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探索技術轉移孵化之路  

    作為我國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成立8年的清華大學科技園,既做“房東”又做“股東”,積極探索技術轉移和孵化之路,如今的清華大學東門一帶,企業林立,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中關村的一條科技創業“黃金帶”。

    長期以來,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道難題,科技仲介更是轉化過程中的關鍵缺失環節。為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1994年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科技園成立,規劃建築面積69萬平方米。

    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獲悉,經過8年發展,清華大學科技園已經完成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35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世界500強企業5家。“這裡的租金每建築平方米每天5塊多,這樣的高價位還能吸引這麼多企業,充分説明瞭科技園的吸引力。”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梅萌説。

    科技園積極探索技術孵化模式,既做“房東”又做“股東”,通過一家控股公司入股“催化”一些進入二次創業階段的企業,為這些企業注入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北京清華同仁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園的“催化”下市場營利能力迅速提高,年産值達到上億元。金洪恩電腦公司、深圳清華旺農生物科技投資公司等多家企業也在“催化”下順利進入電信、生態農業等領域。

    “催化將成為大學科技園的主要模式,與孵化器模式互補,從而形成清華科技園的完整孵化體系。”梅萌認為,大學有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科技園作為清華大學社會服務功能的有機外延,將進一步致力於為創業企業孵化、高新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發展空間和優質服務。

    清華大學科技園還將抓緊實施國際化戰略,不僅做國內企業,而且要做外國企業和技術的“股東”和“房東”。“我們已經和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簽署一些技術協議,還計劃引進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先進技術,孵化國外的中小企業,並且幫助園區企業走向世界。整體建設將於2005年全部完成的科技園,將成為我國高科技産業的新亮點。”

    

    新華社 2002年08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