量每年均超過1萬噸﹐近5年來,出口金額超過4億美元,加上中藥藥材的出口,中國中藥出口額每年約5億美元。

    世界各國不斷嘗試用中藥治療西醫難以解決的頑疾。德國艾爾朗根大學醫院試驗用中草藥治療局部性回腸炎,醫生們認為源於中國的這種古老療法對西醫不能解決的腸道頑癥可能會有奇效。

    中醫、針灸將作為輔助醫療手段進入哥倫比亞首都聖菲波哥大市社會保險醫院,為500萬名哥倫比亞首都公民提供醫療服務。該項目業已通過技術鑒定並獲得了哥倫比亞社會保險局的批准,即將在其下屬的聖彼得羅醫院實施。

    中藥標本兼治的特性頗受印度人的信任,許多慢性病患者都向中醫求治。拔罐和針灸也成了印度人熟識的名詞。早年在中國風靡一時的健身球,如今是印度暢銷的中國貨之一。由於太極拳深受許多印度人青睞,印度教授太極拳的場館門庭若市。中國東北的人參茶,因具有養生功效,頗受印度人喜愛。

    “天府之國”多名醫

    美麗富饒的四川,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之地,因歷代名醫輩出而享有“名醫之鄉”的美譽。據初步統計,截至民國年間,見諸文獻記載的四川醫家達1000余人,他們中有的名噪鄉里,有的譽滿全川,有的馳名華夏;眾多醫家,或以醫德著稱,或以醫技揚名,或以著述傳世,顯示了四川各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

    早在《山海經》中即記載有被盾人稱為“神醫”的巫彭、巫鹹等醫家,《華陽國志》和《後漢書》中關於涪翁、程高、郭玉師徒和李助等醫家事跡的記述更是確切地反映了當時四川醫學發展所達到的高度。

    唐代成都人咎殷精於婦科、幼科,所撰著的《産寶》一書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婦産科專著;北宋時名醫華陽人唐慎微,所撰《經史證類本草》集來以前藥物學成就之大成,對我國藥物學的發展和臨床應用産生了重大影響,得到李明珍的高度評價:清代德格縣藏醫德瑪丹珍蓬卓撰著《晶珠本草》,集歷代藏藥本草之大成,被喻為藏族醫藥學中的《本草綱目》。此外,明代滬州人韓懋、清代中江人鄭欽安、華陽著名女醫曾懿以及我國中西醫匯通派早期代表人物彭縣人唐容川等都在中國醫藥學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國時期,一批四川名醫,或北上京畿,或南下昆明,或東去上海,或遠渡台灣,在各地懸壺濟世,或興教辦學,以其卓越的成就展現了四川名醫的風采。其中,有躋身京城四大名醫之列,創辦北平國醫學院並任院長的三台人肖龍友;有行醫滬上,善治疑難雜症的華陽人劉復和曾執教于上海中國醫學院,任上海新中國醫學院研究院院長的成都人祝味菊;有行醫昆明,屢起沉疴,名著滇昆,曾創辦雲南中醫藥專科學校的會理人吳佩衡:還有行醫台灣,盾發起成立台中市藥用植物研究所並任首屆理事長的三台人吳國定等。

    及至建國初期,1955至1956年間,冉雪峰、蒲輔周、杜自明、李重人、沈仲圭、葉心清飛王樸誠、王伯岳、龔志賢、任應秋、方藥中等著名醫家先後奉調進京,分別在國家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北京中醫學院等單位主管或擔任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無不成績斐然,聲譽卓著,傳為美談。1955年,四川省衛生廳向衛生部呈報的四川省著名中醫計有47人,除上述進京者外,尚有成都中醫學院首任院長、著名中醫學家李斯幟,曾任成都中醫學院名譽院長的著名中藥學家淩一揆以及著名傷寒專家鄧尚先、婦科專家卓雨農、針灸專家薛鑒銘、蒲湘澄、兒科專家胡伯安、痔漏科專家黃濟川、內經專家吳棹仙等。

    新華社 2002年10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